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移民故事: 他润出祖国 在戴高乐机场一呆18年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电影《The Terminal》剧情中,男主角维克多的家乡、电影虚构的国家“克拉科齐亚”在他前往
美国途中发生政变,他的护照和银行卡都失效了。他无法入境美国、也无法回家,无奈之下,他只能在肯尼迪机场航站楼等待。而这一等,就是9个月。期间,他还邂逅了一位美丽空姐,并对她一见钟情。不过,真实故事远比电影残酷。纳瑟里在机场住了整整18年,既没有遇见空姐的青睐,人生也没有重回正轨,最终独孤离去。

从1988年到2006年,他一直住在机场,成为这里的独特风景线,很多过境旅客会特地找他合影留念。


纳瑟里去世后,机场发言人说,他是机场的“标志性人物”,“整个机场社区都很喜欢他,我们的工作人员多年来尽可能地照顾他,尽管我们更希望他能找到一个真正的避难所。”

虽然被困在机场,可纳瑟里依旧保持着体面的生活,衣服永远干净整齐,胡子、头发和指甲从来没有不修边幅的时候。他坚持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用机场赠送的免费牙膏刷牙,同时把自己的行李收拾好,不影响机场秩序。

白天,他会阅读杂志和报纸消磨时间,还会写日记、学习经济学知识。闲暇时分,就在航站楼白色瓷砖地板上走来走去。

晚上,他则等机场商店打烊后,再去卫生间洗衣服,洗完后挂在手提箱把手上,接着拿出枕头、床单、被子,睡在机场红色的长椅上。


多年来,他靠陌生人的善意生存,机场工作人员会给他餐券和法郎,附近餐厅也很照顾他。他早餐经常吃快餐店的鸡蛋和培根羊角面包,晚餐吃鱼三明治

他的东西不多,6个航空公司的货箱、磨破皮的手提箱和塑料袋就是他的全部财产。里面有一对闹钟、一个电动剃须刀、一面手镜以及一系列剪报和照片,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明信片和信件,以及他的衣服。

在机场待久了,工作人员都认识了他,尽其所能帮助他,朝夕相处下似乎也产生了家人般的情谊。甚至有乘客慕名而来专门来看他。有人想送他食物、衣物,可他都拒绝了,并告诉对方“我不是乞丐”。


他出名后,先是一些当地媒体来采访他。后来,一些更有影响力的制作单位也注意到了他的故事。2000年,导演Alexis Kouros制作了一部关于倒梅君的纪录片——《在戴高乐机场等待戈多》。

2004年,他和英国作家安德鲁·唐金合作写了一本自传《终结者》,在书中,他讲述了自己作为“政治难民、囚犯、放逐者、反叛者、绅士、世界公民、媒体宠儿最主要的是延误乘客的种种身份以及独特、非凡的人生故事。被“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价为“令人深感不安和才华横溢”。直到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把他的经历搬上了大银幕。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630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