-
_NEWSDATE: 2025-07-11 | News by: ZAKER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于是我们在软总线开发中,只保留了Wi-Fi的物理层,完全抛弃了它的高层协议。我们在物理层之上,重新设计了一套软总线的“指令集”,来实现设备之间的调度与协作。这个逻辑其实和今天的AI很像。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它并不是简单地把AI代码压进芯片,而是通过“AI算子”做中间映射,系统软件调度算子,算子再映射到底层硬件指令集,这就是AI的全栈模型。
我们做软总线也是一样的路径:从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映射到软总线的统一指令集,指令集再和底层硬件协同,形成设备之间的无缝协同。所以我认为,软总线是整个鸿蒙操作系统的灵魂。我从华为出来到了深开鸿后,也经常跟合作伙伴分享,几乎每次都强调:没有软总线的系统,就不叫鸿蒙系统。如果鸿蒙只是单设备系统,那跟安卓几乎没区别,甚至在单设备、生态成熟度上还不如安卓。鸿蒙的真正价值在于多设备协同。如果用户只是把鸿蒙当成安卓的替代品,没有用到多设备协同的能力,那鸿蒙系统就没有体现它的价值。
观察者网:现在来看,安卓、iOS这些系统也在持续迭代,它们为什么没有构建出类似软总线的能力,甚至也没有提出鸿蒙这种“万物互联”的概念?
王成录:这个问题很好。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还是特别骄傲,因为我们真的做了一次“大胆的技术突破”。第一,要感谢华为在通信技术上的长期积累和创新,比如刚刚提到的MSC POOL,这是华为最早提出并验证成功的,后来成了行业标准。第二,我认为当时我们团队的“非典型背景”也起了关键作用,我不是学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而是从通信背景出发,反而没有被已有的操作系统思维所限制。我大胆地提出在当时看起来“很不靠谱”的想法:无线也能做总线,那就叫“软总线”。当时甚至连内部很多人也觉得这是胡扯。怎么可能?哪有无线能当总线用的?但我特别喜欢《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说的一句话:“只要人类能想象到的事情,就一定有人能实现它。”我非常认同这句话。
我们当时坚定地从需求出发,再加上在通信领域有成功做“POOL”的经验,我们相信:“万物互联”最终要变成“一个设备”。变成一台设备后,体验就会变得更便捷,设备之间没有数据格式转换,也不会有账号登录切换、数据搬来搬去。我们追求的是:让所有设备逻辑上像焊在一块电路板上一样协同运作。这才是真正的系统级协同。
观察者网:现在大家对华为观察越来越多后,发现华为比较擅长用“系统化能力”解决复杂问题,可能单点不是最强的,但系统可以做到最优,鸿蒙似乎也有这种基因。
王成录:说的太对了,系统化的能力解决问题。
观察者网:鸿蒙在2019年发布后,走了几年“双框架”的路线,现在又切换到不再兼容安卓的“单框架”路线上,生态构建的难度指数级提升,这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王成录:鸿蒙坚定转向单框架,我认为背后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华为是受到美国制裁的限制。现在我们虽然能生产芯片,但制程想要有本质的突破其实很难。而双框架对芯片性能的要求更高,如果继续走双框架,设备的流畅性可能会退回到卡顿的状态,这对用户体验来说是一种巨大打击。
第二,鸿蒙本身有底气去做单框架。鸿蒙应用并不是简单把安卓APP拷贝一份,而是从一开始就以“分布式”为原生驱动力。在设计之初就充分发挥了多设备协同的能力。我认为,当分布式能力发挥得越充分,鸿蒙原生应用的开发动力就越强。因为这意味着设备协同越紧密,用户体验越丰富,单框架就是为了更好地释放这种潜力。
观察者网:鸿蒙现在走单框架路线,之前规划的分布式软总线,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反而现在成为推动生态建设的核心优势了?
王成录:这是核心所在。如果没有这些能力,就别想谈单框架生态。我甚至觉得,如果没有分布式软总线这些能力,连鸿蒙的未来都谈不上。只有做到一致开发、多端部署,体验统一,整个鸿蒙生态才能跑起来。
观察者网:今天鸿蒙的发展,跟当初设想的一样吗?
王成录:基本上和我们当时设想的是一致的。
观察者网:鸿蒙生态现在发展的速度确实很快,虽然鸿蒙的目标不是替代传统操作系统,但如果将来想实现“三分天下”,还需要解决哪些挑战?
王成录:我认为目前“三分天下”的基本格局已经成型了,关键是要站稳这个格局,并继续扩大,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硬件的体量。目前大鸿蒙生态里的硬件数量还不够,而这是整个生态的“底座”。 这也是像我们深开鸿这样的生态厂商存在的意义:把开源鸿蒙用到更多非华为的设备上。设备数量上来了,就给“大鸿蒙生态”提供了厚实的底座,这个底座越丰富,上层的应用创新想象空间也就变大了,使用频率增加,生态闭环才有可能建立。比如我们深开鸿,今年license的发放量预计就能达到几千万,覆盖到各类行业设备。虽然这些设备散落在不同场景,但当某一个行业的密度上来后,对上层应用的“拉动”就是指数级的。只要形成了闭环,开源鸿蒙生态的裂变就会非常快。-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甄嬛传》不只是宫斗,还是女性的职场剧
- 天水幼儿血铅异常事件:查清毒源只是第一步
- 鲁迅3500大洋买的北京四合院 如今价值惊人
- 世界最拥挤的岛 不到半个球场挤满1000人
- 科学家警告:末日海啸将袭击西海岸
- 西捷飞机温村机场降落 发动机起火
-
- 媒体:名校毕业生,"疯抢"保洁饭碗?
- 可怕!加国房东驱逐纠纷遭枪击喉咙
- 歼-15总设计师孙聪:未来的舰载机将会更智能
- 《扫毒风暴》:请来2位影帝视帝压阵,却被一个过气歌手抢尽风头
- 10个最不容易被AI取代的职业 数据说明一切
- 大温著名发廊 美发师都来自于日本
-
- 中国面临的三个其它严重经济挑战
- 福特CEO:把中国汽车运到美国拆解"学习"
- 李斌是下一个贾跃亭?蔚来爆亏1300亿,负债率达93%
- 手术要等一年 加男海外就医代价大
- 华人女子回国,刚下飞机就不幸身亡,只因忽略...
- 温哥华批准25个慢行区 小街限速30
-
- 高分悬疑剧博斯衍生剧《巴拉德》
- 普京坚信乌克兰即将总崩溃 夙愿马上实现
- 欧盟主席罕见狠批中国 王毅回应:别有用心
- 力邦艺术港 展览活动拍摄场地租赁
- BC电动车主迎喜讯 随时上HOV车道
- 父母爱情:当了董事长的江昌义,他的"卑鄙" 背后有多卑微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