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愛的傳遞 男子離世捐獻器官3年後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做完腎臓移植手術後的第一個晚上,吳雲(化名)失眠了,“我特別想念他,總覺得是他在冥冥之中,來幫我。”


吳雲想念的他,是三年前意外離世的老公程軍(化名)。當年,她在掙扎和糾結後,在老公的《器官捐獻確認登記表》上簽下自己的名字。沒想到,三年後,她成為嚴重腎衰竭患者,作為捐獻者的配偶,吳雲優先獲得腎臓移植,少等候了一千多天。

程軍的愛,被用另外一種形式,傳遞給了吳雲。


突發腦溢血,他走得猝不及防

11月24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腎臓移植中心,36歲的吳雲在等候兩個月後,獲得匹配腎源,成功完成腎臓移植手術。這意味著,她可以擺脫每周三次的透析,漸漸回歸到正常生活。

除此之外,作為捐獻者的配偶,她被減免了移植腎臓的的器官獲取費用,醫保報銷後,吳雲只需承擔幾萬的醫療費,這個收入微薄的家庭,不至於被壓垮。

這個時候,吳雲尤其懷念離開她三年的程軍,“我從來沒想到,他當年不僅救了其他陌生人,三年後,還來幫了我和孩子們。”

程軍和吳雲的老家距離杭州近千公裡,兩人多年前到浙中地區打拼。

2017年,吳雲生下小兒子後回到老家帶孩子,兩年後,她把孩子交給老人,再次返回到浙江。

“他一個人掙錢挺累的。” 吳雲想為老公分擔一些,“倆人在一起(电视剧),生活開支也能省一點。”

夫妻倆在外租了房子,一日三餐自己燒,每天帶飯到公司,她負責做飯,他包攬洗衣,平淡而溫馨。

吳雲萬萬沒想到,這樣的日子才持續了半個月,就戛然而止。

“那天中午,他在廠裡休息時,突然暈倒了,後來說是腦溢血。” 回憶起那段過往,吳雲就淚流不止,“他早上出去還好好的,誰想到……他才36歲啊。”

程軍的病來得又快又急,雖然在當地醫院做了手術,但他最終沒有挺過去。

“我當時整個人是懵的,不知道該做啥。”傷心、錯愕、痛苦,排山倒海一樣向吳雲壓來。



我們留不住他,就幫幫別人吧

這個時候,醫院裡的醫護人員向她提及器官捐獻。

當時,吳雲對器官捐獻的認知是零,“我第一反應就是不接受,我覺得太殘忍了,他走得這麼突然,難道還要讓他不完整嗎?”

程軍的家人先後趕來,一家人用沉默來表示反對。

之後,有器官捐獻協調員找到吳雲,緩緩給她解釋,什麼是器官捐獻,它能怎麼幫到人。

從悲痛中略微緩和了一些的吳雲聽進去了只言片語,最先開口說話的是程軍的哥哥,“人都走了,我們盡力了,但是留不住他啊。”

吳雲想,“是啊,我們能帶回去的也就是一盒骨灰,能幫幫別人,就算給兩個孩子積德了。”

做出器官捐獻的決定並不容易,吳雲思來想去了兩天,有時候想著想著,她會不自覺地哭出聲來,“就怕對不住他,就怕他再受苦。”

一家人在痛苦中,最終達成了共識。

程軍捐出兩個腎臓,一個肝臓,一個心臓,4位等候移植的患者因此重獲新生。



吳雲在程軍過世後,再也沒去看過他,她見他的最後一面是他被送進入手術室的樣子,“我不敢去看他,我接受不了,再怎麼喊,他都沒有回應……”


時隔一年後,吳雲曾後悔,“我怎麼沒去見他最後一面呢?”她也會自我安慰,“我最後記住的是他還沒有離開我的樣子。”

送走程軍後,吳雲就回到了老家,從那之後,她再也沒來過浙江。

“我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在自己家住,沒有他,家裡冷冷清清,太安靜,我眼淚經常說來就來。”

