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 国产减肥药加速突围:如何与进口药竞争? |
火热的GLP-1减肥药仍有BD预期
在现有减肥药之外,多靶点、长效、口服等正在成为全球GLP-1减肥药研发的全新方向,不少国内药企已经早早布局,并走在全球前列,如恒瑞医药(600276.SH;1276.HK)的口服多肽在研药物HRS9531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众生药业(002317.SZ)在研管线GLP-1/GIP激动剂RAY1225有望实现两周一次给药。
对于当前GLP-1减肥药的竞争态势,信达生物临床开发高级副总裁钱镭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比较大的疾病领域,往往不是一款或个位数的药物就可以解决,减肥这个赛道的市场就足够大,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行业内对这一细分领域的追捧,方向是没问题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百花齐放的过程中,会有产品杀出重围,也一定会迭代掉某些不太好的产品。
钱镭指出,GLP-1减肥药已经有两个门槛,一个是监管层面,“按照目前我们自己的测算,GLP-1产品想要在中国上市,临床试验要做不到2500人,基本上是没法注册的,这是个最低的要求”,这需要很大的投资,对很多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一个是GLP-1减肥药背后的企业需要有重塑上下游供应链的能力。也就是说,企业不仅需要一个很好的产品和价格,也需要自己有比较好的销售渠道和商业模式,而具备这些能力的企业,其实并不多。
除了靠自己推动减肥药管线上市并实现商业化,减肥药也在通过BD出海,以打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例如,今年3月,联邦制药(3933.HK)与诺和诺德就GLP-1/GIP/GCG受体激动剂UBT251达成协议,诺和诺德支付2亿美元预付款、18亿美元里程碑金额,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最高总金额超20亿美元。
今年7月,石药集团(1093.HK)与Madrigal Pharmaceuticals 达成独家全球许可协议,后者获得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除中国市场外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交易最高金额达到20.75亿美元,包括1.2亿美元首付款;6月,翰森制药(3692.HK)宣布授予Regeneron公司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S-20094海外独占许可,前者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总金额超20亿美元。
火热的GLP-1市场也被泼了冷水。此前,减肥药巨头诺和诺德因司美格鲁肽销售不及预期而下调全年业绩指引,而礼来因为口服减肥药研究数据不及预期而股价大跌。另外,辉瑞近期也宣布放弃口服 GLP-1激动剂 PF-06954522的开发,这已经是该公司两年内第三次放弃GLP-1管线。
对此,陈子易认为,从行业角度来看,GLP-1未来几年的增长曲线毋庸置疑。对于跨国药企而言,GLP-1减肥药不只是一个关乎减肥的产品,而是代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代谢疾病领域的布局。在某些领域,中国药企在全球创新药管线的贡献很大,包括跨国药企来中国“扫货”是一个必然。未来围绕GLP-1细分赛道,行业仍有一定的BD预期。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