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車的年輕人花幾十萬1年就後悔

日期: 2023-11-25
新聞主題: 車行天下

來源: 新周刊



把房車當成家,聽起來很美好,但詩與遠方總是有代價的,也終有一天會變成“眼前的苟且”。

這屆廣州車展上,車企們似乎比以往更多地擁抱起戶外生活。

硬派越野車開始聚焦旅行,比如哈弗首次亮相的“岡仁波齊”版整車設計,由用戶參與共創,部分設計靈感來源於戶外背包和旅行箱;福特探險者昆侖巔峰版跟上騎行潮流,直接頭頂兩台山地車。連不少城市SUV也紛紛與露營捆綁,加裝側帳或車頂帳篷、在機甲行李架上放滑板。

更不用說專為旅行而生的房車了。有的房車與越野結合,比如上汽大通MAXUS探索家·星際H、江鈴大道的單排越野房車,有的硬核文藝兩不誤,偌大的車身加裝了車頂陽台,隨時都能開啟音樂表演。



在房車上開啟音樂表演。(圖/新周刊記者DR攝)

花樣百出的房車展台背後,是越來越火的房車市場。今年一季度,中國自行式旅居車(房車)新注冊登記3206台,同比增長33.53%,達到歷年以來的最高水准。不少車企開始盯上這塊蛋糕,福田汽車、長城皮卡、一汽解放都在近期推出了房車產品。

最近幾年,房車旅居成為了自媒體博主的流量密碼。它看起來是年輕人代替買房的Plan B,更是中產退休生活的某種“標配”。但在國內,房車距離真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還遠得很。



房車,一棟可以移動的“房子”?

帶著家去旅行,聽起來有如現實版《流浪地球》一般浪漫。

張青稞2018年進入房車行業,在一家創業公司做運營經理,她接觸過很多買房車的人,自己也是個房車愛好者。“從20多歲到60多歲的人都會喜歡房車,因為它能滿足對自由的向往。”工作、房子、人際關系,大部分事物都把人捆綁在同一個地方,但總有人想去遠方看看。



以車為家,一種少見的生活方式。(圖/《不見不散》)

十多年前,國內每年大約只能賣出幾百輛房車。自行式房車2017年的銷量在5000輛左右,到了2021年以後,年銷量才堪堪破萬,而2023年光是前三個季度就賣出11070輛,已經接近2021年和2022年的銷量了。

作為從業者,張青稞能明顯感覺到房車的熱度在上升,今年上半年尤其火爆。

夏天,她和朋友開著房車,沿著邊境線一路來到內蒙古,在不少鄉鎮都看到商店或居民的家門口掛出了招牌,上面用黑色簽字筆寫著“房車加水5元”,“說明現在很多人都開房車出來玩”。

從社交平台上看,“裸辭後在房車上安家(电视剧)”“90後不買房住房車”“70萬買了一個移動的家”“10㎡房車小窩,沉浸式回家”,房車勾勒出的美好生活途徑,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社交平台上。



房車,年輕人的小家。(圖/小紅書截圖)

與此同時,不少房車類的自媒體博主也在“風口”上火了起來,比如哈裡與荷包蛋、北漂男演員海海等人。“他們的視頻也起到了宣傳和科普的作用,所以大眾對房車的認知和喜愛程度是越來越高的。”張青稞說。

在許多人的想象中,房車就是一棟可以移動的“房子”,因此可以當作房子的平替。有媒體曾報道過,有家長為了方便孩子上學和陪讀,就買了輛房車停在學校旁邊。而更多的情況是,年輕人為了節省房租、方便通勤而買房車,只有周末才會開到別處游玩。

兩年前,新周刊曾經采訪過海海,他在那一年剛剛花10萬元買了一輛拖掛式房車,過起了每月停車費加上去健身房洗澡只需900元的生活。而在北京,普通打工人的房租和通勤費用動輒在5000元以上。

為此,海海還算了一筆賬——如果從10年前就開始住房車,他能省下30多萬元。僅從數學角度來看的話,用房車代替租房,確實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房車,是一棟可以移動的“房子”。(圖/Unsplash)

