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馬雲: 馬雲背後男人慫了?套現387億美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1月11日,在上半年虧損了2718億元之後,軟銀通過拋售自己最引以為豪的阿裡股票套現387億美元止損,終於換來今年三個季度以來首次盈利的消息。


發布會上,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做了個重要決定,他表示將退出這家科技投資巨頭的日常經營,並將主要精力用來推動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的增長。

一輩子都在強勢攻城略地、沖鋒陷陣的孫正義,終於要退居幕後了。他表示,這將是他最後一次以這種形式主持財報發布會。




▲孫正義在最新財季財報會議上,圖源軟銀集團官網

伴隨著他的退居幕後,是昔日世界首富投資策略的徹底改變。

以前的孫正義豪情萬丈:“創業公司的估值仍在飆升,你們的投資還不夠激進。”

如今的孫正義如履薄冰:“我為自己過去貪圖暴利而感到羞愧。我們太自信,太好高騖遠”、“要放慢投資腳步”……



了解孫正義的人說,這很不孫正義!人們感歎昔日的世界首富、投資教父,從巔峰走向低谷,也不過短短幾年……

1.

/ 一戰封神,是運氣還是實力? /

中國,大家對孫正義的了解,源於孫正義和馬雲的6分鍾神話(电视剧)。

雖然在此之前,孫正義就因投資成立不到一年、只有十幾人團隊的雅虎,身價暴增,財富甚至超越比爾·蓋茨,當了3天世界首富,而在國際上名聲鵲起。

為了尋找下一個雅虎,孫正義帶著他的巨額資金,來到了中國

1999 年 10 月,馬雲北京見到了摩根士丹利亞洲分公司資深分析師介紹的神秘投資人孫正義,結果講了不到六分鍾,孫正義就決定投資4000萬美元,最終馬雲只要了2000萬。





2004年,孫正義再度追加投資阿裡6000萬美元。

2014年阿裡在紐交所上市時,軟銀持有的阿裡股份價值翻了大約2900倍。孫正義的財富淨值漲至166億美元。這一年,孫正義躋身日本(专题)首富。

作為孫正義人生中最成功的一次投資(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風投交易之一),孫正義從阿裡巴巴身上獲得過超過千億美元的財富,他也因此被稱為“日本巴菲特”,但日本網友卻對此評價:“孫正義徒有虛名,什麼日本巴菲特,就是運氣好而已。”

一語成讖。

但不管網友評價如何,孫正義卻因為投資阿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也在一級市場封神,他堅信自己可以再造另一個阿裡。

所以在接下來的投資中,孫正義的軟銀帝國幾乎占有美國75%的計算機產業和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半壁江山,比如我們熟悉的盛大網絡、阿裡巴巴、雅虎、新浪、網易、當當網、攜程旅游網、263集團、人人網、PPTV等,背後都有孫正義的軟銀。

只是,他再也沒能創造第二個阿裡神話。

最觸目驚心的案例,莫過於被稱作韓國阿裡巴巴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

去年3月,Coupang在紐交所成功上市,首日股價大漲40%。軟銀作為Coupang的最大股東,一舉斬獲了245億美元的賬面回報。然而,Coupang的股價上市之後一路走低,今年一季度的跌幅高達驚人的40%,最新市值只有約340億美元。

然後是共享辦公空間Wework,因無法解釋六個月虧損9億美元而導致IPO失敗,估值從470億跌落至80億,期間軟銀還數次出手注資。

孫正義後來在財報發布會上表示,“向WeWork投資數十億美元之舉是愚蠢的”。

再就是,大家都熟知或者親歷過的快車大戰,背後的操盤手也是軟銀。

2018年軟銀千億入局接盤Uber,結果2019年上市初創始人大舉套現,股價一路下滑,從此軟銀被套牢。

而滴滴呢,軟銀也前後花掉近100億美金讓滴滴忽略利潤,搶占市場,直到秘密上市又退市,滴滴賬面仍虧損200多億元。

而軟銀的財報也顯示,軟銀願景基金一期前三大虧損來自滴滴、Wework、Grab;僅在賬面,Coupang和滴滴就分別造成了1.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专题)841億元)和9千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73億元)的損失。



▲軟銀虧損利潤排行榜,滴滴、Wework、Grab位列倒數(圖源:軟銀財報)

其中,僅僅去年一年,滴滴出行股價跌幅超80%,Wework將近腰斬,東南亞出行巨頭Grab下跌80%……

更有統計顯示,這些年孫正義一共投資了800多家互聯網、科技企業,成功獲利的企業只有40家,賺了1700多億美元,其中的1600億來自阿裡巴巴





擁有了更多資金的孫正義,最終沒能創造出下一個阿裡神話。

2.

