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憋出大招的電車 或將剝奪油車尊嚴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所以呢,還是需要等 4680 或是固態電池普及,電池的能量密度得到明顯提升之後,或許才能有所改觀。


不過,雖然還有缺點,但這兩條科技樹理論上還是能全方位吊打燃油車的。

論性能,內燃機需要達到一定轉速之後才能用上全力,而電機拉滿扭矩就是一眨眼的事,因此加速會比油車快上不少。就像特斯拉 Model S Plaid 零百加速就只要 2 秒。


油車能跑到這個成績的,好像還沒有誕生呢...

論效率,燃油車只有一到兩個動力源,還需要通過復雜的結構才能傳導到車輪。而且內燃機的熱效率並不高,能量損耗也較大。反觀電動機的效率基本都在 95% 以上,幾乎每一度電都會被用在車輪上,遙遙領先(手動狗頭)。



而論靈活,不只是我們之前提到的橫移和調頭,因為能控制每個車輪的轉速與扭矩,四電機在越野以及濕滑路段的可控性,也是大幅領先燃油車的。

更不用提在有了坦克掉頭和電機反轉以後,傳統的轉向系統和刹車系統可能都會被淘汰了... 簡直就是技術層面的降維打擊。


藍鵝因為前面的種種原因,雖然四電機這好那好,但我們在短時間內是見不到大規模應用的。

能用上的,估計也只有那些不計成本的豪華車了。




面對這樣一個必然來臨但尚屬藍海的市場,脖子哥最好奇的,還是誰會成為第一個站穩腳跟的人。

畢竟對於技術路線更替這種大事來說,先入局、先有成果的品牌,就會掌握市場的主動權。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美國新勢力 Rivian ,它第一款車型 R1T 主打的就是從未有過的純電皮卡。我依稀記得當時,許多外媒對 R1T 是嗤之以鼻的,畢竟 V8 和大排才是美式皮卡的靈魂嘛。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