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数字人才培育 学者指问题多多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数字人才培育 学者指问题多多 https://t.co/5uMa0E1BHx—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April 30, 2024


中国人社部等九部门近日发布数字人才的3年培育方案,受到官媒热捧,但部分业界人士和学生告诉美国之音,他们不寄厚望,因为产业技术快速迭代,短期培训很难改变竞争曲线,且当局监管趋严,已不利发展,再加上民企盛行加班文化,加剧人才折损。而学者也忧心,中国发展数字化助长地方政府的“创收执法”,也不利就业。

今年夏天,来自广东、现于台湾就读电子工程系的Eric将返国投入职场。不愿具名的他说,六年前选择来台是因为内地高校竞争太过激烈,但完成硕士学位后,他还是得回到内地“卷得厉害”的通讯或软体相关产业谋职。


拒绝爆肝 中国人才偏好外商

Eric已锁定外商,只找一周工时40、不加班的工作,因为中国同侪的经验显示,迁就内地公司的高工资,就必然换来“爆肝”的996工作制,亦即,朝九晚九,每日工时10小时以上、每周6天的加班文化。他认为,这种用命换钱的生活不值得。

Eric告诉美国之音:“我身边有同学长期是这种工作环境,大概已经持续一两年。他跟我讲,自己有点记忆力衰退的感觉,因为严重睡眠不足,所以我也觉得这种(996文化)不可持续。”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尤其重视高科技、资通讯和数字产业的发展,上周还出台数字人才的3年培育方案,盼为激烈的中美科技战厚植人力。

但Eric说,他对此方案“感受不强烈”,因为政府若提供企业补助,不可能转给员工加薪,若是培训,他自己和中国同侪的实习经验都显示,学校所学和企业实务“差距非常大”,就算公司、政府都提供在职训练或职场导师仍不够,“更多还是要靠自学补充专业技能”,才能应付职场上快速迭代的技术要求。

中国数字人才培育行动启航?

根据中国人社部发布的《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当局打算“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


该方案罗列六大任务:一、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领域;二、开发数字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等;三、引进海外高层次数字人才;四、培训数字人才创业,投成一批数字经济“小巨人”企业;五、紧贴企业需求开设定向培训班,培养懂产业和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六、举办数字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促训。

这份近3,000字的方案,人社部在4月初印行,但目前包括预算、适用对象和时程等施行细节却未见踪影。

据《新华每日电讯》4月17日报道,中国人社部计划每年培训出8万名数字技术工程师,但相较各人力银行的估算,中国数字人才的缺口在1000万-3000万之间,3年总计24万人的新血够力吗?技能程度有多高呢?


曾在北京某宽频公司担任高管的朱先生直言,政府无力培训人才,顶多只能提供补贴或奖学金,但这也是好事。

不愿具名的他告诉美国之音,技术迭代太快,最好的人才政策应是启动“深刻的教育变革”,把实务纳入学校正规课程,让本科生一出校门就能“学以致用”。

现已转行投入影视产业的朱先生说,各行各业都有数字化的需求,连他的公司做海报都会用到人工智能(AI)生成技术,因此数字人才需求颇高。不过,他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除人才紧缺、能力不匹配的难题外,企业本身的经营压力高,也难祭出好待遇或培训条件来招揽、留任人才。

数字产业盛行爆肝的加班文化

在香港的中国劳工通讯研究员艾丹·周(Aiden Chau)说,科技和数字相关产业的薪资水平普遍较传统产业高,因此,除拖欠工资外,这些行业鲜少爆发大型劳资纠纷,但这不代表员工都对工作环境满意,相反地,就他了解,员工私下有各式各样的不满。

他说,产线员工因机械自动化之故,干的活很枯燥,如只负责按几个钮或确保良率,因此,不少人宁可转行送外卖,比较自由。至于中高端技能的员工不仅工作量多、压力也大,超时工作到公司打地铺是常态,这是前几年俗称“码农”的程序员集体抗争的原因,也导致2021年时、电商巨头拼多多一名加班员工在回家途中猝死的意外。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0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3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