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澳大利亞: 我在澳洲送外賣:自由的神仙工作?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隨著大批的打工度假者湧入澳洲,當地的“用工荒“變成“找工難”,一個包裝水果或超市收銀的職位,都能收到上百份漂亮的簡歷。因此,比起精明的自我投資行為,打工度假簽越來越像一場滿足年輕人野心與好奇心的冒險游戲。


在社交媒體上,澳洲打工度假簽證的相關經驗提供了某種版本的成年人童話。

一方面,它指向一種截然不同的生命體驗。另一方面,它暗暗允諾一種更低成本和深度的旅行方式。


然而,後新冠時代的打工度假似乎有了一些變化:歐洲戰火未停,遙遠的澳洲也受到影響,房租和物價飛漲,移民數量達到歷史頂點;勞動力市場供需反轉的背景下,一邊打工一邊度假的期待,大多被艱難的就業形勢擊碎。

半年多前,吞拿通過打工度假簽證前往澳洲,成為了一名外賣員。她在悉尼送外賣的經歷及思考,或許能讓我們窺見某種關於遠方和曠野的現實。以下是吞拿的講述。

在悉尼送外賣,

算是“神仙工作”嗎?

辦公室的時候,“大不了去送外賣”往往以一種開玩笑的口吻被我掛在嘴邊。

為什麼是開玩笑?作為生活在一線城市的打工人,外賣員頻繁地出現在我家門口,即便不點外賣,也總能看見他們——等在每個紅綠燈路口的最前端(有的幹脆不等),穿梭在車流的縫隙裡(有時在人流的縫隙裡),扎堆靠在餐館門口(刷短視頻)。

當時的我還在媒體工作,認識一些外賣騎手,不難理解外賣員如何被“困在系統裡”,何況關於他們月入上萬的報道已經是早幾年的事了。紅利期過去後,這份需要消耗大量體力與精力的工作,已經很難稱得上誘人。


去年年底,我通過打工度假簽證(working holiday visa,簡稱WHV)來到澳洲,發現在“小紅書澳大利亞專區”,外賣員這一職業仍在造就著各種“致富神話”。

注冊成為一名悉尼的外賣員後,我經歷過走路送外賣一單掙60塊(人民幣)、送餐超時收到平台補貼、漏送一份比薩沒被罰款、深夜取餐時店長請吃甜點……如果只看這一部分,很難不感歎這是一份“神仙工作”。

《人物》發布的《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一文中提到,有外賣騎手形容自己的職業:“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這一切,我在悉尼都沒遇上。


在澳洲送外賣,沒有無孔不入的系統,也不需要與死神賽跑。我注冊的是Uber?Eats外賣員,作為海外最大的外賣平台之一,他們對配送員沒有接單量的要求,你大可以當一個悠閒的外賣散兵。

在線提供護照、簽證、無犯罪證明,申請澳洲個體戶稅號(ABN),審核完成後不久,我就收到一份快遞到家門口的大禮包,包含保溫外賣箱、反光防風衣和背心、手機支架等物品。



注冊後會免費收到價值137.5澳元(相當於645元人民幣)的“新人大禮包”,之後再次購買需要付費。(圖/受訪者供圖)

悉尼所在的新南威爾士州對上路的車型有嚴格的要求,加上初來乍到的我對悉尼的復雜路況有所忌憚,開始租車之前,我體驗了兩天“無車”送外賣。這種送外賣方式在小紅書上頗為流行,沒有車的騎手通過走路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來賺錢。只有在沒有時間限制的平台,才有可能這樣幹。

我兩天一共送了8單,收入129.08澳元,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606元。其中有一單我花了快一個半小時才送達,而Uber Eats給了我32.58澳元(約人民幣153元),我才發現送外賣超過預估時間不僅不會扣錢,還會獲得更多補貼。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5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