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美國前總統卡特:臨終關懷已9個月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對此,加州大學摩爾癌症研究中心Ezra Cohen博士說,答案肯定與病人身體的個性和遺傳特征有關,卡特的腦部癌細胞由身體裡一個遙遠地方的黑色素瘤轉移而來,在人類歷史中,這種病人在診斷後存活率非常低,但最新免疫藥物PD-1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黑色素瘤患者生存幾率。這種被醫生們稱為“檢查點療法”的新型藥物Keytruda,原理就是通過加速免疫系統的反應,使癌症細胞進入一種半休眠狀態。


據了解,卡特選擇在埃默裡大學溫希普癌症研究所接受治療。不過藥價所費不貲,一年得花費至少15萬美元。目前美國的臨床試驗以及所批准的上市治療方法,是連續使用K藥兩年或者直至耐藥。

但僅僅四個月,奇跡就在卡特身上發生。2015年12月6日,卡特發表聲明說,醫生在他做完最近一次腦部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後,發現他大腦中的癌細胞已經消失。他將繼續定期接受為期三周的Keytruda免疫治療。


K藥對卡特的神奇療效,一度被媒體爭相報道,使得免疫療法也在一夜之間火爆全球。卡特也由此被稱為免疫治療法的代言人。

卡特決定進行“家庭安寧照護”後,已存活了創紀錄的九個月

2015年,卡特在黑色素腫瘤中幸存下來,但在2019年,卻面臨一系列健康危機。

當年5月13日,卡特在家中跌倒,導致臀部骨折,在佐治亞州阿梅裡克斯的菲比薩姆特醫療中心接受了手術。

2019年10月,他因兩次摔倒而住院,第一次摔倒後額頭上方縫了14針,當時他的額頭“被鋒利的邊緣擊中”。其後,他在第二次跌倒後接受了輕微骨盆骨折的治療。

11月,他在亞特蘭大埃默裡大學醫院接受了減輕因跌倒引起的出血對他大腦造成的壓力的手術,並住院兩周。但隨後因尿路感染,在佐治亞州阿梅裡克斯的菲比薩姆特醫療中心治療。12月,他又因為尿路感染入院。

他的健康問題迫使他放棄了在他的家鄉佐治亞州普萊恩斯的馬拉納薩浸信會教授主日學長達數十年的傳統。其後疫情三年,他也一直備受各種病痛折磨。在經歷了一系列短暫的住院治療後,2023年2月18日,卡特宣布將接受家庭臨終關懷,並不再接受額外的醫療幹預。


這意味著,他將平靜地等待死亡,不再接受任何治療。

美國梅奧診所對臨終關懷的定義是:臨終關懷是當一個人的生命可能僅剩下6個月或更短時開始的一類醫療照護服務。臨終關懷的目標是為患者提供舒適和支持,同時停止任何試圖治愈疾病的治療。臨終關懷可以在家中或醫療機構進行。

這家全美排名第一的診所強調:記住,臨終關懷強調的是護理而非治療。目的是讓人舒適地度過生命中的最後幾個月。

臨終關懷也稱“安寧和緩醫療”“善終服務”“安寧療護”“姑息療法”,通常是針對癌症末期或絕症、治療已不容易再見效的病患使用的治療方法。相較於醫學治療對末期患者逐漸失去效果、只能暫時延長患者性命卻可能增加其痛苦,安寧緩和醫療注重和提倡以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令患者能夠以更安詳和有尊嚴的姿態離開人世。


安寧緩和醫療於1967年由英國醫師西西裡·桑德斯開始推廣,治療方法包括以口服和注射藥物來減輕痛苦,並在社會、心理和靈性上提供治療護理。這種治療方法理論上不會延長病患的瀕死期,而其目的是為提升患者在臨終前的生活品質。通常由心理輔導師、社工和志願者提供所需要的護理,除了減輕患者的痛苦外,同時亦能減緩家屬的心理創傷及負擔。

卡特總統選擇以這種方式,告別世界,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這意味著,如果卡特總統發生呼吸困難,或者其他緊急狀況,將不再需要急救,也不需要插管治療。

卡特總統對待死亡的態度,正是他對待自己生命的最佳方式。

卡特總統在今年2月宣布居家照護後,人們以為他很快就會告別人世。拜登總統甚至迫不及待地宣布,自己將在卡特的葬禮上被邀請致悼詞,一大批他的故舊以及前政要,包括他的敵人向他發去慰問。

但為何這並沒有成為最後的告別,反而是卡特新生命的開始?為何有的癌症病人放棄治療後,反而可以活得更久?

2016年發表在醫學期刊《癌症》上的研究表明,回家治療可能會對癌症患者的生存起到積極作用,良好的家庭臨終關懷甚至會讓他們活得更久。日本築波大學的科研人員對2069名患者進行了一項前瞻性研究,結果發現,即使最終仍是死亡,但在家中過世的患者,生存時間明顯長於在醫院死亡的患者。另外,卡特在家中安寧療護期間,還會針對疼痛、不舒服進行必要的藥物幹預,以便讓他在生命最後的時刻更為舒服。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