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 或
分享到朋友圈 ,謝謝!
前言:近日,中國 海軍052D型驅逐艦在美國 海軍伯驅逐艦前面150米實施橫切攔截,完全有撞擊風險,如果發生撞擊,中美驅逐艦兩國驅逐艦誰更堅固呢?
一:052D驅逐艦和“伯克”2型驅逐艦的對比
中國 052D驅逐艦和美國 “阿利·伯克”2型驅逐艦有很高的相似性 ,這兩型驅逐艦在基本外形和大小上看,“阿利.伯克"2驅逐艦長154米,寬20.4米,吃水6.1米,052D導彈驅逐艦156米,寬17.5米,吃水6.1米,052D導彈驅逐艦滿載排水量7500噸,兩者艦長相似,但052D導彈驅逐艦長寬比是9.17,“阿利.伯克"2驅逐艦長寬比是7,美艦寬度較大,適航性和舒適性好,適合遠洋航行,可達滿載排水量9033噸,雖然艦體寬粗阻力大,但依靠4台LM2500燃氣輪機(總功率10萬馬力)也可以擁有32節以上的航速。
052D驅逐艦采用的是2台QC280燃氣輪機(總功率約67000馬力)和2台MTU柴油機(單機功率10420馬力),平時航行用低油耗的柴油機推進,戰斗時就開啟燃氣輪機脫開柴油機推進,為了保持高航速,就造到窄一些以減少航行阻力,所以滿載排水量比伯克級驅逐艦小1500噸,只有7500噸,從性能上看,伯克級驅逐艦的動力裝置無疑優於052D驅逐艦的動力裝置推進功率高,重量輕、功率大、噪音低,有利於執行各種作戰任務,052D導彈驅逐艦2台燃氣輪機在全功率下只能提供50000多馬力的動力,這對於一艘6000多噸的戰艦不算充足,最高航速也只有29節,柴燃交替動力裝置保養維護難度較大,如果發生追逐撞擊,伯克級驅逐艦的動能和機動性略處於上風。
如果追逐撞擊時意外發生交火,中美兩型驅逐艦的艦載武器也大同小異,從主副艦炮到各型導彈該有的都有,中國 驅逐艦主炮此前主要使用100毫米艦炮,美國 主要水面艦艇都使用127毫米艦炮,中國 主要水面艦艇主炮略052D驅逐艦處下風的不足由052D驅逐艦全新的130毫米主炮補足,伯克級驅逐艦的副炮只是一座密集陣近防炮,每分鍾只能射出6000發20毫米炮彈,有的伯克級驅逐艦不再裝備近防炮,改為使用“海拉姆”導彈攔截反艦導彈,052D驅逐艦的1130近防炮每分鍾可射出11000發30毫米炮彈,加上也有類似“海拉姆”導彈的紅旗10導彈,近戰火力高於伯克級驅逐艦。
但在垂發單元上還是不如伯克級驅逐艦,052D驅逐艦只有64單元,伯克級驅逐艦則有96單元,伯克級驅逐艦還有2部四聯裝傾斜“魚叉”反艦導彈發射架,052D驅逐艦沒有反艦導彈發射架位置,反艦導彈集成到垂發系統當中了,如果雙方互射導彈,052D驅逐艦的鷹擊18反艦導彈全長8米,射程不低於440千米,既具有亞聲速導彈射程遠的優點,到了最後40千米時則拋離渦噴發動機,以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動彈體進入2.5至3倍聲速突防,並能做10g的轉彎機動動作規避反導攔截,巨大動能和近300千克的戰斗部一枚就能癱瘓“伯克"級驅逐艦,而“魚叉”反艦導彈彈長僅4.6米,射程只有280千米,還是非常容易的亞音速導彈。
