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对北京来说,西方已变得无足轻重 |

德语媒体:对北京来说,西方已经变得无关紧要。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评论写道,北京举行的抗战胜利80周年庆典活动上,西方国家悉数缺席,因为没有人愿意与普京“同框”。不过,西方的抵制行动,既不能对北京有所触动,也未能在世界上引起关注。这篇题为《西方已经无足轻重》的评论写道:
“北京打造自信形象的同时,西方却显得失去了方向。今年8月中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德国总理梅尔茨以及法国总统马克龙仓促赶往华盛顿之际,就是这种失去方向感的突出表现。欧洲人努力把同川普的此次会晤包装成团结和力量的象征,而实际情况却是,他们仍在努力依附一个早已不再可靠的伙伴。这种场景想必会让北京幸灾乐祸。欧洲人仍处在一种幻想中无法脱身:华盛顿之所以撤出欧洲,完全是为了遏制中国在太平洋的扩张。这种幻想基于一个假设,那就是华盛顿是在落实某种战略规划,但事实是这种战略规划根本就不存在。
川普随心所欲的关税措施令越南和印度等伙伴国家措手不及。对这两个国家进行投资,本可以增强全球供应链的抗压能力,并阻遏中国霸权努力。从川普的言辞来分析,已经完全看不出谁才是他的冲突对象:中国,韩国,日本,台湾抑或澳大利亚? 唯独俄罗斯,是他从不触及的。
与此同时,西方阵营的道德优势也在快速丧失。川普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令许多亚洲人对他失去了最后的信任。相比之下,中国所倡导的多级秩序却显得越来越具有吸引力,这一点对那些不愿讨论人权问题的专制统治者来说尤为如此。上海合作组织就是后西方国际秩序运作模式的最好展示:不干涉内政,不谈普世价值,主权才是最高原则。
中国人戏称川普为‘川建国’,说他是那个帮助中国做强做大的人。川普的关税政策建立在一个错误的理论之上,那就是全世界都离不开美国市场。而事实上,全世界所需要的恰恰是中国。中国的产出超过任何国家,中国能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快、也更便宜地提供药品,而且中国也已向世界展示,稀土一旦断供将会是怎样的场景。总而言之,世界已经对北京产生了依赖。”
《南德意志报》评论指出,西方仍在一直误判中国的战略意图,总是希望中国能在伊朗危机和俄乌战争中承担必要的责任,扮演调停者的角色。但事实上,北京的最高目标一直都只是扞卫共产党的统治地位,并努力成为亚洲的军事霸主和世界的经济霸主。
“中国所倡导的多极世界并不是什么价值观共同体,而是一个权力同盟:外交只服务于国家利益,而实力更是决定一切。面对这样的世界秩序,西方已经无能为力,因为美国自身就已经变成了不稳定的源头。欧洲必须学会以这些新兴非西方大国的视角来看待世界。这些非西方大国目前正在北京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团结。”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写道,美国总统川普终结俄乌战争的努力,虽然尚未显出成效,但已在遥远的亚洲产生了预想不到的后果:
“在中国天津举行的一次峰会期间,印度总理莫迪同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了会晤,稍后莫迪还计划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虽然不应对这类会晤进行过度解读,但它们显然不会符合美国的利益:印度非但没有成为制衡中国的力量,反而同北京越走越近。对普京来说,形势也是一派大好。尽管川普此前以红地毯高调欢迎普京访美,但俄中同盟似乎并没有出现被削弱的迹象。
与此同时,华盛顿显然想将川普总统和平努力未见成效的罪责归咎于欧洲。至少有白宫匿名官员声称,阿拉斯加峰会之后,一些欧洲人正在暗中破坏川普的外交努力。的确,很多欧洲人不愿像川普那样,对普京做出慷慨让步,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问题的关键却在于,破坏川普外交努力的,恰恰是普京本人:他一边继续推进侵略战争,一边提出最大化要求。白宫却对此视而不见,美国政府的表面化思维方式由此可见一斑。拱手向俄罗斯送上战略大礼,应该不会符合美国的利益。”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