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心灰意冷 中国年轻人拥抱“摆烂”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许多人正辞去工作,转向冥想和其他灵修。有些人远离超大城市,到大理等地重新开始生活。大理是中国西南部城市,因汇聚了众多数字游民和隐居者而闻名。

还有人跑到山区的算命摊和佛寺,或是研究老子和黑塞等中西方哲学家和作家。有些人举办“辞职派对”,拉起横幅庆祝重获自由。


“大量资源被投入到这代人身上,”研究中国社会的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人类学和性别研究教授Sara Friedman说。

“他们真的很努力,也真的被逼得太紧了。现在他们说,‘我不想争了,我要退出’,这是个很激进的决定。”

从“躺平”到“摆烂”

研究公司BigOne Lab称,2023年社交媒体上关于拜佛和焦虑的讨论激增,焦虑是很多中国年轻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求职和社交平台脉脉(Maimai)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约有34%的20多岁的受访者从中国消费互联网行业辞职或考虑辞职,消费互联网是年轻人的主要就业领域。

玩彩票在二三十岁的中国年轻人群体中尤为流行,今年1至10月,这些人购买的彩票使中国同期彩票销售额达到67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3%,中国人均彩票支出为48美元。


描述这种情绪的流行语在日常生活中层出不穷。首先是2020年出现的神秘的社会学术语“内卷”,指人们努力工作和竞争,却没有人胜出。

随后出现的是“摸鱼”。这个词是从中国一个成语中借用过来的,指的是上班时间搞小动作,比如长时间的上厕所,网购,或看小说。

接下来是“躺平”,这是一种世俗的反抗形式,包括在工作中拖拖拉拉或是完全退出劳动大军。去年,“摆烂”一词被用来形容完全放弃的年轻人。


调查公司清研集团(Tsingyan Group)去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在中国近6,000名受访者中,约96%的人知道身边有人不同程度地“躺平”。这份调查显示,与其他中国人相比,“躺平”的概念在26至40岁的人群中更有吸引力。

“这是一种很被动的反抗形式,”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人种学家Silvia Lindtner说。“现在绝对是非常困难的时刻,但也可以被看作一个充满希望的时刻,因为在某些方面,领导层正面临压力。”

1960年代的回声

从某些方面看,这种颓废类似于后疫情时代美国出现的“安静辞职”(quiet quitting),再往前追溯,类似于上世纪60年代西方年轻人对社会规范的抗拒。

当时,长达20年的高速增长和更普遍的富裕使年轻人拥有了比前几代人更多的选择。许多年轻人的反应是:挑战他们父母的生活方式。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