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幼兒教育: 父母關系是否致兒童產生社交焦慮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知覺父母婚姻關系是否會讓兒童產生社交焦慮?


家庭是人類生活中主要和基本的社會群體,多為有婚姻關系與血緣關系的成員組成。兒童正處於身心發育階段,家庭環境對其各方面心理發展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




多年來,研究者們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家庭影響因素的探討主要圍繞兩個方面展開:

(1)家庭客觀環境,主要包括家庭結構、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父母受教育程度等;

(2)家庭人際關系,主要是父母婚姻關系和親子關系。從家庭的客觀環境來看,家庭結構的完整與否對兒童社交焦慮影響最大。

父母離異事件對兒童人際理解的影響是消極的、長期的,離異家庭兒童在學校很難被接納。

從家庭的人際關系來看,在家庭系統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是父母婚姻關系和親子關系。穩定的夫妻關系是維持家庭的完整及子女良好發展的關鍵。

父母婚姻關系不僅影響家庭和睦,更關系到孩子適應的發展。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家庭中的各個次級系統會相互影響,發生在夫妻次級系統的沖突會影響到親子次級系統。



瑟先科指出父母間持續緊張的關系會給子女帶來極大的心理負擔,成為子女心理創傷的背景,這種心理創傷會使子女的性格帶有一系列消極特點。

父母沖突較多的孩子適應問題也較多。父母沖突能夠直接引起流動兒童社交焦慮症狀,並且可以通過親子溝通間接地影響流動兒童的社交焦慮。

親子依戀和社交焦慮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家庭中彼此之間拒絕、情感疏遠,對子女過度保護或過度控制、父母覺得外界很危險的信念以及父母過於看中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這些對孩於均有榜樣作用,是兒童形成社交焦慮障礙的影響因素。

父母之間的沖突性事件經常被孩子見到,容易引發孩子的社交焦慮,兒童對父母沖突的認知評估決定父母沖突對他們的影響程度。





認知-情境理論認為兒童是一個積極認識主體和問題的解決者,父母之間的沖突通過兒童的認知評估影響兒童身心發展,兒童會根據其以往的經歷努力理解並應對父母沖突帶給他的壓力。

兒童對父母婚姻沖突的認識評價決定了其感受到的壓力水平。兒童對父母關系的認知或解釋,在了解父母婚姻關系對兒童的影響是很重要的,一些研究也證實孩子對父母婚姻關系的知覺比父母自己的報告更有意義。

研究從知覺父母婚姻關系角度出發,探討父母婚姻關系、親子關系、社交焦慮的關系;探索從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中緩解兒童的社交焦慮,為提高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參考和依據。



一、親子關系在兒童知覺父母婚姻關系與社交焦慮之間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發現親子關系在知覺父母婚姻關系與社交回避及苦惱之間有部分中介作用,可以看出,親子關系在兒童知覺父母婚姻關系對社交焦慮的影響中起到了“橋梁”作用。

家庭系統理論認為,父母婚姻關系與親子關系是兩個相互影響、相互牽制的次級系統,父母婚姻關系的好壞會影響到親子關系,同時,眾多研究表明子女知覺到父母婚姻的優劣與親子關系共同作用對其產生了影響。

親子親合在青少年知覺父母沖突與心理健康之間起到調節作用。親子依戀在父母婚姻質量對幼兒焦慮的預測中起著部分中介作用。

親子關系與心理健康狀況存在顯著的高相關,不同類型的不良好親子關系與青少年不同的心理健康問題有關。夫妻關系可以通過親子關系對兒童的內外問題產生影響。



王孟怡、邱小菊和朱莉琪研究結果發現處於消極父子關系的幼兒相比處於積極的父子關系的幼兒表現出更多的退縮行為。Hetherington,Martha和Roger研究認為父親對於一個孩子自我認同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國的《父母》雜志中,父親對被認為對兒童有以下影響:父親更愛與兒童玩鬧;父親對兒童的推動作用更大;父親使用的語言更復雜;父親使兒童更接近社會,為他走進現實世界做准備;父親幫助兒童發揮潛能等。

由這些描述可以看出,父親對兒童的人際交往有重要的作用,父親是兒童社會化的窗口,對兒童起著重要的模范作用。父親缺失兒童相比父親存在兒童在現實生活中人際交往能力欠缺。






