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驻以15年对巴以冲突 我没那么悲观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巴以隔离墙 作者供图


你要知道一个国家富强之后,他的国民心态是不一样的。这种心路历程,国人应该也感同身受。此外,以色列很重视教育。受过良好教育以色列年轻人,也会有不同的心态。

有人说以色列人骄傲才损失如此惨重,我觉得得区分到底是政府骄傲,精英骄傲,军方骄傲,还是人民骄傲。不能总是用群体性的概念去解释具体的问题。


我认为,一次冲突、一次袭击或一次政治把戏,不会改变大多数人的心态。

10、知识万象:这次冲突让很多人很悲观,认为巴以冲突无解,只能陷入永恒的暴力。您怎么看?

赵萱:我没有那么悲观。据不完全统计,耶路撒冷在历史上被推倒重建了大概18次。因为在前现代社会,人们习惯消除他者的存在和记忆,建立自己唯一性和排他性,所以过去的占领者会毁掉你的圣地,然后盖上自己的,然后再被新的占领者拆掉,循环往复……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多元共存,对人权的尊重等,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共识。至少在新世纪,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耶路撒冷有哪些神圣的人类遗产被拆掉,我愿称之为“在废墟上看到光明“。


从这个角度来说,耶路撒冷很可能会为我们提供人类最宝贵的经验——和解。它到了今天的样子,就是协商和和解的结果,而不是单纯暴力冲突的结果。



图注:雪中的耶路撒冷老城


我对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有好感,我认为巴勒斯坦人虽然有些毛病,但很热情很真实,以色列人非常优秀,但也非完人。

最后,我重申一下我的观点,我觉得耶路撒冷是一个让我看到希望的地方。这并不是我的个人喜好,开始去的时候,我也有自己的刻板印象。但当我静下来,生活足够长的时间,尤其是把它当做自己的研究后,我突然间发现,我看过的所有关于耶路撒冷3000年历史的讨论都聚焦于战争和冲突。

然而,在我生活的地方,绝大多数时间里,绝大多数人都是过着相对和平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人们也要反思,我们关于耶路撒冷的主流讨论,是不是也有偏颇之处呢?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