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老外涌入中国 为什么中国人却毫无察觉 |
这么多人来了,可不少中国人却说自己身边几乎看不到几个外国面孔。
不是说机场、景区、商务区没外国人,而是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好像他们“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甚至连个水花都没激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人真来了,还是数字虚高?
其实人确实来了,只不过他们的出现方式、活动范围、身份背景早就变了。我们之所以没感觉,不是他们少,而是他们变得太“低调”。
外国人不是没来,而是“躲”在特定地方
想在小县城街头偶遇一波外国游客,现在确实不容易。过去那种成群结队、拿着相机四处打卡的老外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扎堆出现在几个大城市的“群体式存在”。

根据城市国际化报告,大部分外国游客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几个一线城市。
这些地方资源集中、配套成熟、语言环境也相对友好,自然成了首选落脚点。
而在这些城市里,又有那么几个区域特别受欢迎,比如北京的望京、上海的古北,还有广州的小北路,这些地方几乎成了“外国人社区”。
除了大城市,一些边境城市也成了新热点。

像东北、广西、云南这些地方,因为靠近邻国,边贸兴旺,外国人来得也密集。但这种密集是“区域性的”,不走出去还真感受不到。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活动范围也相对集中。
除了机场和高铁站,经常能看到他们的地方大多是知名景点、高端商区、国际学校周边。你在菜市场、社区公园、普通商场很难见到他们。不是他们不在,而是你不在他们常去的地方。
简单说,他们不是没来,只是出现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他们不再是游客,是“生活中的一员”
现在来中国的外国人,不再是以前那种纯游客了。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来中国的外国人中,专门来旅游的只占三分之一,剩下的大多数是来出差、探亲、学习、交流,甚至是干脆来体验生活一段时间的。
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行程完全不按“游客路线”走。
他们不去热门景点,不跟团,不打卡,反而更喜欢深度游、定制游,甚至是“来了再说”。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