但張青稞認為,開著移動的家雲游四方,才是房車的核心。

張青稞遇到過一位50歲的大姐,前半生獨自拉扯大3個孩子,開過十幾年貨車,也開過一家水果店,等外孫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她突然想出去看看世界。

今年年初,在鄭州車展上,大姐看到了張青稞公司賣的房車,於是轉讓了家裡的水果店,簽下了購車合同。“她原本想買一輛面包車,自己改裝成房車,再在上面加裝一個冰淇淋機,一邊賣冰淇淋,一邊旅行,但剛好我們有這樣的房車。”

大姐提車後,先在家鄉找了個公園停車,在那兒賣冰淇淋。因為三線城市難得見到房車,她還小火了一把。3個月後,攢到了錢和經驗,她就帶著80多歲的母親開始了自己的房車之旅。張青稞在朋友圈看到,她們已經去過山東和廣東,玩得很開心。



帶有冰淇淋機和售賣窗口的房車。(圖/張青稞供圖)

實際上,盡管在網上分享房車旅行的大都是年輕人,但房車的購買主力大多還是這種有錢有閒的退休人群。畢竟,要想支付得起房車本身和背後的隱性成本,需要的不僅僅是金錢。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成本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會發現,住在房車裡,並不是只有美好的一面。

團團攢了多年的房車夢,就在國慶假期租了一台B型房車4天後,徹底破碎。

房車旅行當然美好,但真要在車上過日子,諸如車內空間擁擠和用電焦慮等問題,都讓團團難以適應。“廣東很多停車場沒有充電的地方,不得已在營地過夜,找個合適的營地太難了。”而且擔心限高,她也不敢開車進市區。

事實上,房車相關的配套設施不夠完善,也一直讓車友們頗為頭疼。即便水可以在加油站、商店付錢加,電可以找新能源車的充電樁充,但在游玩了一整天之後,要拖著疲憊的身心大費周章地找到一個適合停房車的地方,就已經足夠勸退很多人。



住在房車裡,離不開水電。(圖/新周刊記者DR攝)

比如,海南三亞市,雲南普洱市、景洪市都禁止房車進入市區,部分城市也會對房車進行驅趕或額外收費。

今年1月,普洱市的一份通告稱,有的房車一停就是一兩個月,搭建的臨時生活場地占了多個車位。部分房車車主還隨意處理污水和垃圾,對當地衛生造成影響。有車主則反饋,官方指定的房車停車區域離市區太遠,生活不便。

而專門的房車營地,也還遠遠未普及。張青稞告訴新周刊,目前國內專業的房車營地非常少,且基本是不盈利的。



房車露營,場地不好找。(圖/新周刊記者DR攝)

對比國外,一些房車文化相對成熟的城市,房車營地設施也會比較齊全,有衛生間、淋浴間和廚房,還會賣食材,車主們可以聚在一起(电视剧)認識朋友,互相社交。在中國,大多數營地目前還只有水電樁和衛生間,而房車車主也不太願意與當地產生經濟互動。

“車友們消費意願很低,他們會覺得既然自己已經花了二三十萬甚至五六十萬買了一輛房車,就是為了省錢,不想再多花錢住營地。”正因為如此,即使有運營方想要針對房車搭建營地,也只能通過搭配團建活動、游玩項目等,才能保證收支平衡,“單靠房車就要倒閉了”。

再退一步來說,就算基本的生活問題可以解決,房車也不是適合所有“中國寶寶體質”的生活方式。

老萬擁有一家房車俱樂部,自己也在做房車知識科普的自媒體,他告訴新周刊:“除了物質條件以外,我一般建議想買房車的人最好有動手能力和戶外生活經驗。”



由於空間小,房車內常常需要手動折疊或展開一些家具。(圖/Unsplash)

一方面是因為房車出行總會需要展開或收起一些東西,比如遮陽篷、桌椅等。另一方面,房車開久了,車子本身和房內的水電多少都會出現問題,需要車主自己動手排除故障,或是找維修站點幫忙。

老萬表示:“大品牌的售後服務還可以,小品牌的基本上就沒有售後服務,賣得越便宜,售後越差。整體而言,車友們在售後服務上是不滿意的。”遇到問題,廠家和車友可能會互相扯皮不說,打不通售後電話、買不到合適的配件,都是常有的事。



