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東北菜的盡頭 為啥是哈爾濱盒飯?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盒飯,中國快餐中最基礎的形式之一。但對大部分人而言,其往往不過是繁忙工作或旅途中的權宜之選,並無什麼特別的意義。


然而,在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盒飯,卻早已超出簡單的快餐概念,而成了一種頗具規模的市井食俗,一道讓人念念不忘的隱秘風味。甚至,那些平日招搖於高級場所,開著豪車、身穿貂皮的大哥大姐,也不時要鑽進那些毫無服務可言的自助盒飯店,揀一大盒十塊錢的飯菜,坐在那兒連菜帶飯地“扒拉”幹淨,然後一臉滿足地癱坐一團。




自助盒飯,菜品豐富。攝影/小檸檬

在短視頻平台上,十個哈爾濱探店博主,有九個在吃盒飯:一個個滿面紅光的姑娘小伙兒,捧著一盒盒滿滿當當的飯菜,吃出了食欲的噴湧,吃出了虎咽狼吞的雄壯。

惹得評論區裡千裡之外的南方人紛紛聲稱,必須要來哈爾濱感受一次這碳水與脂肪的世紀大碰撞。

在夜生活堪稱匱乏的東北,哈爾濱盒飯更是一枝獨秀,讓滴水成冰、八方肅殺的漫漫寒夜,總有那麼幾處煙火升騰的熱烈據點。從燒烤店、洗浴中心裡相互攙扶而出的酒醉客人,夜班出租車司機,下晚自習的學生,夜場演員,行色匆匆的神秘過客,饑腸轆轆的旅人,乃至專程因短視頻而來打卡的外鄉客,在盒飯店中往來交錯。

一座東北城市的曖昧底色,就在這樣被映在了聚光燈下。



露天盒飯車。攝影/小檸檬



東北菜的盡頭,為什麼是盒飯?

盒飯在哈爾濱能夠形成如此規模,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在哈爾濱這座城市,原並無一種類似西南之米粉、山陝之面條、雲南之米線,甚至沈陽的雞架抻面一樣,在城市餐飲生態中占絕對優勢地位的粉面快餐文化。



盒飯葷菜,個個誘人。攝影/大琳Darlin

而另一方面,東北人確實異常鍾愛炒菜+米飯的搭配,甚至,過去很多家庭吃早餐,其實就和午餐晚餐一樣,大張旗鼓地炒上幾個菜,就著大米飯吃,絲毫不給這睡眼惺忪的清晨第一餐留一點兒面子。

所以,哈爾濱的盒飯,本質上並無什麼新鮮的花樣,無非一些滋味厚重的“東北下飯菜”:溜肉段、紅燒肉、燒茄子、地三鮮、油燜尖椒、柿子雞蛋……配上香甜的、無限供應的白米飯。東北菜與米飯,兩者如磁石一樣猛烈地黏合在一起,一口菜,三口飯,循環助攻,讓食客對來自胃部的脹滿警報置若罔聞。



東北的強悍下飯菜。攝影/小檸檬

而在盒飯內必備的諸多經典菜色之中,最值得一提的,必須是溜肉段。

很多外地人不清楚溜肉段與鍋包肉這兩道經典東北菜的區別,簡而言之:鍋包肉是肉片,溜肉段是更厚實的肉段;兩者在調味前都被兩次過油炸得酥脆;鍋包肉是酸甜口,其滋味來自最後的烹汁,炸肉本身的酥脆絕少受影響。而溜肉段則是鹹口的,其調味,則主要靠後面的一層勾芡。

溜肉段的微妙之處,就在於這層勾芡:一般而言,大館子裡做溜肉段,強調這個上芡的功夫,得是薄而均勻的一層,完美裹上味道的同時,不失炸肉之酥脆。然而,這一原則,在盒飯界卻是徹底行不通的。



大廚做溜肉段。圖/網絡


盒飯裡的溜肉段,名義上是個肉菜,但粉面子(即外層用來油炸的面糊)必須占絕對優勢,這種過去窮苦勞動者的狡猾傳統,如今也只在這兒得到了保存;其次,芡汁必須濃厚無比,且經過其長期浸泡,炸肉(面)本身的酥度要適當降低,泡到neng(四聲)呼呼、粘稠無比的狀態,和米飯一同送下,只有咬到那口由一大團油面混合物包裹著的一小塊肥肉,吃出小時候吃大席第二天折籮菜的那個感覺,才算是一勺說得過去的盒飯肉段。



柿子雞蛋拌米飯。攝影/橘斯基

除了肉段,任何進入到盒飯領域的東北菜,幾乎都要被予以相應的改良:譬如尖椒幹豆腐,勾芡必須異常濃厚,以用來浸潤米飯;譬如柿子雞蛋(就是西紅柿炒雞蛋),為了適合澆飯,也必須稀呼呼,富含汁水,且雞蛋必須稀碎,不然成本劃不來(在哈爾濱盒飯裡這道菜算素菜,屬於免費無限續杯的范疇)。又譬如燒茄子,必須炸得油香四溢,爆鹹爆油,把下飯屬性點到極致……

