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17元盒飯 成了香港窮人的救命稻草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香港,公認的美食之都。


長久以來,美食是統一香港市井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紐帶。

在中環打工的高級白領,也能吃到蒼蠅哥落魄街頭賣的魚蛋。




普通百姓,攢錢也能去酒樓吃個奢華大餐。 李嘉誠在茶餐廳打工的故事,我們也聽了一百來遍。



而所有人閒暇時光的愜意,都能在一頓打邊爐中得到充分升華。



但他們統統有些過時了。 香港現在最流行的飲食,是“兩餸(sòng)飯”。 “𩠌”在粵語裡是“下飯菜”的意思,兩𩠌飯,顧名思義,就是“兩菜一飯”。



其打飯形式有點像大學食堂,攤位設立在街邊,隨打隨走。



兩m飯的價格,從17港幣到80港幣不等。



兩m飯,在香港異常火爆,地圖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售賣兩m飯的店鋪,數量超過485家,而香港的麥當勞數量,加一起也只有245家左右。



兩m飯,現在可以說統治了香港絕大部分食客的消化系統。 甚至說,已經成了這一時期香港飲食文化的代表。



飲食之王兩m飯 飲食文化,素來是衍生文化,單純的吃喝往往不足為奇。 兩m飯的火爆,從各個新聞的切面可以觀察到。 比如有港媒報道,大陸老年旅行團來香港,特意安排了一站景點,是體驗香港的兩m飯。 一群戴著小紅帽的老年人在大街上一字排開,接受香港美食文化的洗禮。



峰哥時隔三年出境香港,第一頓就慕名品嘗了“戶戶m”的兩m飯。 苦瓜煲魚柳、蘿卜燉牛腩再送個無糖可樂或芬達,只要32港幣。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Greg也去買了份兩m飯,還發了臉書,認為其實惠又好味。



當然,由於兩m飯價格較為低廉,有些人認為其並不適宜作為約會的場合。 選擇跟女網友在兩m飯見面,就等於在超高性價比的同時,獲得了超低的成功率。



而兩m飯的主戰場,既不在旅行團的獵奇之旅中,也不在博主的嘗鮮范圍內。 兩m飯是屬於老百姓的吃食。 在大埔,有一家叫“玲瓏巧點”的兩m飯門店,因為其主推蒜蓉開背龍蝦,還只賣45港幣,每天早上6點就有人在門前排隊。



不到20O的店鋪,每天能賣900份快餐,年銷售額接近一千萬港幣。 據店鋪老板Alex介紹,店鋪每天營業12個小時,而他每天的工作時長在14個小時左右。



Alex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貨如輪轉”,認為只有經常更換豐富的菜品,店鋪才能一直走下去。 正如川渝火鍋的精髓,不在涮啥,而在於底料熬制時的豐富味覺層次。兩m飯的精髓也不在於一味地追求便宜,而在於相對不錯的菜品。



兩m飯屬於混合菜式,既有國際地區的菜品,比如東南亞地區的菠蘿炒飯、芒果沙拉韓國烤肉片、法國紅酒燉牛腩, 也有粵菜中傳統的叉燒和蟹柳蒸水蛋、清炒菜心等。



不同於粵菜注重食物本味的特色,老百姓評價兩m飯菜品的唯一標准是: 汁水夠不夠多 汁水多,代表著可以拌飯,下飯。 在香港網絡上關於兩m飯菜品喜愛程度的評選中,最受歡迎的菜品是魚香茄子,因為裡邊有肉沫,拌飯很好吃,其次是咕嚕肉。



而看似豪華的清蒸魚,因為反復加熱,肉質越來越糟,老百姓非常不喜歡。 另外,老百姓還喜歡椒鹽豬手,因為肉多,味道足。



在香港消費兩m飯的主流群體,一是工薪階層,二是學生群體。 因區域不同,消費的主流群體也不同。 比如在油塘,由於周圍有大量工地,所以來消費的是泥頭車司機、建築工人、建材工廠工人。



中環附近,則多是過來吃午餐的普通白領。



或是附近的環衛工人和餐館職員。



而學生群體,則扎堆在周末出現。



這兩類群體,雖然空間上不常在一處聚集,但他們選擇兩m飯的理由都是一樣的:平(便宜)



兩m飯到底多便宜呢? 2021年,香港中環最後一片土地,新海濱三號用地,以508億港元的價格被拍下,換算成人民幣,約417.66億元。 香港中環還座落著匯豐總行大廈、皇後大道、蘭桂坊、香港大會堂。 而在這裡,你能用25港幣買到兩菜一飯。



·中環兩m飯店鋪 有的食客評論:“好感動,周圍別的店都特別貴,兩m飯很有人情味。”



