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移民故事: 他润出祖国 在戴高乐机场一呆18年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电影《The Terminal》的知名度让纳瑟里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焦点,他也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国观众的明信片,他的手推车上收藏了自己被报道的杂志和报纸。长年关注他的身心状况的戴高乐机场首席医生Philippe Bargain认为,这样的关注对纳瑟里并没有非常正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发现纳瑟里对于这些关注“乐在其中”,可能让他对于自身处境更加自我合理化;另一方面则是对其身心状况造成更加退缩的影响。

根据医生多年观察,纳瑟里长年滞留于机场、缺少与外面接触的机会,因此常出现精神疲劳的症状,甚至害怕离开机场。


纳瑟里因《The Terminal》成为一位全球知名人物,但媒体记者结束访问、离开机场后,他的处境或许与其他政治
难民没有差别。在旅客来来去去的机场里,孤独地寻找自己的身分认同。即使取得难民身分,他仍在生命最后关头回到戴高乐机场,直到离开人世。虽然没有人知道他最终回到机场的原因,但机场角落那张红色塑胶椅上是他最后出现的场所。在最后的时日中,他仍拒绝认定自己是伊朗人、也不愿被称呼本名“梅赫兰.纳瑟里”,而是“阿弗雷德”。

全世界都知道他,大家都来看他,但没人真的了解他。谁也说不清他这一生到底在等待着什么,在生命最后,他用独有的方式,抵达了《The Terminal》。

《时光故事》油管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herrytimestory




相关新闻



这口黑锅 中国老百姓绝不能背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