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超級真菌傳播驚人 感染者90天死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央視財經援引美聯社報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當地時間20日發布報告稱,一種名叫“耳念珠菌”的超級真菌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傳播,目前全美一半以上的州都報告了確診病例。


耳念珠菌,學名耳道假絲酵母菌。2009年在日本(專題)一位患者的外耳道中首次被發現,後來在血液、尿液、呼吸道等部位都有發現。

全美超半數州報告確診病例,三分之一感染者死亡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日前發布公報說,美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數每年持續上升,其中2020至2021年在醫療保健機構以“驚人速度”傳播。這種病菌對多種抗真菌藥物具有耐藥性,已成為緊迫的公共衛生威脅。近一半感染了耳念珠菌的患者會在90天內死亡,而且在受感染的住院病人中,估計有30%至70%的人最終會死亡。據報道,目前全美有三分之一的感染者因為這種真菌死亡。

美疾控中心介紹說,耳念珠菌不會對健康人構成威脅,但患重病、接受侵入性醫療設備治療以及長期或頻繁在醫療保健機構住院的人群感染風險增加。它可引發嚴重的侵入性感染,包括血流感染、傷口感染和耳部感染等。耳念珠菌對多種抗真菌藥物具有耐藥性,容易在醫療保健機構中傳播,並可能導致高死亡率。

據介紹,美國於2016年發現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此後臨床病例數每年持續增長。目前已遍布美國一半以上的州。2019年全美報告耳念珠菌感染病例476例,2021年感染病例達1471例,2022年病例數繼續增加。2019年至2021年,全美共有17個州首次發現耳念珠菌病例。

美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家梅根·萊曼表示,耳念珠菌病例數的快速增長及其傳播地域范圍的擴大令人擔憂,這凸顯了開展持續監測、增強實驗室能力、提高診斷效率以及加強感染防控的重要性。

中國有感染病例嗎?哪些人群容易被感染?

2009年,耳念珠菌在日本首次被發現,通過回顧性檢測,1996年它就曾在韓國出現。2018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一位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檢測出耳念珠菌,這是我國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

據浙大二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吳丹丹介紹,目前我國只有少量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且基本發生在院內。據了解,截至2020年8月,中國公開報道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報道數量為25例。

吳丹丹表示,耳念珠菌感染主要見於醫院內聚集感染,因為醫院會使用各種抗生素,能存活下來的都是耐藥性極強的病菌,它們像伺機作案的罪犯一樣定植於人體,時刻尋找作案的時機。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和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是感染的高風險人群。健康人群通常不會感染,大家無需過度恐慌。


如何預防耳念珠菌感染?

耳念珠菌目前雖只在美國快速傳播,但我們也需要對這種“致命真菌”有一定的了解。

據國是直通車報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耳念珠菌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實際上和傳染性疾病不太一樣。傳染病主要是在社會面上出現人傳人的情況,而耳念珠菌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導致人生病,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傳染病。


在李侗曾看來,耳念珠菌病死率高是由多因素導致,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耳念珠菌耐藥性強,現有的抗真菌藥物對抗耳念珠菌的效果較差;

二是耳念珠菌的感染並不容易被醫護人員發覺;

三是耳念珠菌主要威脅到危重病人及免疫力低下的群體,致死率較高也與重症病人的其他並發症有關。

“耳念珠菌的傳播更多是不注意手部衛生,醫療器械、重症監護室、普通病房等沒有嚴格消毒,導致物體表面附著到這種真菌。尤其是醫護人員在做醫療操作的時候,導致住院的患者感染。”李侗曾說。

美國此次的大規模感染可能因為耳念珠菌並不容易被醫護人員發覺,再加上部分醫療機構檢測水平有限,出現誤診及漏診等情況。同時由於疫情期間供應短缺,防護裝備經常被重復使用,也加速了真菌傳播。

李侗曾也提醒到,耳念珠菌的感染與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包括抗真菌藥、抗細菌藥的這種濫用都有關系。規范使用、避免濫用抗生素,可以減少這種耐藥菌的產生,進一步減小耳念珠菌的感染風險。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1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