/ 投資滑鐵盧,孫正義的“三大瘋狂” /

在外界看來,孫正義是個瘋狂的投資人,他的成功源自他的瘋狂,他的滑鐵盧也源於瘋狂。

對於這種言論,孫正義並不以為然。因為他最著名的言論就是:聰明人比不過瘋子。

瘋狂押注科技股

孫正義對科技股的關注,源於十六歲那年,他被市面上的一本暢銷書——《猶太人經商法》深深打動,便想方設法見到了這本書的作者,也就是當時的日本麥當勞董事長藤田田。

藤田田沒有輕視這麼一個還在讀書的年輕人,跟他面聊了15分鍾,並告訴他:不要看過去的工業,而是要關注未來的行業。計算機應該是你進軍的方向。

認為言之有理的孫正義,從此在科技股領域一發不可收拾。

1975年,孫正義在美國校園裡販賣從日本引進的電子游戲,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1976年,孫正義又搗鼓出可以發聲的多國語言翻譯機,並將專利賣給夏普公司,成功掙到100萬美元。

1981年,從美國回到日本的孫正義創立軟銀,並在站穩腳跟後徹底走上“科技興企”之路,先後投資初出茅廬的雅虎與阿裡巴巴,站在隊伍的最前頭吃下了第一波互聯網紅利。

初期瘋狂投資的成功,給了他無比的自信。

盡管過往數十年的投資成功率只有5%,但他仍舊願意承擔大起大落的風險,相信直覺廣泛下注,抱著“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想法,架構自己想要的企業生態。

對待近年業內趨之若鶩的投資風潮,他同樣是這麼一個“先投再說”的態度。

但熱潮過去,現實給了他狠狠一擊。


由於WeWork等估值下滑的影響,2019財年軟銀虧損約126億美元,願景基金虧177億美元。這是當年軟銀自1994年上市以來最大的年度虧損。

2019年11月,孫正義在東京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鞠躬致歉:“我對這些投資的判斷在許多方面都不正確,對此我感到很遺憾。”

而這還只是開始……

瘋狂的時光穿梭機理論失靈了

孫正義之所以這麼瘋狂,一方面源於投資雅虎、阿裡的成功,另一方面則源於他堅信的“時光穿梭機理論”,即發達國家走過的路,發展中國家會走;而發展中國家走過的路,落後國家會走。

所以在雅虎上初嘗成功之後,他帶著巨額資金,還有雅虎初試成功的攻城策略:“免費才能吸引到流量”,尋找到了雅虎的替身阿裡巴巴



如今,從雅虎結束收費,開始燒錢換流量的那一刻起,這一策略幾乎成了互聯網後起企業崛起的標配。

只是為了尋找第二個阿裡巴巴,瘋狂投資讓他付出了巨額代價,從WeWork到被稱作韓國阿裡巴巴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

孫正義為何會接連栽跟頭?一直以來的說法不一。有人認為他是為了尋找下一個阿裡巴巴,或是已經投入了太多資金,只能以賭徒的心態繼續下注。

“十賭九輸,久賭必輸”,這是幾千年來國人總結出來的深刻教訓。古詩《十字令》早已告誡人們賭博的惡果,“一心贏錢,兩眼熬紅,三餐無味,四肢無力,五業荒廢,六親不認,七竅生煙,八方借債,九陷泥潭,十成災難。”



瘋狂的“一出手,必重倉”

有了賭徒的心態,抱著寧可投錯不能錯過,孫正義的願景基金幾乎重倉了所有互聯網獨角獸企業。

他常常以超乎常理的價格出資,短時間內迅速拉高創業公司的估值,然後砸錢給被投企業做護城河,催熟企業快速搶占市場份額,成為龍頭快速上市催熟估值,從而獲得高額回報率。

為了搶占市場,甚至連標的的對家都收到了軟銀的橄欖枝,比如Uber、滴滴都是他的“裙下之臣”,但這種方式並不是什麼聰明的投資策略,和買斷彩票坐等中獎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說到底,還是賭。