房車生活,也許溫馨,但一定磨人。(圖/福裡斯特 攝)

而長期“旅居”在房車中,許多意料之外的生活瑣碎也不可避免:夏熱冬冷、隔音差、空間不夠以至於必須反復做好收納等等。所謂旅居,一場美好的房車旅行的B面,也逃不過居住本身的一地雞毛。



國產房車,還在初級階段

當然,從配套設施的缺乏到尚未被完全適應的房車生活方式,還是因為國產房車本身的發展,仍然處於初級階段。

常常有視頻博主展示自己改裝房車的經歷,看起來很酷,但本質上,市面上所有房車都是改裝車。老萬表示:“B型車一般是房車的改裝廠買了一個車的外殼,在裡面改裝家具;C型車則是原本只有駕駛室,沒有後廂。”

在國外,很多房車廠也是類似的改裝生產模式,但市場上有專門的房車底盤,而國內因為房車市場占有量小,沒有房車底盤,所有房車都是商用車底盤改裝的。



國外房車常用的一款底盤,是菲亞特Ducato。(圖/Unsplash)

小眾的房車,也面臨行業標准尚未完善的問題。例如駕駛拖掛式房車,直到2022年4月才明確了可以使用C6駕照,但牽引資質還得另外申請。並且,目前房車制造缺乏相關的環保標准和測試標准,准入門檻低,質量參差不齊,價格差別也很大,消費者難以辨別。

張青稞和老萬兩位房車從業者都向新周刊表示,行業還存在倒賣資質的情況。一些廠家會把自己的資質出售給其他廠家,而後者生產的房車質量更加堪憂。有網友稱,現在馬路上最危險的車,就是那些不知名小廠組裝的“房車”,因為它們內部的裝備既不合理也不堅固,更沒有經過科學的測試就出售給消費者,一旦發生事故,大概率就散架了。

即便是正規的房車品牌,其設計也不都是合理的。老萬指出:“為了滿足多種需求,現在各種新鮮設計的車都有,像福特T8的底盤還是比較適合房車的,但某些品牌的設計就不太符合房車的安全性要求了。”



廣州車展上的福特越野車。(圖/新周刊記者福裡斯特 攝)

張青稞則表示:“設計師不能只靠概念,要考慮客戶使用起來是不是真正方便。”國內不少消費者有個誤區,認為房車能住下的人越多越好,但其實能容納兩三個人起居生活,就已經是房車的極限了。

她遇到過一些客戶,咨詢時最關心的問題是有幾個座位、能不能坐下一家六七口人。而一些房車廠家,也會為了迎合這類需求,開發6座和6床的房車,削減其他諸如做飯和洗漱的空間,不僅住起來不舒服,所存儲的水電也不夠6個人使用。

大部分時候,買房車的客戶也對房車和自己的需求缺乏足夠的了解,一時沖動買下,體驗一段時間後,不得不二手轉賣。在二手房車網站上,車齡一兩年的房車比比皆是。

房車旅行也好,房車代替租房也罷,本質上,房車代表了人們對城市生活束縛的一種叛逆和反抗。

張青稞感到,現在的年輕人對一個地方的眷戀程度越來越低,漂泊感越來越強。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在一線城市定居,更不確定自己會在一個城市停留多久。



換一種生活方式,帶著移動的家四處漂泊。(圖/Unsplash)

但即使是真正的房車愛好者,也不得不承認,房車無法代替房子。張青稞說:“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一個人生階段是想要到別處去看看,但房車終究只是這一個階段、一部分人想要選擇的生活方式,過了這個階段,很多人還是更想安定下來。”

說到底,詩與遠方最多只能是一個階段,有人在退休之後抓起方向盤,有人在安定之前體驗一下生活,但大家都逃不過“眼前的苟且”。

不過,老萬仍然看好房車行業。“從全世界來看,房車旅行的主要人群還是退休中產,隨著人口老齡化,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多。而且中國地域遼闊,一年四季都能找到適合房車旅行的地方,我相信政策也會慢慢跟上來。”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971881/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