程軍離世前,兩人正在修整老家的房子,計劃建好後,好好裝修一下,程軍離開後,一切都停滯了下來,房子雖然造好了,但到現在也沒有裝修

她不想放棄,但一直覺得沒希望

吳雲在老家找了一份工作,獨自帶著兩個孩子,慢慢開啟新生活。

誰想到,禍不單行。沒多久,吳雲在一次檢查中被查出肌酐達到200umol/L,這意味著她有嚴重的腎臓問題。“當時,身體也沒啥感覺,我就一直吃藥。”

疾病在悄無聲息地進展。

今年夏天,吳雲的肌酐超過1000 umol/L,她身體乏力、走不動路,工作辭了。她開始透析,每周三次,被困在醫院和家之間。

“其實,很早之前,醫生就對我說,讓我做腎移植。” 吳雲卻從來沒有考慮過,“聽說要幾十萬元,還要等腎源,我負擔不起。”


天無絕人之路。

因為吳雲孩子的助學,當年的器官捐獻協調員一直和吳雲保持聯系。

這個叫作“小桔燈”的助學項目,是浙江省紅十字會在2015年設立的,專門資助器官捐獻者的孩子,為他們提供從小學到大學的助學款。

病情變重時,有些走投無路的吳雲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器官捐獻協調員,“我記得當時捐獻的時候,他們給我說過,有什麼優惠政策,但我記不清了。”

可以享受移植優先權;可以免收移植器官的獲取費用。協調員明確告訴吳雲,這是她能享受到的政策,並讓盡快來杭州。

也是那個時候,吳雲才清楚地知道,正常的排隊等候移植時,她可能需要等待三年以上甚至更長的時間,而依據國家的政策,作為捐獻者家屬,她的等候時間可大大縮短。

省人體器官獲取服務管理中心減免了吳女士移植腎臓的器官獲取費用。根據浙江省出台的捐獻者家庭關愛政策,對在本省內捐獻人體器官的捐獻者父母、配偶、子女,需要在本省內器官移植的,免收器官獲取費用。

“我覺得有希望了。” 吳雲從來沒想過自我放棄,“我想活下去,兩個孩子不能沒有媽媽,只是,原來覺得,一點都不可能……”



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和省人體器官獲取服務管理中心相關領導在浙大一院看望患者

我以後要告訴孩子,爸爸救了媽媽

今年9月份,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吳雲湊夠了治療費用,將兩個孩子托付給家人,來到杭州求醫。這是老公離開後,她第一次再次來到浙江,本來她覺得這裡是傷心地,再也不想回來,但這次卻滿懷希望而來。

“她來的時候情況已經挺嚴重了,肌酐值達到1100多,每周需要三次透析,她這麼年輕,最好還是能進行腎臓移植。”接診吳雲時,浙大一院腎臓病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建永主任醫師非常感慨,從事腎臓移植多年的他,也是第一遇到這樣的情況:捐獻者的家屬又成為了需要移植的患者,他們當年的大愛如今又讓自己受益,“我們當然不希望,這樣的不幸發生在任何一個家庭,但如果不幸真的來了,他們的家屬也會得到幫助,這對生者和逝者來說,都是一種慰藉。這也是我們想告訴大家的,器官捐獻是生命和愛的傳遞。”



在做完一系列檢查後,吳雲耐心地等候移植,兩個月後,她幸運地等到了和自己匹配的腎臓。

11月24日,吳雲接受手術,一切都很順利。術後的吳雲還有些虛弱,手術處有隱隱地痛感,但她精神卻很好,說起兩個孩子,說起很快就能回家,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11月30日,在經過一周的康復後,吳雲辦理了出院手續,她打算在杭州租房一段時間,等待後續的檢查完成後,再回家團聚。

程軍器官捐獻的事,吳雲一直沒有告訴兩個孩子,她珍藏著那張捐獻證書,“等到孩子長大了,我會把證書拿給他們看,讓他們知道,爸爸不僅幫了別人,也救了媽媽。”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9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6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