早期的伯克級驅逐艦只有直升機起降平台,不能攜帶直升機,後期增加了固定機庫,可以攜帶兩架MH-60R“戰斗鷹”直升機,可可以攜帶“企鵝”和“海爾法”導彈執行反艦任務,052D導彈驅逐艦搭載的是一架只能投放反潛魚雷的俄制卡—28反潛直升機,兩型驅逐艦都有標志性的四面平板相控陣艦載雷達,天線面積大小以及安裝位置大同小異,“伯克"級驅逐艦安裝的AN/SPY-1相控陣雷達含4480個天線單元,最遠偵測距離達450千米,052D安裝的346A型相控陣雷達,陣面單元數量接近5000個,與AN/SPY-1雷達的性能差不多,不同的是AN/SPY-1雷達為無源相控陣雷達,052D驅逐艦是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美國 海軍未來的“伯克"3型驅逐艦才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
二:052D驅逐艦的結構
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052D驅逐艦的設計在總體水平上與“伯克”級驅逐艦不相上下,相控陣雷達和垂直發射系統技術水平已經超過“伯克”級驅逐艦,建造也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細節處理上十分講究內部空間很大,而且異常整潔;廊道照明柔和而明亮,兩側的管線、防火服、損管設備以及頂上的布線等格外嚴整,垂直發射裝置工藝與美制MK41垂直發射裝置一樣精致,充滿了金屬質感,在建造質量完全可與日本 驅逐艦相媲美,日本 金剛級和愛宕級驅逐艦做工精細,無論是板縫排列還是外形光順度都比比伯克級驅逐艦漂亮很多,052D驅逐艦可以說是中國 海軍綜合性能最優、性價比最高的驅逐艦,是中國 自主建造驅逐艦的裡程碑。
軍用艦艇的設計是為了打仗,十分重視防護性和抗打擊能,中國 海軍驅逐艦噸位從052A型的4千多噸增加到052D型的6千噸。不只是噸位上的簡單增加,也是從塔式建造法到總段建造法能力的大幅提升,無論精度控制還是總段對接技術、移動技術都有了質的跨越,對接焊縫尺寸精確到了毫米級,以往建造軍艦是邊建邊改,甚至推倒重來,現在船廠建造軍艦前已經和設計院所無縫對接,在計算機裡面“造”了一遍全電子樣船。其中艦艏部位的強度和厚度都是最高的,艦體結構、發動機艙、彈藥艙等要害部位使用高強度鋼材。
中國 艦艇用鋼50年代以前全部依賴進口。60年代以後開始研制艦艇用鋼,早期用仿制的921 ,922,923鋼和其配套使用的604,607,608鑄鋼及925鍛鋼,907,917鋼,後來用無鎳鉻901 ,902 、903和低鎳鉻的904等艦艇用鋼,1981年901 ,902鋼由於當時的冶金條件滿足不了海軍需求,大量使用的921系列鋼由於采用工藝落後的平爐冶煉,硫、磷等雜質含量高,多次出現質量問題,1985年開始用電爐冶煉或電爐加爐外精煉的921A ,922A ,923A鋼,和采用新冶金工藝的907A鋼和440MPa級945鋼,1993年又研制成785MPa級980鋼,這些鎳鉻系艦艇用鋼很有特點,不但強度高,低溫韌性好、耐海水腐蝕性優良。
不過,052D驅逐艦和“伯克”級驅逐艦一樣追求輕量化與高速度,對鋼板的重量控制非常嚴格,船殼鋼板厚度不超過10毫米,在撞擊中占不到便宜,因為缺乏實戰的檢驗,艦員的居住舒適性是,武器系統的操縱性,艙門、損管設備距離合理性都是依靠經驗公式計算的,艦船事故許多都與結構密切相關,因此艦艇內盡可能多設水密縱隔壁,橫艙壁和水密甲板,限制破損後的進水量,提高艦船的抗沉性,水密隔艙要進行堊粉水密試驗和氣密試驗,還要裝備成套的損管系統和設備,要求設修理艙,內放潛水泵.消防泵.氧氣呼氣器、電動及氣動工具、滅火器、切割器,堵漏和救生工具等20多種設備或工具,有的多達110多種,便於在維修和搶救時使用。
