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文科女生,全部都消失在考研之后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如果要评选最近一段时间“心情最复杂的人”,你会提名谁?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答案,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不是球迷,就是考研人。


或者再具体一点:

不是西班牙球迷,就是文科考研人。


前者,是钱包和心情都七上八下;后者,则是在经过漫长的准备和各种消息的轮番打击下时常感觉“在线历劫”。

各大社交平台上,“考研会延期吗”“考研成功率低于本科录取率”“考研房遇圣诞部分酒店价格暴涨”等话题不断登上热搜榜。

关于文科生考研的话题,也几乎没有歇停。

不知从何时开始,“文科生考研”正在成为考研困境的代名词,每每提及,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其背后的困境——

“文科考研的意义在哪?”

“文科生真的好卑微,如何跨专业?”

“文科生比较好的出路是什么?”

……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而文科生们需要思考的还远不止这些。

01

文科生考研,卷中卷中卷

近几年的考研潮,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形容显然已经不足够。

教育部数据,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457万。

从2011年的151.2万,到2022年的457万,全国报考人数在过去12年里实现了3倍跃升。

而在这场抢跑中,文科生,无疑是公认的“最容易被挤下水”的一群人。



首先,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僧多粥少”,是文科考研人避不开的问题。

每当提起文科考研,不少人的印象关键词都是:“准入门槛较低”。

不考数学、就业广泛、跨考生多,是人们关于文科考研的普遍印象,那一句“学文科背就行了”,更是流传多年的文理科热梗。

在一则“跨专业考研的人最想考哪些专业”的调研中,位列前五名的专业是新传、中文、教育、心理学、历史,均为文科。

即使是在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领域的专业也出现了千人报考的现象。



图源:谷雨数据

当然,考研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随着每年考研人数剧增,“史上最卷考研年”也准时上线。

过去10年,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10年的53.82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66万人。

但其中招生增量主要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学科倾斜。

而随着考研大军卷向文科,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一个人努力可以提高成绩,一群人努力可以提高国家线。”文科考研分数线一年年地往上涨。

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文学考研国家线连续十年领跑第一。到了2022年,文学线已涨至367分,比前一年高出12分。

不仅如此,笔试线之外,复试线也在节节攀升。

在今年34所自划线院校中,复试线近400分的专业并不少见,其中常见于文学和经济专业。

有人带着“400分”成绩,把最后的希望放在调剂上时,结果发现:收文科调剂的院校,屈指可数。

对于文科生而言,考研,并非卷完上岸就行了,真正的挑战从未停止。



图源:小红书

02

尴尬的文科生,

考研之后被消失了

“我甚至觉得社会根本不需要文科生。”

在当下的主流话语体系里,经常出现的现象是,文科似乎被赋予了和理科完全不一样的意义。

文科生和理科生被认为是“两个世界的生物”,理科仿佛生来就为“实用”而战,文科的意义却要显得飘渺一些——

“文科无用论”的基调大抵如此。


对于文科生而言,如果说这只是一种刻板印象,带来的杀伤力可能也只是停留在“皮外伤”。

但真正致命的是,将视线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实际运转时,文科也总是被认为“低理科一等”。

毕业之后,职场上的薪资水平、用人需求,扩招专业里的虚无存在感,都在为文科“定价”。

根据麦可思《中国2019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毕业半年后收入最低的十个专业里,文科占了8个名额,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历史学、教育学等都在其中。

在毕业后半年内收入最高的列表里,涵盖的专业则基本都是如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热门理科专业。

从市场需求来看,理科也是占优势的一方,对于文科的需求在缩减。

根据德邦证券的调查,在2022年春招中,互联网企业对于核心业务岗和技术岗的招聘增多,对于职能岗位的招聘减少。

其造成的进一步影响也早有迹象,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新增备案前十的专业中,均为理科。



对于自我价值的质疑和预期的缩水,也成了文科硕士难以绕开的症结:

在拿到远未达到预期的offer时,很难不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考研的价值。

对于文科女硕士而言,这份质疑还要更明显一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一项调研显示:文史类专业中,超七成都是女生,社科类近六成学生也是女性,而在理工类,女生比例不到三分之一。

“可以说,比追梦更难的,是文科生追梦;而比文科生更难的,是文科女生。”

正如一位网友说的,“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文科考研的意义,尤其是冷门文科,再加上女性的话,就业前景不一定有本科生好。”


“说不准一不小心就成了鄙视链的最底端。”

困境重重,文科考研还有必要吗?

03

文科考研,

还值得一试吗?

某社交平台考研小组中,2024年考研的分组已经建成,讨论区里满屏的文科生。

在为什么要考文科研究生这件事上,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原因。

有人是出于焦虑和迷茫:“大学伪学霸了这么久,终于生活给我暴击。除了考试,好像啥都不会,所以我得有方向。”

在这种焦虑和迷茫下,文科考研成了为数不多的确定性。

有人是出于喜欢:“本科是二本,没有文学氛围,想真正体验重点高校的学术环境。”



而在“学历通胀”顾虑下,通过考研,让自己的未来“多一份保障”也成为了许多人想继续考研的重要因素。

“别人有的学历,我也想要,总能用得上。”

“至少,文科生在考公考编方面也还被认为有一定优势。”

面对毕业后的“洪水猛兽”,时常处在争议中心的文科考研,在想要“上岸”的人看来,仍是想要把握住的出路之一。

如果此时再问:文科考研是否还值得一考?

报考时,由于门槛低,文科是无数考生眼中的“香饽饽”;放榜时,文科专业每每因为录取率低、分数线高霸屏热搜。

成功上岸的文科生,自然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里的胜利者,被赋予鱼跃龙门、顶级学霸的光环。

这或许是文科与文科生,最光鲜亮丽的时刻。

上岸后,教学内容中没有“技术”,毕业后面临就业难、薪资不高,许多岗位的替代性高,被认为“谁都能干”……极端的竞争,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成了无数文科研究生的心结。

社会待遇或许无法改变,或许,弄懂自己想要什么,才是文科生走出内耗的唯一解。

如果想要的只是硕士文凭,那一纸证书已经得偿所愿,“研究生”这段经历的使命已然完成。

如果对文科心怀热爱,却受困于“文科无用”“学了这么多年,只挣这么点钱”的社会评价,或许可以参考王小波开出的药方:

“假如你相信智慧是好的,就应该从善如流,不该反过来问智慧有何用处。……假如此门学问里真的包含了智慧,想着有意思,那无论如何也要弄下去——我不信会饿死。”

当然,这段话还有后半句:“假如这个学科本身毫无智慧,尽在那里扯淡,就不如早散”。

不仅文科,任何学科都是如此。

“热门”如计算机、旅游管理,会遭受冲击;“天坑之一”的生物,会遇到适合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法向学习求得一个确定的回报,你能确定得到的,只有学习和知识本身。

在了解这个前提之后,再做出是否考研、选择专业的决定,就像《无问西东》里的那台词: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