值得一提的是,哈爾濱盒飯裡還有一個不見於外地的大殺器——扒肉。這種看上去就極其過癮的超大塊鹵五花肉,由山東把子肉演變而來,是哈爾濱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傳統的扒肉館子一到飯點兒,屋子裡便坐滿大漢,絕少有人點蔬菜,每桌都是幾大盤子的肉,一人一碗米飯,卡卡就是幹。這種肉片質感軟糯,充滿草藥和香料的芳香,是真正的“肥而不膩。一盒配備扒肉的盒飯已屬極品,再澆上一勺鹵扒肉的靈魂老湯,咬上一口大蒜,更是香得天理難容。

總之,如果說東北菜的本質,就是用高熱量的菜送下更高熱量的飯,那麼,菜飯一體、渾然天成的盒飯,無疑就是東北菜的終極形態。畢竟,把東北菜和大米飯分裝在兩種不同的容器裡,可能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



哈爾濱盒飯的流派與淵源


哈爾濱盒飯的生意,堪稱滿城開花。而按其售賣形式,大體可以被分為固定門店與流動攤販兩大類。

在通達街一帶,雲集著大大小小、動輒店齡20年的盒飯店,號稱“盒飯一條街”,一到飯口,整條街停滿了出租車,食客往來不絕,好不熱鬧。



哈爾濱盒飯一條街,出租車師傅們的食堂。攝影/橘斯基

通達街的盒飯店,基本就是自助形式。師傅一炒就是一大鍋,倒在大鐵盤子裡。以葷菜數量定價,素菜、米飯無限供應,因此吃飽絕對有保障。而一般而言,只要十幾塊錢,你就可以吃得相當高配,因此,哈爾濱盒飯也被稱為快餐界之性價比天花板,大胃王的夢幻樂園。

而據說,這種自助盒飯店的老板,有不少,其實就是過去單位食堂裡的大師傅。

東北各個城市,倒推二十年,大家幾乎全部供職於各個單位,在單位吃食堂,便成了一種集體記憶。譬如我至今記得我母親單位倆廚師都姓於,一胖一瘦,分別被職工取了胖頭魚,抽巴魚的外號。後來,隨著下崗、單位改制等一系列的變革,食堂逐漸消失,一些幹食堂的大師傅便出來幹了盒飯生意,而現在的大多數人,也只有在吃盒飯時,才能憶起過去的幸福時光的點滴。

12塊自助盒飯店裡的食客。攝影/蘇雲鵬

除了固定的盒飯門店,大量的盒飯,其實由流動攤販售賣,他們神出鬼沒,閃現於鬧市區和深夜路口,只供應附近的熟客和有緣之人。

而這樣的攤販大多並不具備打菜的功能,裝啥你吃啥,有種開盲盒的驚喜。其中最老派的,使用的容器是那種老式鋁飯盒,十塊錢滿滿登登一盒子,就像過去廠礦之中三班倒的工人、上學的孩子,家中的主婦,天不亮就起來忙活給做好飯、裝在這種飯盒裡,中午放在廠裡、學校裡的爐圈子上煙祝teng,一聲)。吃這種盒飯,飯菜倒還在其次,僅是這包裝帶來的穿越感,就足夠令人唏噓。

Image

十元一盒的鋁飯盒盒飯。來源/網絡

亦有一些比較有特色的盒飯店,比如如今已然“網紅化”的大客車盒飯,即把一輛廢棄的大巴車改造成了盒飯快餐店。其實在本世紀初,東北各地都有這種由廢棄大巴車改造而成的小吃店,只是現在不再多見了。到了冬天,大客車外面掛滿了大冰溜子,裡面狹窄但熱鬧非常,也算是一道奇景。

哈爾濱大客車盒飯。來源/網絡

“便當”一詞,本是宋人的首創,後來被日本人借用。近代日本鐵路發達,行旅之人增多,便當文化因此盛行,後來流播於慣吃水稻的東亞各地。而哈爾濱的盒飯,其實就是中國人自己的便當文化,只不過,探討其淵源來,要比日本的便當,更復雜多元,更富有懷舊之情結。

深諳哈爾濱生活方式的人,最明白盒飯的精髓,其實並不在於充饑。夜半三更,又一日的酒局接近尾聲,三三兩兩迷醉的夜歸人,在回家之前,往往要在大街上找一盒盒飯“透一透”。再浮華的世界,再精致的宴席,最後,終歸要回到這一盒樸素的盒飯,踏實落肚,才能放心睡去。這是哈爾濱人的深夜溫情哲學,也是一盒盒飯最隱秘的奧義。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