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移民故事: 他润出祖国 在戴高乐机场一呆18年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988年8月,纳瑟里在去往戴高乐机场的途中,丢失了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件。

他是合法入境的,
法国政府不能把他驱逐出去。可因为他无法证明自己是谁,所以不能离开航站大楼,只能待在机场等候区。


电影《The Terminal》大火后,无数记者和摄影师来到戴高乐机场采访纳瑟里,他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的经历,一天最多接受过6次采访。

纳瑟里的身世扑朔迷离,对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描述。

纳瑟里1945年出生于伊朗库兹斯坦(Khuzestan),根据他本人自己的说法,是因为“1977年参加针对伊朗国王巴勒维的示威”而遭到伊朗当局驱逐,变成了政治难民。纳瑟里的另一个说法,则是“为了寻找母亲的旅程”,1988年11月,他从伊朗飞往伦敦、柏林及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因始终无法提供受认可的移民文件,都在机场被拒绝入境,最后,他来到法国,从此定居于法国戴高乐机场航站楼。

虽然纳瑟里于1999年取得正式难民身份,但直到2006年才因为就医需求离开机场。自1988年以来,纳瑟里都以“阿弗雷德”(Alfred)自称,他的朋友和机场工作人员也都这么称呼他,对他来说,戴高乐机场已成为他的家。

纳瑟里谈到自己的身世时,有时会给出前后不一的答案。美国伊朗籍艺术家哈米德·拉马尼安(Hamid Rahmanian)曾于2000年到戴高乐机场访问纳瑟里。纳瑟里有时表示自己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妈妈则是一位英国籍护士,也曾拒绝承认自己是伊朗人,并数次声称自己是美国人、加拿大人或比利时人。他曾告诉媒体,说联合国难民署一直在找寻他的父母,以证明他的难民身份,但发言人说这是无稽之谈。

官方资料显示他1945年出生于伊朗,可他又发誓说自己不是伊朗人,而是出生在瑞典的英国公民。他说自己因为参加反对伊朗国王的活动,而遭到流放,可有人研究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习惯了机场生活,不敢离开

起初,纳瑟里住在机场是迫不得已。后来,则是一种主动选择。1999年,他获得了留在法国的权利,对于突如其来的好消息,他却表示:“我不太确定我想做什么,留在机场还是离开。”有机场人员提到,“他就像一个在监狱里待了多年的囚犯被告知自由了,我不知道他在外面能不能活下来。”

在机场住久了,这里就像他的家一样,他不敢想象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就像桃花源中人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哪怕能回归正常生活,他还是放弃了。


不过,也有媒体猜测,纳瑟利之所以不肯离开,是因为被困十多年,长期的孤独生活让他的神智有些不清醒,心理上被戴高乐机场“收养”了。

机场尊重纳瑟里的个人选择,并尽量让他住得舒服一些。当时,机场所有红色塑胶椅都拿掉了,只有他睡觉的那张留了下来。机场神父和医生每周都会过来探望他,还有些员工有空时会找他聊天。



2006年夏天,纳瑟里病了。因为常年无法见到阳光,他的脸色有些苍白,头发日益稀疏,脸颊也凹陷下去。他被送进医院,18年来第一次离开机场。据BBC报道,纳瑟里离开机场后曾进出医院动手术,也使用支付的电影《The Terminal》版税支撑生活数年,之后住进法国无家者收容所中。根据华盛顿邮报,《梦工厂动画》(DreamWorks)也曾支付他数十万美元的电影版税。

2007年病好后,他由法国红十字会机场分部照顾,在机场附近的旅馆里度过了一段时间。后来,就一直住在巴黎郊区的一个慈善中心。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