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6億近視 搞不定一塊離焦鏡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明月何時照我還?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所謂“今世進士盡是近視”,自古以來,近視就困擾著不計其數的中國人。

從“老年花似霧中看”的大詩人杜甫,到“常時讀書甚艱”大文豪歐陽修,從“貌寢短視”的大學者紀曉嵐,到“朕就是這樣的漢子”的雍正皇帝……



直到今天,將近一半的中國人,依然陷在沒有眼鏡就一片混沌的世界裡。

可眼鏡這玩意,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13世紀末,意大利光學家阿爾馬托和斯皮納發明出最早的眼鏡,讓威尼斯成為最早的眼鏡制造中心。

即便大明王朝“片板不許入海”的國策,也阻礙不了眼鏡的流行。


清代史學家趙翼在《陔余叢考》記述道:“古未有眼鏡,至有明始有之,本來自西域。”



▲明代仇英的《南都繁會景物圖卷》中有一位戴眼鏡的老者


這個說法,在明代文學家田藝蘅的社會風俗筆記《留青日札》裡也得到了印證:

“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節,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信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余。余曰:此叆(ài)叇(dài)也。”

叆(ài)叇(dài),正是古代的近視眼鏡。

因為要進口,明末清初時,“眼鏡”還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清代學者葉夢珠在《閱世編》說:明朝末年,玻璃眼鏡要從西洋進口,每副價格高達白銀四、五兩。但到了康熙年間,蘇杭地區就成了制造基地,眼鏡跌到四、五分,甚至二、三分,人人買得起。

這背後,正是中國人自己發明的鏡片研磨機器——牽陀車的功勞。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8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8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