二、家庭內人際關系對兒童社交焦慮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發現兒童知覺父母婚姻關系及其維度顯著預測兒童社交焦慮,並且知覺父母婚姻關系能夠通過親子關系影響兒童的社交焦慮。父母婚姻關系與社交焦慮之間的關系與前人的眾多研究結果一致,也支持社會學習理論。

父母婚姻關系、親子關系與兒童社交焦慮的關系與以往眾多研究結果也一致。有研究認為父母婚姻關系可以通過親子關系對兒童的內外問題產生影響。

梁宗保、馬林閣、張光珍和鄧慧華對454名學前兒童及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從父母的角度描述父母婚姻關系質量的好壞,發現父母婚姻關系與兒童的焦慮退縮之間顯著正相關。

高雯和陳會昌采用父母分別報告彼此的分歧程度,發現父母分歧頻繁程度對7歲兒童的社交不良、焦慮等內部問題和身體症狀有明顯影響。



王浩月對小學生的同伴交往關系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發現良好的親子關系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同伴交往有顯著的正面影響。

研究是從子女的視角研究其所知覺到的父母婚姻關系好壞對其社交焦慮的影響,相比從父母角度探討其婚姻關系對子女的影響,能更直接解釋父母婚姻關系對兒童的影響,研究結果更具有意義。

家庭內的人際關系會對兒童產生諸多影響,不健康親子關系不利於兒童的身心發展,良好的親子關系能夠更好地促進兒童發展各種社會人際關系。


吳念陽和張東昀對上海市的青少年家庭做了親子關系調查,結果發現80%的家庭至少存在一種類型的不良親子關系,不良親子關系與心理健康問題呈顯著的高相關。



親子關系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預測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礎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系上,關注和呼吁良好的親子關系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隨著兒童的成長,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溝通的方式上也需要“成長”,如果父母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和關心,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往往無法靠自身解決,從而誘發種種心理問題。

親子關系的改善不是父母單方面的事情,良好的親子關系是父母與子女雙方溝通和理解的結果。

三、箱庭療法緩解兒童社交焦慮的有效性

兒童的語言豐富性遠不如成人,不能很好地用言語去表達內心世界,而且社交焦慮的兒童會伴隨著回避行為,不願意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箱庭世界用非言語的形式,提供了有效溝通的平台,用玩具和沙充分地表達和發泄消極情緒,促進兒童深入探索無意識世界,與周圍環境建立聯系。

在箱庭的制作過程中,父母與子女借助玩具來表達自己,避免了直接表達,降低了防御性,能夠更真實地展示自我和宣泄情緒。

親子之間的問題在箱庭世界得以呈現、整合和解決。兒童與父母的互動中,能夠去模仿、學習、改變自己,表現出更多的合作、配合和關注的行為,滲透到親子關系之外的人際交往中,提升兒童人際交往能力,改善兒童的社交焦慮。

箱庭作為一種游戲療法,更容易吸引孩子參與到其中,也能夠被家長所接受。箱庭療法所使用的玩具模型接近於現實之物。在箱庭療法過程中,來訪者在沙箱內用沙子和各種縮微模型創造一個表現其內部狀態的世界。



通過這種自由的創造性游戲方式,個體宣泄其消極情緒和情感,激活心靈自我治愈力,達到自我實現。箱庭作品不僅能反映人的心理狀態,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心理特質。

家庭成員合作的團體箱庭能夠促進家庭成員的心理發展和成長,發揮由家庭成員自性強大的自我治愈力組合而成的團體動力場,釋放內心被壓抑、郁結、隱藏的心理能量,釋放、宣泄內心不愉快或消極體驗。

來訪者在玩具所制作的三維空間裡表達出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情感、想法等,其作品連接著意識與無意識世界,提供深層次的溝通,同時使來訪者對自我的認識更加全面和客觀,促進其對人際關系的理解。



由於箱庭療法的推廣和普及,箱庭成為中小學心理咨詢室的基本配置,可以廣泛的應用到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在溝通不良或不能很好地用言語表達的情況下,箱庭療法提供了新的途徑和視角。同時,其具有的游戲性也非常的適合小學生。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1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