三:美國 軍艦撞船歷史
至今為止,中國 驅逐艦還沒發生過撞船紀錄,也就無法知道其有效性,而美國 海軍在撞船上可謂經驗豐富,1956年5月6日,美國 驅逐艦“伊通”號與戰列艦“威斯康星”號相撞,戰列艦的首部撞入驅逐艦艦體的右舷,在從水線直到上甲板開了個長度為9m的大裂口,其,,因此驅逐艦上一個主要艙室完全進水,另外三個艙室局部進水。首部127mm火炮從底座被掀起拋到舷外,深彈發射裝置遭到破壞,彈片飛到艦上集會室,破損十分嚴重,需要花去幾百萬美元進行全面翻修,戰列艦也遭到嚴重破損,它的首端長約8~9m的分段全被撞落,只好用同型另一艘未完工的戰列艦的首部來代替,用去70萬美元。
1960年7月19日,美國 “科利特”號驅逐艦在長灘20海裡處發生了碰撞事故,“科利特”號首部成60°角撞入“阿曼”號左舷直到尾部的鍋爐艙,首柱撞到“阿曼”號的舷部,“阿曼”號左舷尾部上層建築、76mm炮及其射擊指揮儀,魚雷發射管,左螺旋槳遭破壞海,水灌滿機艙和鍋爐艙,科利特”號的首端至14號肋骨也嚴重損環,主橫艙壁變形,兩艦共死亡8人,受傷7人,“阿曼"號無法修復只好從報廢,“科利特”號焊上了同型驅逐艦“希蒙”號切下的首端進行修復。
1961年10月,美國 驅逐艦“皮金”號與航空母艦相撞,驅逐艦的首部右舷遭到破壞,從艦體首部結構直到30號肋骨的主橫艙壁,包括中央豎龍骨,甲板和兩個首錨和右舷錨孔受撞面積較大,彈藥艙、聲呐艙、糧食艙和其它倉庫等8個艙室進水,切去破損首部裝上新的首部。1969年6月美國 驅逐艦“愛文斯”號與澳大利亞 航空母艦“墨爾本”號相撞,航空母艦撞落驅遂艦艦首,驅遂艦被撞成兩截很快地沉沒,1975年11月,美國 “貝爾克納普”號驅逐艦左舷受到了“肯尼迪”號的斜向甲板撞擊,上層建築被撞倒,航母上大量航空燃油向驅逐艦流去,火災延續了2個半小時,導致炮彈爆炸,“貝爾克納普”號受到嚴重破壞,只好退役。
1988年2月,美國 派遣裝有大量先進電子設備的“約克 城”號巡洋艦和“卡倫”號驅逐艦突然闖入前蘇聯領海深入到距離前蘇聯軍港塞瓦斯托爾以南7海裡的水域偵察蘇聯的通信網絡和監測跟蹤系統反應能力,蘇聯“無私”號護衛艦和“米爾卡”號護衛艦,發出“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信號後撞上了“約克 城”號巡洋艦,“米爾卡”號護衛艦首水線以上撞出個窟窿,“約克 城”號只是受到了輕微損壞,似乎美國 軍艦比蘇聯軍艦要堅固,進入21世紀,美國 海軍依然撞船不斷,從2000年至今共發生25起撞船、擱淺事故,2000年7月,“丹佛 "號運輸艦與“育空"號加油船在夏威夷 以西相撞,均嚴重受損,2001年2月,“格林維爾”號核潛艇在距離夏威夷 瓦胡島南14公裡的海域將日本 漁船“愛媛”號撞沉。
2002年1月“奧格登”號兩棲船塢運輸艦在阿拉伯海與“格林維爾”號潛艇相撞,2002年“俄克拉何馬城”號核潛艇在地中海 西部與一艘挪威貨輪相撞而嚴重受損,2004年7月“肯尼迪”號航母在阿拉伯灣與一艘帆船相撞,2006年3月“麥克坎貝爾"號驅逐艦在伊拉克 東南48公裡與一艘基裡巴斯油輪相撞。2007年1月“紐波特紐斯”號攻擊型核潛艇在霍爾木茲海峽與一艘日本 油輪相撞,2009年3月20日,“哈特福德"號核潛艇和“新奧爾良"號兩棲船塢運輸艦在霍爾木茲海峽相撞。2010年11月“卡諾瓦"號油船在佛羅裡達外海與加拿大“弗雷德裡克頓”號護衛艦相撞,
