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连爆三个渣男大瓜 她一出手太猛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本周终于要迎来小长假。


想必大家早就蠢蠢欲动了吧?




但除了出去玩和宅在家之外,国庆假期还有一种常见活动。

提起来,就让人莫名烦躁——

相亲。

逢年过节,这样的安排只会多不会少。

在催婚与被相亲的双重攻击下,不少年轻人都对婚姻产生了一种抗拒心理。

于是,父母越是催,孩子越是不结。

最终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甚至形成了一种无解的社会问题。



2013年开始结婚率逐年下降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结婚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鱼叔想起了25年前的一部华语老片。

片中主人公的经历好像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征婚启事》

The Personals







本片改编自同名小说。

而这本原着已经多次被搬上大银幕。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冯小刚的票房爆款《非诚勿扰》。



冯小刚版颠倒了故事的性别设定。

变成了从男性视角,讲述男征婚者的故事。

而陈国富版,尊重了原着的女性视角。

主演是前段时间因时隔7年再开演唱会而备受关注的刘若英。

当年入围了戛纳的官方竞赛单元,还获六项金马提名。

在口碑上打赢了冯小刚版。





众所周知,相亲对象是奇葩重灾区。

哪怕只是偶尔遇到一两位,已经足够让人崩溃。

可是本片主角吴小姐,在相亲中遇到奇葩的对象的几率接近是100%。





而且,其中有些人的离谱程度,已经不是仅用「奇葩」二字可以形容的了。

在鱼叔看来,吴小姐的相亲经历,足够她出一本《渣男相亲图鉴》。

第一位,有恋足癖的林先生。



这位林先生看起来文质彬彬,但言行举止间总透露出一种不对劲:

比起了解吴小姐本人的情况,他更在意她的脚与鞋子。

也不听吴小姐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夸赞她的鞋子好看。



在吴小姐发出「你很喜欢注意人家鞋子诶」的感叹后,林先生提出要玩一个「心理游戏」:

他帮吴小姐换不同的鞋子,以测试她的不同心理反应。

林先生也不管吴小姐是否同意,立马起身从自己带来的硕大的箱子中拿出各种样式女鞋。

更是无视吴小姐的拒绝与挣扎,自顾自地抓起吴小姐的脚要帮她换鞋。



在这一个过程中,林先生脸越来越红,情绪越来越激动。

吓得吴小姐只能慌张逃走。





第二位,好大儿喻先生。



为何说是好大儿?

因为他不是来给自己找对象的。

而是来给他爹找对象。

如果仅是这样也不算奇葩。

毕竟关心自己老父亲的晚年生活十分合情合理。



可问题是,喻先生的父亲,并非丧偶,也未离婚

妻子只是出国了,「应该是」不会回来了。

所以喻先生要给行动不便的老父亲找个新老婆。

换言之,找个免费保姆+年轻肉体。

槽多无口,只能说一句,「真是爸爸的好大儿」啊。



第三位,皮条客周太子。





如果说上面几位是渣男,那这位周太子就是实打实的人渣了。

一上来就向吴小姐抛出一堆性骚扰级别的问题:

你谈过几个男朋友?

最长多久?最短多久?

你和你男朋友都发生关系吗?



接着借由询问吴小姐收入如何的话题,问她想不想多赚点钱。

为的竟然是劝吴小姐下海。

在吴小姐识破其目的表示生气后,周太子又使出一招道德绑架:

职业是不分贵贱的,你就是歧视。

就是有你们这些人,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被你们这些人瞧不起。



能把逼良为娼说得这么高尚。

不要说当事人吴小姐了,我光是看,拳头都硬了。

以上这三位,算是鱼叔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中翘楚。

但其他人也不简单。

像是什么未成年人来找乐子的啊。



通过相亲找一夜情的啊。





还有直接把相亲变成卖货现场的。



千奇百怪,各不相同。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吴小姐被迫与这些人见面,十分可怜。

不不不。

吴小姐可不是被迫的。

那则招来这么多「奇兵异将」的征婚启事,其实是吴小姐自愿刊登的。

因为她想赶紧结婚。



这倒让我想起了刘若英的另一个经典角色,结婚狂。

在《粉红女郎》中,结婚狂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

把自己嫁出去。

为了结婚,她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那么吴小姐呢?

鱼叔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原本是台北某家大医院的眼科医生。

为了能够更加方便且高效地相亲,直接辞去了工作。



而且,即便如此高频遇到奇葩与渣男,吴小姐依旧没有降低对相亲的热情。

基本上只要有人打电话来就同意见面。

可以说,来者不拒。



你一定很奇怪,就吴小姐的条件,按理来说不应该是愁嫁一族。


何以至此?

