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第一肝臓大病,為什麼不是乙肝而是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患非酒精性脂肪肝?


根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團隊整理的數據來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50至59歲年齡組達到峰值;男性的患病率達到35.5%,遠高於女性的24.5%;還有數據顯示,絕經後婦女的患病率是絕經前婦女的兩倍,同時也高於同齡男性。

與大眾認知一致的是,胖人更容易得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會隨著體重指數(BMI)的增加,在BMI超過25的人群中,患病率高達38.52%;另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在BMI超過28的人群中,這一數字達到了驚人的66.2%。




四肢纖細、腰腹突出的“中心性肥胖”也是脂肪肝的重災區。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標准,一般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女性腰圍超過85厘米就可以定義為中心性肥胖。這種隱形的肥胖反映了內臓脂肪堆積的程度,是脂肪肝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胖的確會加劇脂肪肝的風險,但瘦也並不是絕對安全的“金鍾罩”。

根據《柳葉刀》子刊2020年的一項Meta分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人群中,19.2%為瘦人(亞洲地區BMI<23,亞洲以外地區BMI<25),40.8%為非肥胖者(亞洲地區BMI<27.5,亞洲以外地區BMI<29.9)。在中國大陸地區,44.3%的患者都是非肥胖的。而普通人群中,瘦和非肥胖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別為5.1%和12.1%。

可能會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的是,有些脂肪肝正是“瘦”出來的。


不久前,福建一名25歲女生通過嚴格控制飲食在半年成功減重20公斤,結果卻查出了重度脂肪肝。



像這樣因為減肥而患上脂肪肝的案例並不罕見。


長期饑餓的狀態下,人體就會將體內貯存的脂肪運輸至肝臓轉化為葡萄糖,但因為缺少必要的酶類、維生素等物質,肝代謝能力下降,多余的脂肪組織就會在肝臓中沉積。

同時,營養不良還會導致蛋白質不足,無法及時將脂肪運轉至其他部位,於是肝臓只能“雪上加霜”。

“常見小病而已,不用擔心”

最開始的單純性脂肪肝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影響,絕大多數患者都沒有任何症狀。正是因為脂肪肝的“不打擾”,許多人秉承著“感受不到就是不存在”的態度,選擇對這一問題置之不理。

脂肪肝初期是可逆的,只要調節生活方式,就能夠甩掉這些多余的脂肪。但如果任由其加重,可能就會出現皮膚瘙癢、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症狀。

當脂肪繼續積累,造成肝細胞壞死,就會進一步演變為肝炎、肝纖維化,甚至導致肝硬化和肝癌。一旦發展為肝硬化,肝臓就幾乎不能再逆轉為正常狀態了。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