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台灣地震為何上海震感明顯?專家:地基多為軟土層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4月3日7時58分在台灣(专题)花蓮縣海域(北緯23.81度,東經121.74度)發生7.3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上海市地震局官方微博當日9時許發布消息:此次台灣地震距人民廣場約825公裡,上海大部分處在高層建築的市民反映有震感,根據歷史地震經驗,台灣地區發生中強地震,會對上海部分高層建築造成影響,但不會對本市造成危害。

為何遠在台灣的地震上海會有明顯震感?上海居民在感受到震感時應該如何處理?接下來台灣地震又會對上海有哪些影響?對此,4月3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專訪了上海地震局高級工程師溫燕林。


上海地基多為軟土層會放大震動

溫燕林表示,根據歷史情況來看,台灣6級以上的地震,上海的部分高層建築會有不同程度震感,因此台灣這次7.3級地震震級更大,波及范圍更大,從掌握的情況來看,福建、浙江和上海大面積的高層建築都有明顯震感。

“很多高層的居民可能都會感受到室內的家具震動,或懸掛的物品擺動,震感還是比較明顯的。”溫燕林解釋,由於上海地下分布著厚達300米-400米的軟弱覆蓋土層,對遠處地震傳來的長周期地震動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上海一些高層建築自振頻率與長周期地震動相近時發生共振加劇“搖擺”。

事實上,並不只有台灣的地震會波及上海。溫燕林透露,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期,上海陸家嘴地區的高樓也受到了波及,不少辦公人員感受到強烈震感後逃離下樓。2011年,東日本(专题)大地震也讓上海人民“感同身受”。

在高樓有震感,應就近躲到狹小空間


“我們辦公室剛剛晃得厲害,整個樓的人都跑下來了,一早上跑了20多層樓,真的受不了。”上海市民王女士回憶了今早的情況。

當感受到明顯震感時,急於下樓到地面尋找躲避點,是恰當的處置方式嗎?

溫燕林說,實際上身處高樓感受到震感時,應該先就近選擇衛生間等狹小空間進行躲避比較安全。如果在感受到震感時急於下樓,可能會因為一些物品震動掉落而受到傷害,可以選擇等到震感消失後再有序撤離。


上海新建建築物都是嚴格按照7度抗震設防標准建造的,一般遠處發生的強震不會造成破壞。”溫燕林說,因此市民在感受到震感時也不必過分驚慌。

台灣6級以上的余震可能仍會波及上海

溫燕林透露,截至4月3日12:00,台灣花蓮縣海域發生4.0級以上余震共計21次,最大的余震達到了6級。如果再發生6級以上的余震,上海地區部分高樓可能還是會出現震感,但不會造成破壞性影響。根據歷史地震分析研判,台灣這次地震對於華東一帶的地震活動影響不大。

溫燕林說,從上海地震局的監測數據來看,1970年以來上海行政區陸地上發生的最大地震就是去年青浦的3.1級地震(點擊查看詳情),上海附近水域發生的最大地震是1971年長江口4.9級地震,總體而言上海目前地震活動水平不高。

“我們也會利用這次機會,包括每年的5月12日的全國防災減災日做好防震減災知識和震時避險技能的宣傳普及。”溫燕林說,只有掌握好相關技能,才能在地震發生時做好自我保護。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7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9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