其实是为了疗伤。

实际上,吴小姐不姓吴,她真名杜家珍。



吴是她前男友的姓。

两人本来好好谈着恋爱,某天男的却突然失踪了。

无论吴小姐如何寻找,每天电话留言,也没有一点回音。

最后放弃希望的吴小姐,选择用走进婚姻来抚慰情伤。





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一定是婚姻

因为在吴小姐心中,婚姻等同于爱情,且是稳定、有保障的爱情。

可真是如此吗?

婚姻虽包含爱情,但不止爱情。

它也意味着义务。

当两个人构建起一个家庭,他们要面对的除了情爱,还有生活。

就像吴小姐在相亲过程也会在意对方的工作是否稳定,收入是否充足。



这些都是支撑一个家庭能够继续走下去的基础。

如果有了孩子,物质资源更是重要。

因此,不论男女双方,都有义务支撑起一个家庭的运作。



婚姻也是一种责任。

这种责任更多是感情上的陪伴,与精神上的承担。

在吴小姐众多相亲对象中,有一名人到中年的小学老师让我印象深刻。

因为比起那些奇葩,他太平凡了。

他来相亲的目标很简单:

找一个合适的人,生一个孩子,有一个家。



按理来说,这样普通的要求不该快50了还没有结婚。

实际上,这位老师之前是不想结婚的。

原因也很简单:

他无法承受他人的生老病死,尤其是妻子、孩子、亲人的死亡。

而如果结婚,就需要承担起责任,和另一半一起分担种种喜怒哀乐。





另外,婚姻更是一种价值判断。

其实这一点,是人为附加上去。

电影中最常出现的一句台词是:


你为什么来征婚的,你条件还不错。



乍听之下,好像只是一种疑惑。

而背后则隐藏了另一层内涵:

征婚是「有问题」的人才会使用的手段。

而正常又成功的人,应该顺顺利利一早迈入婚姻殿堂。



就像片中一位帮儿子相亲的母亲。

儿子本人明显表现出一种抗拒结婚的态度度,且也明显具有一定的心理疾病,不适合结婚。

但他的母亲却坚持不懈地希望吴小姐能够试着接受自己的儿子。





吴小姐对此十分不解,问道:

你为什么一定要让他结婚?

男孩的母亲说:

人一定要结婚,人是群居动物。



所以说,婚姻绝不是吴小姐认为的那么简单。



有趣的是,25年的时间过去了,婚姻的复杂性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多。

像吴小姐这样出于对稳定爱情的渴望而选择婚姻的人,会发现现实并不契合自己的想象。

态度从向往变成怀疑,吴小姐们走进婚姻的决心也随之动摇。

「结婚狂」少了,而「不婚族」多了。



这一现象在女性群体中尤为明显。

首先,婚姻对于女性的消耗之大,根本无需多言。

每每言及至此,鱼叔都会提出那部经典的《82年生的金智英》。

为何这部电影总会被反复提及,就是因为金智英代表的女性,依旧存在于世界上的各个角落。





其次,将婚姻作为衡量女性价值的标准,也是一直以来存在的偏见。

有不少人仍然认为,女性获得更好的学历,其实是为了可以嫁的更好。

就像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

电影中那些出身上流社会的小姐们,在美国顶级的女子大学里被精心教育着、培养着。

艺术、法律、物理、文学...几乎样样都要精通。



可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为了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符合贵族家族需要的妻子。

可能在这里你们只是为了取得A。

但真正至关重要的分数是由他(丈夫)给你打的,而不是我。



这些姑娘们,即便已经拥有足以去耶鲁大学继续深造的能力。

可她们梦寐以求的还只是一枚钻石戒指。



那么,她们学习这些知识,最终用到了哪里呢?

用在做家务,照顾丈夫身上。

你们这写学物理的可以来计算你们所做的肉面包的质量和体积。





也许你会说,电影中的故事是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社会现状就是如此。

可就在去年的《脱口秀大会上》,赵晓卉还提到过,她妈妈认为工作是可以拥有对象的必要条件。



这些还是他人认为。

当自己将婚姻作为自己个人价值的评判标准时,则更是无解。

就像鱼叔之前提到过,那名被资助上学许久,却想要通过结婚做全职太太来改变人生命运的女孩。



实际上,与其说是因为各种压力,或是束缚导致年轻人恐婚。

倒不如说是厌婚。

你想想,当有一个人不停在耳边说:

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你不做就是失败者的时候。

你难道不会产生厌烦情绪吗?

可当下的催婚不就是这样吗?

而且,现在是连官方都出来催婚。

各种专家时不时丢出来几个数据,提出来几条「建议」。







更有甚者,直接向不愿意结婚的人头上扣帽子,贴标签。



至此,回到开头我们抛出的那个问题: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结婚了?

我觉得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那么,婚姻本身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究竟是什么呢?

鱼叔觉得,只是一种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而已。

因此,没有什么所谓的「你应该」。

而是只有——

我愿意。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