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媽媽婚前日記:朋友出嫁是走向墳墓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997年,唐山,小芳和朋友們慶祝生日。




未出嫁時,小芳和她的好朋友們。


3

看我媽媽的日記,感覺見證了一個女人的思想逐漸被社會馴化的過程。

——豆豆,2023年4月17號,某網絡論壇。

在二十年前的日記裡,小芳提到朋友和同事的次數極多,光是有名有姓的,就有衛珍、麗改、阿濤、小明、歐陽。我順著又找到她出嫁前的老照片,原來她每年過生日,身邊有好多年齡相仿的女孩子一起。

這些曾是她最親密伙伴的阿姨們,我卻一個都沒有見過,甚至都沒有聽說過。

在我的記憶裡,媽媽沒有朋友。到很後來我長大後,有一次跟她提起我比較宅,不太喜歡跟一群人出去,她才告訴我,她其實很喜歡跟朋友一起玩的感覺。但她不是這樣生活的。每天在家,她都有一大堆事要忙,我好像都沒有見過她坐下來休息的時候。


日記裡隔壁縣的秀峰,就是我爸爸。他們1998年2月1日通過相親第一次見面,2月5日就定了親,中間只隔了四天。從小到大,我不止一次聽她講過這段他們初見的過程,她說,那天介紹的時候,我爸一進門,她隔著玻璃窗就看上了這個人。但在日記裡,媽媽寫著,「他是一個好男孩,沒感覺很討厭。但我跟他在一起時,好像沒那種感覺。」

爸爸比她年紀小。在第一次見面後,她吐槽說他幼稚,還要自己哄著他,即使在後面的戀愛日記裡,媽媽也會寫,不太想跟他結婚,感覺結婚的話,他會很不可靠。可是,日記空了十天,之後媽媽就突然變成了一個戀愛中的小女生,會改口叫他「阿峰」,還寫自己夢到了「阿峰」來信。她還是會寫自己的夢想是有一個自己的小屋,會擔心這個男人在結婚前後是兩個人,但更多的時候,她只是一個戀愛中的人。

我也想去理解這十天背後的巨大轉變,去問媽媽,她也只是回答,因為之前的戀愛經歷比較波折,這次是遇到了對的人。


其實看她的日記,無論是在唐山,還是跟秀峰談戀愛的時候,她都是向往愛的。那些關於婚姻的討論,不是建立在她有意識的思考上,而更像是對相親這件事本身的抵觸。她始終覺得結婚是一個人一生中必須經歷的過程,會覺得回歸家庭是一件幸福的事,也主張女人一定要結婚生孩子才算完整,更會自然地就把家務事全攬到自己手裡,沒因為這個事兒跟爸爸起過哪怕一次爭執。

我看到她寫看不慣姑父的時候真的很詫異,怎麼到你自己的時候就任勞任怨了呢?她也只是回答,因為姑姑和姑父都上班,都賺錢,所以看不慣,但她不工作,所以這些活兒就應該她全做,就好像在農村,男人都去幹活兒,女人就在家做飯,是天經地義的。

很多在我看來完全有偏見甚至落後的思想,她都覺得是正常的,也不去怨,甚至會用這些教條逐漸把自己和外界遠遠隔絕開來。之前我完全不能理解,但在真正聽她說起小時候的經歷時,我又很無力地意識到,正是因為她小時候沒有被好好對待,沒有真正得到過愛,所以之後才會那麼想要。

在我看來,媽媽真的是一個利他主義很明顯的女性,她會不停地為家族奉獻,心甘情願幫忙,直到把自己也給幫進去。這次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姥姥姥爺原來沒不關心她,從她的行動中更是看不出來。姥爺前陣子生病,媽媽趕過去忙前忙後照顧,舅舅只是出了錢,但姥姥就一個勁兒誇他,說還是兒子體貼周到。

我替她鳴不平,她只是哄我,嘴上說著「沒事、沒事」,就好像這麼多年真的沒事一樣。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2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5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