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村超踢出世界波 撕開了國足遮羞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新網貴州榕江6月4日電 (袁超)6月4日凌晨1點30分許,隨著裁判的一聲哨響,車江二村以4:1的比分獲得本場“村超”比賽的勝利,韋亞軍飛奔向隊友一起相擁,車江二村的村民們在場邊敲鑼打鼓,掌聲、歡呼聲為球隊慶賀。


貴州“村超”鄉村足球聯賽於3日晚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再次上演精彩對決。本場“村超”比賽吸引了近5萬名觀眾到場觀看。




圖為航拍貴州“村超”球員比賽現場。 韋貴金 攝

貴州“村超”鄉村足球聯賽吸引了20支隊伍參賽,比賽將持續至7月。參賽的20支隊伍由榕江縣各鄉鎮政府、各村委會、各民間團體、學校和村民共同參與組成,球員由苗族、侗族、水族、漢族、瑤族等各民族組成。



圖為貴州“村超”中場民族文化展演。 袁超 攝

在“村超”的球場上,主裁判、球員等的身份各不相同,他們或是攤販、老板、司機、學生……年齡從15歲到40余歲不等。

在海南工作的韋亞軍,得知家鄉舉辦“村超”比賽時,便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立刻請假回家參加比賽。“從小就在足球的氛圍中長大,踢足球是興趣,更是心之所愛。”



圖為貴州“村超”現場,村民吹起蘆笙曲為本村球隊加油助威。 袁超 攝

3日晚的比賽現場,榕江縣參賽隊伍的村民們都換上民族盛裝,吹起蘆笙跳起舞,為球隊加油歡呼。未入選“啦啦隊”的村民則充當起工作人員,肩挑糯米飯、醃魚、牛癟等特色美食,手提楊梅、西瓜等水果,與隊員們一起列隊邁入球場。





圖為貴州“村超”比賽現場。 袁超 攝

觀賽的觀眾早已擠滿現場,外場的觀眾還買來梯子架在場外觀看,盡管夏日天氣炎熱,但大家依然熱情地與球隊互動。

王麗萍一家四口是“村超”比賽的常客,場場比賽不拉。3日吃完午飯後,王麗萍一家四口便趕來占座。



圖為航拍貴州“村超”中場民族文化展演。 韋貴金 攝

從小就喜歡踢足球的王麗萍,高中入選了校隊,接受過專業的足球訓練,“以前踢足球的球場是真正的草地,風一吹黃沙撲面,條件雖艱苦,但就是愛足球,打心眼裡愛。”

記者在現場采訪時,觀眾幾乎都能和記者嘮一嘮自己與足球的二三事,談看法、談夢想、談回憶……



圖為貴州“村超”現場,村民為球隊加油。 周光勝 攝

射門時的屏氣凝神、進球時的歡呼呐喊、失誤時的加油鼓勁……比賽進行時,現場的觀眾們始終觀察著球場上的每一個細節,與比賽的球員們一同將“村超”的快樂氛圍拉滿。

比賽現場,足球解說員韓喬生與榕江縣足球教師一同為觀眾們帶來精彩的解說。除現場震耳欲聾的加油呐喊聲外,“村超”獨特的中場表演——侗族大歌、苗族蘆笙舞、民族服飾展示……讓韓喬生十分驚喜。



圖為貴州“村超”現場,觀眾架起梯子觀看比賽。 周光勝 攝

“現場成為一個‘文化大集’,氛圍非常和諧,大家都為了足球而共同努力。”韓喬生坦言,“足球要扎根於基層的土壤,而這種土壤恰恰是接地氣的,來自於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村落,共同努力營造一種足球氛圍。”

據了解,榕江足球比賽始於20世紀40年代。據1999年出版的《榕江縣志》記載,該時期,廣西大學遷入榕江縣,將足球運動傳入該縣——大學生校園裡踢足球、打籃球、打乒乓球,當地民眾在一旁好奇觀望。後來,“足球熱”就慢慢地傳到了千家萬戶,在榕江,深深地扎下了根。20世紀90年代,河邊有一片農田被洪水沖毀後廢棄,當地村民鏟平土地,拔掉雜草,砍下樹枝做成球門,再用石灰粉畫線,自制了一個簡易的露天足球場。





