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金正恩出席九三阅兵 北京与平壤的双重算计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4年3月7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观摩一场炮兵演习

德国之声中文网)金正恩出席北京的九三阅兵无超出了观察者的预料。北京邀请他来观礼,不仅是一种礼仪安排,也可被视为基于现实外交与地缘政治的必然选择;而对平壤来说,接受邀请同样出于精心的算计,目的是稳固政权、平衡外交、积累筹码。九三阅兵因此可称为一次罕见的中朝利益交汇点。


北京的一盘棋

北京邀请金正恩,首先是出于现实地缘政治格局的防范。防范谁?莫斯科。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朝关系显着升温。金正恩多次派出高级代表与普京会晤,双方交换的是各取所需的交易:俄罗斯亟需弹药与军需品来维持战争消耗,而朝鲜则用这些物资换取能源、粮食和部分军事技术。这种互补关系让莫斯科与平壤迅速拉近。在这个过程中,北京敏锐地感到,如果听任俄朝深化合作,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主导地位会被削弱。对北京来说,朝鲜长期是自己对美韩施加影响的“杠杆”,如果这根杠杆被俄罗斯握得更紧,中国东北亚的战略主动就会下降。因此,北京必须采取措施重新吸引金正恩,向外界展示:中朝关系依然是半岛秩序的基本轴线,而不是俄朝独舞。邀请他在阅兵式上同框,正是最直观的象征。

其次,北京要提前为未来的朝美互动布好棋。二次入主白宫的川普,其外交风格偏好“领袖对领袖”的直接交易。在这种风格下,也许今年或明年朝美之间再次出现“金川会”的可能性极高。在最近韩国总统李在明对白宫的访问中,川普就向他表达了这种期望。北京不能允许自己在半岛事务上被排除,否则就会失去一个重要的制衡筹码。2018至2019年的经验已经让北京有过警醒:尽管当时金正恩和川普直接会谈前先到北京听取习近平的意见,但给外界的感觉是北京几乎被边缘化。最终是因金川会破裂让这种情况未出现,可北京明白,若未来川普再度启动类似外交,必须牢牢插足其中。通过阅兵这样高规格的场合让金正恩亮相,不仅是礼遇,更是提前把中朝关系推到前台。它向华盛顿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半岛问题没有北京,就没有解决方案。


再次,北京还要借金正恩的到访来牵制首尔。韩国总统李在明提出“安全靠美,经济靠中”的路线已在当下行不通,表明他继承的依然是尹锡悦的对华外交。原因当然是美国不会容忍其盟友在安全上依赖自己、在经济上却与中国保持深度联系,尤其是李在明出身于进步派,被外界看作有亲中嫌疑。北京自然也不甘心只扮演“经济奶牛”,而在半岛安全事务上没有话语权。因此,通过强化与平壤的关系,迫使首尔认识到,半岛的真正钥匙不在华盛顿,而在北京金正恩的出席,本身就是一种战略提醒。如果韩国一味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却忽视中国的地缘影响,那么任何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都无法实现。

因此,对北京而言,这是一盘多向的棋,既要防止平壤过度依赖俄罗斯,又要在朝美可能重启的首脑外交之前占位,还要对首尔释放警告。金正恩的出席,是完成这一系列目标的最佳方式。


金正恩的多重目的

从平壤的角度看,金正恩愿意来北京同样是出于现实需要。最直接的,是政权合法性与国际形象的需求。长期以来,朝鲜因核与人权问题受到国际制裁,几乎被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金正恩的外交活动寥寥,多数局限于与中俄的双边互动。九三阅兵为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不仅能与习近平同框,还能与普京及其他外国政要一道站在天安门城楼。这种画面在国际上象征着“承认”,在国内则是极具动员力的宣传素材。通过这种公开亮相,他能够向军方和精英集团证明,自己仍然是大国政治的重要一员,朝鲜并非孤立无援。

经济因素也是金正恩此行的重要动力。虽然与俄罗斯关系升温给平壤带来了一些实利,但莫斯科毕竟像自己一样被国际制裁,真正能维系朝鲜经济命脉的仍然是北京。粮食供应、能源输入、跨境贸易走廊,甚至疫情后恢复的边境物资交换,都离不开北京的支持。金正恩深知,俄罗斯能提供的是有限的补给,而中国才能提供稳定的经济生命线。出席北京的阅兵,既是向北京示好,也是确保中国不会因俄朝走近而疏远平壤。对他而言,这是一份“政治投名状”,以换取北京在粮食、能源以及经济方面更持久的支持。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