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成都牽手門石油姐開直播 要流量?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直播是一個通過流量來變現的行業,但流量並非完全中性的。董某某身上的流量,事實上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反感。而這種反感如果被她利用,反倒成了致富的捷徑,這無疑過於荒誕,也相當於是一種示范:不道德行為不僅沒代價,而且可以“因禍得福”,變成“滾滾財源”,這種導向著實令人不安。


不只是董某某,很多新聞當事人都有過類似的舉動,哪怕自身的流量是反感、爭議,但都試圖直接進行變現,絲毫沒有顧忌這種行為是對公眾情緒的冒犯。

比如“江歌案”劉鑫就曾經直播帶貨,就遭到了網民的一致批判;被拐賣25年的“億萬富豪”之子解清帥,認親後曾拒絕父親贈予的3房1車,表示要自己努力,結果轉頭也走入了直播間帶貨,也讓很多曾經同情他的網民大為反感。



這些事都說明,直播帶貨這條路徑看似“來錢快”,但並不是每一種知名度都適合拿來變現,這些“公眾人物”並不能簡單把自己歸為網紅。


直播面向的是公眾,也越來越被人們賦予了“價值導向”的意義,一定會遭遇倫理道德的審視。站在直播鏡頭前的人,如果擔不起社會對一個正向人物的期待,只怕也會遭受流量的反噬。

所以,包括董某某在內的人,千萬不要打錯了算盤。這件事對她是個教訓,也是一次公共態度的重申:人們不能接受那些基本的道德底線,被人隨意的撥弄。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9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4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