圖為村民端著當地美食入場。 袁超 攝

“這個早已不存在的足球場見證了最早的幾屆‘村超’。最熱鬧的一年,有15支球隊參賽,場邊圍滿了觀眾。”榕江縣足球協會副主席楊亞江告訴中新網記者,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村超”在榕江一直沒有間斷過。“在榕江,足球場成為大家每個周末必去的打卡歡樂地,大家自發地把每個周六定為‘村超’——超級星期六鄉村足球之夜。”



圖為當地村民身著盛裝和本村球員入場。 袁超 攝

4日凌晨“村超”比賽結束後,有球迷感慨地寫道:榕江“村超”,更像是希望的火種在靜謐的夜空下向三江五湖的河岸邊穩穩的播撒……

“體育運動要在基層有大量的群眾根基和人才湧現,才能到達‘金字塔’的頂端。”榕江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徐勃告訴中新網記者,榕江“村超”,絕不會是曇花一現。榕江“村超”有扎根泥土自強不息的群眾基因,有全民自發熱愛(电视剧)足球的快樂基因,這是屬於人民群眾的足球,奮斗就該有熱度,堅持奮斗就會有勝利。


延伸閱讀:沒吃海參,卻踢出了世界波! 一場“村超”徹底撕開了國足的遮羞布

頭球破門、超遠“世界波”、點球大戰,最近在貴州榕江舉辦的鄉村足球聯賽“村超”火爆全網,連著名足球解說韓喬生老師都到現場助力這個體育盛宴。



現場人山人海,場均超過萬人觀看。球迷激情滿滿,每一粒精彩的進球都獲得現場球迷的歡呼雀躍。

這就是足球的魅力。





參加比賽的各支隊伍都揮灑著熱情,隊員們盡情的奔跑、防守、進攻,將高潮推向一波又一波。

貴州“村超”的精彩瞬間

他們沒吃海參,卻踢出了“世界波”。這個世界波讓網友都戲稱“明年別踢了,再踢國足的臉都找不回來了”。






還有一記著名的頭球破門。紅色隊員迎著白色隊員的層層防守,快速的切入,一躍而起,泰山壓頂般快速的將足球穩穩的頂入了門框。這個頭球是真的帥。



球迷觀眾們冒著三十度的高溫,手拿著扇子也要為現場的球員打氣助威。

“你能想象嗎?這就是足球,人們怎麼能不熱愛足球呢” 現場的解說情緒激動的說出了這句話。

此情此景不由得讓網友贊歎,紛紛感歎起中國足球。





我們的國足已經近20年沒有踢出亞洲,參加世界杯了。上一次參加世界杯還是在2002年,也是唯一的一次世界杯

而近些年國足“黑料”不斷,也讓球迷一步一步的對其愈發失望。

前國足教練李鐵涉踢假球、為自家公司牟利鋃鐺入獄。國足隊員每天兩根海參的吃著,卻在重要比賽往往體力不支。國家隊“明碼標價”,想進國家隊看你有多少錢以及各種烏龍搞笑球。





如此的國足怎麼能踢出好成績呢?怪不得連趙本山、王健林都稱玩不轉。

本山大叔當年投資幾千萬入資遼寧足球,最後罵咧咧的退場。本來遼足的連敗本山大叔還以為是球員發揮不穩定,但沒過多久,他才發現遼足隊員出人不出力。他們只把比賽當做提款機,輸贏(电视剧)無所謂。本山大叔忍無可忍,直言“水太深”。



地產大佬王健林遇到了同樣的境遇。王健林熱愛足球,他投資了三億給大連萬達,但在一次省內對陣遼寧隊時,因裁判莫名給了對方三個點球,讓王健林意識到“假球”,“有人不想大連隊贏遼寧隊”,一氣之下決定退出足球圈。





水很深,這就是為什麼13億人找不出能踢球的11個人的原因。

中國沒有會踢足球的人嗎?我想肯定有,而且有很多。但這些能踢球、會踢球的往往進入不了國家隊,因為沒有足夠的關系與金錢來獲取那些所謂的“准入門檻”。



2022年世界杯預選賽,國足連連年飽受戰亂的國家敘利亞都踢不過,那可是一個天天打仗的國家。

如今貴州“村超”的爆火,已經徹底揭開了中國人不會踢足球的“遮羞布”。

中國人能踢足球,也會踢球,更不缺乏熱愛足球、熱愛體育的氛圍,所有的原因可以歸結成一句話:貴州“村超”踢的是激情,而中超踢的是錢。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