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生物科技的尴尬 药在中国钱在美国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结局毫不意外:为了应付来取钱的客户,硅谷银行只能选择折价出售资产,市场由此开始质疑其偿付能力、挤兑加剧。仅仅是在3月9日,各投资者和储户就试图从硅谷银行中提取420亿美元,大厦将倾。


据兴业证券研报,截至2022年12月,硅谷银行97%以上的存款未设存款保护。

但是,大部分企业只是把自己一部分资金存在了硅谷银行,有的是只是与美方的经营往来款项。目前已披露存款金额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中,百济神州、再鼎医药、云顶新耀、九安医疗等多数企业的存款不足公司现金的5%。部分企业表示,这些钱大部分能收回来,对业务影响“非常有限”。


或影响行业未来融资

硅谷银行的问题可能会随着美国政府的出面干预而平息,但对于生物科技企业来说,影响可能刚刚开始。

生物医药初创型公司搞科研要烧钱,十年十亿美金的“双十定律“已经是老生常谈,如今的研发成本要更高。就算研发成功,新药商业化也存在风险,不少已经上市、市值上千亿元的生物医药企业,目前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何时盈利遥遥无期,更何况那些刚从实验室起步的初创公司。

因此,市场需要承担风险的机构,不光是PE、VC,还得有硅谷银行这样的中间方。这正是硅谷银行能够在美国完美运转20多年、支持一轮又一轮硅谷科技和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秘诀。


“优等生”暴雷更让人害怕。市场担心,硅谷银行被接管之后,被托管的资金流动性会受阻,影响到风投和私募正常开展业务。此外,一些没能及时取款的初创企业还可能无法兑付工资,经营难以为继。

3月12日,美国创业孵化公司Y Combinator联合了600多家企业向美国国会请愿,希望能挽救硅谷银行,并在声明中称,如不及时解决,这次危机会“影响1万多家初创企业,导致10万人以上的裁员”。


一些企业已经受到影响。美国一家从事精神类疾病创新药物研发的企业Axsome Therapeutics就表示,其在硅谷银行中存有“存在实质性影响的现金”。

此前有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全球就有120多家生物科技企业裁员;另有数据称,在一项针对1000多家生物科技企业的调查中,约1/3企业的现金只够维持自身1年到1年办的运营。

如果不能及时融到资金,后果十分严重。

3月13日一早,有消息称汇丰控股有意愿竞购硅谷银行英国分行。硅谷银行事件后续走向如何,尚未可知。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