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洋妻回國生娃後不想回來 我蒙圈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做爸爸啦)


Emily懷孕時,我們在國內公立醫院做過幾次產檢,但是,Emily感覺不是特別好。每次檢查,醫生不會讓我陪她進去,有時候,Emily在醫療專業術語方面,與醫生溝通不是特別通暢,導致她每次去都會有很大的不適感。

加上國內醫生由於就診壓力,導致人文關懷方面做得不是特別好,所以後來我們還是決定回澳大利亞生孩子。


回到Emily的家,我們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那天在下雨,Emily的爸媽到機場迎接我們,她的弟弟妹妹也很喜歡我。因為我還沒有澳洲駕照,出門都是Emily的爸爸送我們。

那時候我英語不好,經常要Emily做翻譯。他的家人都很耐心,為了讓我能聽懂,他們努力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



(我和同事一起)

初到澳洲,一切都很新鮮。大到陪媳婦去醫院檢查,小到去超市買菜,一切都顯得很不一樣。

在澳洲不管辦什麼事,基本要在網上或者電話提前預約。這個一開始還真不習慣,後來,我發現這樣其實很節約時間。


還有,澳洲的公共交通太不方便了。因為地域遼闊,人口稀少,家家都有車,所以,乘坐公共交通的人很少。在阿德萊德市軌道交通高峰時期,都是15分鍾一趟,公交車更是要等半小時,真的把人等急了。

澳洲人比較注重個人空間,不管是走路,還是坐車,都會給大家留開比較大的空間。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公交車上有人站著,但是車還沒有坐滿。以至於我們回來後,走在上海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會有一種壓迫感。




(大女兒出生前舉行的家庭聚會)

在澳洲生孩子,丈夫是可以進產房陪產的,產婦也可以讓家裡的其他人一起進產房。這樣,在家人的陪伴下,產婦會更放松,更有安全感。

在澳洲Emily生孩子住院,我們一分錢都沒有花,醫院是自動報銷的。並且孩子出生後就有一筆2000澳元的補貼,然後根據個人家庭收入情況,每兩周都會給一筆補助。

生下大女兒後,由於我還沒有工作,政府每個月都會給我們補貼2700澳元左右。到後來,我工作了,這個補貼逐漸減少了。補貼和家庭收入成反比,收入高了,補貼就少了。

我們在澳洲的第一輛車就是用政府補貼的錢買的,後來我也考了駕照,出行就方便了。


2     已經有 4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4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調.冬.強.命] 2024-04-06 11:29
    軟飯男,現在男人的夢想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大家正在圍觀
    YouTube的2200萬美元和解金將用於
    大批居民懵了 BC這沃爾瑪永久關閉
    耶魯華裔大一新生被退學,細節太狗
    溫哥華機場這周四有緊急事件?原來
    加國遭重擊 這些面臨高達50%關稅
    軍方演講中特朗普再提加國成51州
    深圳年薪百萬夫妻"潤日本"事件 沖
    加國所有省份的經濟將顯著放緩
    熱搜! 董璇"丟棄體面的親戚"戳中
    溫市萬人大游行?公務員罷工猛升級
      同類熱門新聞
    洋妻回國生娃後不想回來 我蒙圈了
      隨時閱讀新聞

    加西網微信

    大溫優惠小紅書

    溫哥華地產中心微信

    Android: 加西網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7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4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