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快乐也分级?穷人靠多巴胺富人追求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前几日,编辑转给我一篇文章并附带了一个问题:快乐是分等级的吗?


文章大致阐述的内容是:

越是精英的富人阶层,他们的闲暇娱乐时间越喜欢用阅读、学习、运动等积极向上的方式来度过;而穷人们则沉浸在打游戏、刷短视频的低级快乐中。


据说,在1995年美国旧金山,聚集了500位精英人士和政治家,他们在讨论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时,想到了一个让穷人安分守己的办法,就是只要像喂婴儿奶嘴一样,为穷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娱乐就行了,也就是著名的“奶头乐”理论。

简单说,“奶头乐”是一种短暂且容易上瘾的多巴胺快乐,它廉价易得;而更能带给人价值和持续幸福感的内啡肽,它的分泌没那么容易,是需要人们克服本能,战胜困难之后才能获得。因此,后者是更高级的快乐。

穷人选择待在多巴胺的爽感中,而富人却在逼自己追逐内啡肽。

最后提醒,不要让那些低级的快乐,拖垮你的人生。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不痛苦,即快乐

有位网友评论:最残忍的社会现实是追求了内啡肽,但依然是穷人。奶头乐理论不是用低质的娱乐阻断穷人的上升动力,而是消磨他们无力改变时的愤怒。

这个解释很具有精神分析的头脑,同时和亚里士多德对快乐的理解如出一辙。

也就是所谓的低级快乐,它是痛苦的缓和剂,是一种“恢复状态当中”的快乐,不能真正彻底让人感到成长的意义。


比如有人每天抽很多支烟,尽管医生一再强调抽烟对身体的危害;刷了一整天的手机视频感到非常疲惫和内耗,睡前对自己说又是碌碌无为的一天;开始一件必须要做的工作之前,无尽的拖延,直到无法再拖。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表面上能够得到一些限时快乐,但内在的动力实际上只是摆脱痛苦。

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让人恢复到正常的那种快乐,是与那些痛苦的过程相比而产生的快乐,而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快乐,或者不能算作快乐。

具体假设,如果一个人在早年的生活经历当中,个人边界被侵犯的太厉害,绝大多数时候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那么他们很可能使用低级的快乐来缓解创伤。

在这些人的潜意识里,绽放自我,激发内啡肽,是推翻世界的事情。


在他们心里,内化的是不健康的客体关系模式。

因此,有些人一生都在试图“恢复正常”。他们追求的不是快乐,只是没有痛苦。仔细体会一下,这是很让人悲伤的事情。

痛苦,即快乐

人的潜意识像是一台复杂的机器,一种行为的背后不仅仅表达的是动力,也是结构和功能。

当我们做一些与多巴胺快乐相关的娱乐活动时,很多时候会被父母或者主流思想认定为不求上进,然后被这些人指责。

但是,如果指责有用的话,一指责就能让人立马振奋起来向内啡肽的道路狂奔不息,人间早就没有那么多的是非恩怨了。

直到今天,在我们周围每天都在重复上演着很多简单粗暴又无效的行为干预。

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父母能直接想到的只有报课外班;父母希望孩子赶紧结婚,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催、安排相亲等等。
1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28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