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1周5次取消出海 美國這核航母咋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作為當前美國唯一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執行前沿威懾的航母,“裡根”號的動向自然備受關注。但美國《星條旗報》25日稱,該航母在上周曾一連5次推遲出海時間,至今仍停留在橫須賀基地內未能出動。這就不禁讓人奇怪了——這艘核航母到底怎麼了?







報道稱,美國海軍通常不會主動公布艦艇出海計劃,但根據美日協議,當“裡根”號等核動力艦艇抵達或離開橫須賀基地時,駐日海軍會提前通知日本政府。這艘航母於8月25日返回橫須賀,這本是為期六個月的海上巡邏的中途短暫休息。問題是,日本方面最初得到的通知是,“裡根”號將於9月18日離港,但該計劃迅速被取消。此後美國方面接連向日本通報了多次該航母的離港時間表,但又都統統取消。據稱,“裡根”號在一周內至少取消了5次出海計劃。最近一次美國海軍通知的是“裡根”號將於25日上午10時離港,但隨後也被取消了。

第七艦隊發言人在接受《星條旗報》采訪時拒絕對該艦推遲出海發表評論,也拒絕透露可能的出發日期。日本橫須賀市的發言人同樣拒絕就美國海軍出海推遲的原因發表評論,只是說“這是美國軍方的問題”。


美媒承認,美國航母如此奇怪地頻繁推遲出海計劃並不多見。此前出現類似狀況的是“尼米茲”號航母。去年9月,該航母因為飲用水系統被污染問題而中斷訓練返回港口,並花費了十多天時間才完成修理工作。因此“裡根”號會不會也是因為出現重大故障、遲遲無法修復,才一再推遲出海時間?作為對比,去年“尼米茲”號飲用水系統發生故障時,美國海軍很快就發表聲明公開承認,而這次美國海軍卻對“裡根”號到底發生了什麼閉口不談,這是否意味著該航母的問題更為嚴重?今年年初,社交媒體上一度還曾傳聞它存在嚴重的核動力系統故障,這就更容易讓人產生聯想了。




但不管怎麼樣,“裡根”號推遲出海顯然嚴重影響了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威懾行動。美國海軍學會網站25日發布的動態顯示,當前美國海軍雖然擁有多達11艘航母,但僅有3艘航母處於部署狀態——地中海的“福特”號、東太平洋的“羅斯福”號和西太平洋的“裡根”號。而“裡根”號推遲出海後,目前在該海域活動的僅有“美國”號兩棲攻擊艦。正如老司機此前多次介紹的,“美國”號可以搭載F-35B隱形戰斗機,雖然號稱是“閃電航母”,但它無法搭載固定翼預警機,缺乏獨立作戰能力,只能算是半吊子航母,實際戰力有限。由此可見,如果“裡根”號後續仍無法出海美國海軍可能短期內無法從其他地方抽調艦艇來補充當前的“航母荒”。

當然,這種被動局面也是美國海軍多年積累的惡果。美國媒體批評稱,美國造船業陷入持續衰退,對於航母的維護能力也日益下降,例如原本駐日本的“華盛頓”號航母從2017年進塢維修升級和更換核燃料,原計劃4年內完成,結果花費了6年時間,幾乎與當初該航母建造時所花費的時間相當。目前美國還有多艘航母在等待進港維修,這就直接導致美國海軍可用的航母數量不足。再加上其中部分航母服役時間長、使用強度大,本身就“百病纏身”,美國海軍的這種困境,未來恐怕還要持續相當長時間。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20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0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五.教.子.不] 2023-09-29 08:20
    繞台也不能天天繞,油價這麼貴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6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1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