以香港白領中午的快餐,著名連鎖品牌大家樂的價格為例,一份只有一種菜的豬排飯要44港幣,還沒有飲料



考慮到香港的收入水平懸殊,我們用基層老百姓的收入衡量兩m飯的價格,在時薪65港幣的情況下,差不多一小時就能滿足一天的兩m飯消費。




所以兩m飯也被稱為“窮人恩物”,或者“糧尾救星(糧尾意為工資青黃不接時)”。



民眾對於兩m飯的態度,可謂是極其支持。 你打開地圖搜索兩m飯餐廳,得到的評論大多是贊揚和激勵。 比如有一家叫“香港人兩m飯”的餐廳,老百姓是這麼評論的,太好吃了,給的太多了,大猩猩來也吃不了。



在這裡,你看不到對食物的嚴苛批判,只有三項全5星的大為贊歎。 性價比上去了,好評也上去了,一如22萬的雪鐵龍C6都是毛病,12萬的雪鐵龍C6全是優點。



有人認為,中環打工的,吃這個就完事了,30塊3個菜。



由於民眾太過於喜歡兩m飯,在臉書上甚至出現了超過100000人關注的香港兩m飯組。



這個小組的原則就是,每天分享身邊優秀的兩m飯店鋪,批判質量下降的店鋪。



比如有人說這家惠康對面的店,肉餅又小又不新鮮,下次再也不來了。



老街廣潤的盒飯,份量縮水了,以前打的飯都會滿盒。



或者哪家兩m飯店鋪能薅羊毛,免配送費。




而以上的一切,在五年前的香港是相對少見的,兩m飯是作為疫情副產品出現的,進而成為香港飲食主流。



兩m飯出現的必然 在上一個十年,網友們熱衷於討論,為啥香港警匪電影裡,黑幫大佬總喜歡在警察局吃盒飯。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2003年“非典”之後,兩m飯也在香港流行過一陣。 飲食是時代文化最直觀的反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香港不讓堂食。 海鮮酒樓、蛋糕店等餐飲產業,為了生存,不得不轉行做可以打包帶走的兩m飯。 比如前文提到的Alex,其實本職工作是一位點心師,由於疫情失業,不得不轉行做盒飯。



跟他合伙的有同樣失業的單親媽媽和他的點心師同事。



kitty曾經是一家海鮮酒樓的老板,目前也在經營兩m飯,她認為簡單便宜的兩m飯是趨勢的必然,而且經營起來比酒樓簡單,即使以後也不會做回酒樓了。



而推動兩m飯出現的直接原因,則是疫情期間那些無處吃飯的香港打工者。 比如70多歲的洪奶奶,每周7天從早上7點到下午3點要打掃公共廁所,上午11點停下來吃午飯。

由於無處吃飯,她只能拿出打包好的飯菜,坐在廁所外的長凳上吃。 一些老人,尤其是戶外工作的老人,中午吃飯只能在垃圾堆旁邊對付一口。



那些建築工人,還要自己准備飯菜,然後坐在工地外圍吃。



另一方面,2022年,香港的失業率高位升至5.4%,收入銳減的打工者不得不尋求更便宜的吃食。 在曾經的香港,白領中午的午餐,通常在大家樂、大快活、茶餐廳、M記(麥當勞)解決。 大家樂的鴛鴦炒飯經典套餐,需要36港幣。 所謂鴛鴦炒飯,就是番茄炒雞柳和滑蝦仁的組合,看起來遠沒有兩m飯簡單直接。



大家樂的單拼叉燒飯也要39元起,只能吃一個菜。



大快活的蒜香排骨和魚香豆腐套餐,價格為42港幣,只有寥寥幾塊排骨。



但兩m飯並非無敵,其最大的敵人是不斷上漲的物價。 在油麻地的著名兩m飯名店權發小廚自2021年10月開店至今,原本36元的兩m飯和45元的三m飯去年8月分別加至38元及48元; 而今年3月,兩m飯和三m飯再分別加至40元及50元,漲幅約5%,兩年內累計分別貴了4元及5元。



據店主陳小姐解釋,香港目前食材價格大幅上漲,比如雞蛋,以前是200多一箱,目前是340元一箱,淡奶由最初的200多元一箱,加價至近400多元一箱。



扛不住的店鋪,紛紛貼出上調價格的告示。



房租,更是壓倒了不少兩m飯店鋪,迫使其不得不倒閉。 比如長沙灣的17元兩m飯,由於交不起每個月6萬的房租,倒閉了。



兩m飯,就像10塊錢隨便吃的東北盒飯,是老百姓用腳投票的結果。 在一個工作日的中午,吃頓兩m飯,填飽肚子,用碳水武裝頭腦,用油脂滋潤骨頭。 兩m飯的願景非常簡單,這一點,在某些兩m飯店鋪的名字中能得到答案。 過去,講究人人有功練。



如今,有的店鋪叫人人有飯開。



有香港網友在店鋪下評論,這讓他想起一句經典的對白:“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傳統的飲食秩序在近代以來一度被打得稀碎,只不過,如今它又在以另一種不易察覺的方式進行重組。 曾經聚集在茶餐廳的人們,如今吃上了兩m飯,使其重新投入火熱的生活。 而只要中環商業區裡一座座燈火通明的高樓大廈下,還有25元一碗的、性價比超高的兩m飯,那生活就不會黯然銷魂。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