2012年5月16日,“埃塞克斯”號兩棲作戰艦與“育空”號加油船在南加利福尼亞海岸相撞,2012年8月,“波特”號驅逐艦在霍爾木茲海峽與日本 油輪相撞,右側被撞出一個大洞。2012年10月“蒙彼利埃"號核潛艇與“聖哈辛托”號導彈巡洋艦在佛羅裡達外海碰撞,巡洋艦聲呐導流罩被撞毀。,2013年1月“傑克遜維爾”號核潛艇在波斯與一艘“不明"船只相撞。2014年11月“瑪麗.埃爾哈特”號彈藥運輸船與“沃爾特.迪赫”號油船在中東相撞。2016年8月“路易斯安那”號核潛艇與一艘近岸支援船在華盛頓 州外海相撞,2017年5月“夏普倫湖”號巡洋艦在韓國 東部與一艘韓國 漁船相撞。
其中最嚴重的是“伯克”級驅逐艦“麥凱恩”號和“菲茨傑拉德”號,“麥凱恩”號在馬六甲海峽附近與1艘利比裡亞籍郵輪發生碰撞,造成艦體出現一個直徑8.4米的大洞,海水淹沒一個住艙,艦上5名水兵受傷,10名水兵失蹤,“菲茨傑拉德”號與菲律賓 貨輪相撞,七名水兵死亡,三人受重傷。菲律賓 貨輪的艏和球鼻艏分別撞上了“菲茨傑拉德"號的上層建築和艦體右側中部,上層結構嚴重變形,D艦載相控陣雷達變形,雷達控制室和電子戰系統被徹底摧毀,戰斗情報中心損毀嚴重,右舷受損嚴重,龍骨附近有很大的裂縫,造成海水湧入燃氣渦輪發動機、一號配電盤、一號空調機和一號海水冷卻抽水機和兩個居住艙室,為防止沉沒不得已關上水密門才得以生還。
這是2000年以來美海軍最為嚴重的兩次事故,讓一向自稱專業的美軍顏面掃地,事故調查顯示裝備和軍紀都沒有人們想象中的好,執勤人員過於依賴使用老式陰極射線管顯示器的雷達和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嘹望人員執勤時在打瞌睡,竟然有水兵在駕駛室裡玩手機,不遵守航行規則,兩船當時同向航行,“菲茨傑拉德”號在左,按照國際海事航行規則菲律賓 貨輪具有航行優先權,美國 驅逐艦自認為是軍艦,航速高,企圖加速從前方通過最終導致相撞,兩起碰撞導致第七艦隊司令約瑟夫·奧庫安中將被解職,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斯被被除軍事指揮權,兩驅逐艦艦長、副艦長及多名高級士官被終結職業 生涯。
四:結語
根據歷年艦船碰撞事故統計分析,在公海相撞約占75%,大、中破損約占66%,小的破損占34%。在上述情況下幾乎50%的艦船長期不能使用,需要大修,不少事故中是艦艇人員不能有效掌握艦船的運動慣性和“船吸”效應,當兩艦相遇即將出現險情時,無論停機或倒車,均難以制止慣性作用,這是造成碰撞的一個重要原因。當兩艦靠近並同方向航行時,有可能發生“船吸”效應而相撞,如果伯克級驅逐艦撞上052D型驅逐艦,由於052D型驅逐艦在前,伯克級驅逐艦在後,052D型驅逐艦又比伯克級驅逐艦輕1500噸,如果被撞肯定會吃虧,中國 驅逐艦之所以毫不畏懼的攔在美國 驅逐艦之前就是表明一個態度,要戰就戰,不戰就滾。
1
已經有 35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