而他的投資方法也極具侵略性。孫正義通常會開出高於公司融資估值數倍的金額,如果對方不同意便威脅轉投競爭對手。


2017年,滴滴已經完成16輪融資,並不缺錢,但孫正義找到程維,只給了他兩個選擇,“要麼接受我的投資,要麼我去投資你的競爭對手。”

最後,軟銀注資約120億美元,得到滴滴20%的股份,程維僅有7%。

這樣的投資風格,給風險投資領域帶來的幾乎是排他性的沖擊——

一旦孫正義進入,其他投資人便難以再參與。

對於自己看中的賽道,迷信資本的力量的孫正義甚至不看創始人的品性,就像賭博不看賭友品行一樣。比如因創始人接連不斷的丑聞而“天下大亂”的Uber,比如尚未上市就大舉套現、熱衷於購買豪宅的WeWork,都被他看上。

這些創始人,最後都給了孫正義狠狠的教訓,盡管最後在創始人與資本的這場大戰之中,孫正義幾乎總是能贏,但他都贏得心力交瘁。

為了讓WeWork的創始人走人,他支付了總計17億美元。

後來,孫正義也承認,自己高估了WeWork創始人亞當·諾依曼(Adam Neumann)好的一面,而對此人壞的一面“視而不見”,當初“應該多了解一點的”。

他坦言,要為在市場高點買進初創公司的決定負責,同時承諾削減開支以重回正軌。

然而就在去年,他還在會議中指責團隊員工:“創業公司的估值仍在飆升,你們投的還不夠激進!”

可惜話音落下沒多久,以前奏效的高估值打法,已悄悄把軟銀一步步拖進深淵。

3.

/ 虧損之王,造化弄人還是理論失效? /

因為伴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疫情的影響,孫正義前幾年不管不顧的瘋狂投資的惡果,正在一步步顯現。

2019財年,軟銀集團淨虧損7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68億元),創下上市15年來最大虧損。

2020財年,軟銀集團淨利潤4.9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75億元),創下日企上市公司最高盈利紀錄。

好景不長。2021財年,軟銀集團淨虧損1.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93億元),旗下願景基金淨虧損2.6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87億元),創下全球風投史上最大虧損。



▲軟銀官網截圖

2022上半年,軟銀旗下願景基金虧損了2900億元,創造了全球風險投資的反向神話……



上市最大虧損,日企最高盈利,全球風投公司最大虧損,全球風球投資反向神話……作為一位經歷過2000年互聯網泡沫的風險投資家,眼前這樣過山車似的景象對孫正義並不陌生:

就像當年因為投資的雅虎上市,在當了三天世界首富後,他就親眼見證了互聯網泡沫的破裂,軟銀股價隨之下跌超90%,孫正義的淨資產瞬間蒸發約700億美元。

如今歷史再現,只是相對以前,他付出了更大的代價。

面對巨額虧損,如今的孫正義不僅采取了防御措施,還一改從前為初創企業不吝重金、鼓勵被投企業快速擴張的激進打法,強調公司需專注創造現金流,還提出企業應該在“實現盈利、現金流充足且可持續”的情況下上市。

也許接連的重創,已經讓孫正義愈發意識到,以無節制的砸錢來搶占市場份額,然後上市套利的互聯網燒錢時代已經落幕;以往披上互聯網“金衣”,就能獲得高估值、高額風投、並且不斷有後續投資人擊鼓傳花的模式失靈;互聯網行業也最終回歸與實體經濟同樣的估值模型,並將注意力放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鍛造。

因為如今各國政府對互聯網企業的監管態度也在發生轉變,尤其是反壟斷監管力度持續增強,二選一、排他性競爭、低價傾銷乃至燒錢模式都不再被容忍。

向來喜歡進攻的孫正義,也意識到自己不再適合軟銀,所以他選擇了退出。

他說:“後藤芳光比我更適合打防守。我有些咄咄逼人,而不是一個防守的人。

與此同時的是,作為世界上最激進的科技投資者,如今軟銀幾乎已經停止了新的投資,轉而專注於其資產負債表。

而他則把退休後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他的最後一張底牌上——推動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的增長上,孫正義更是放言,“ARM上市將是芯片業史上最重要的IPO”。

但對於孫正義的樂觀,前軟銀總裁阿羅拉這樣評價,“他非常樂觀。一旦他樂觀起來,有時會得意忘形,失去理智。與他人共事的一部分就是,有時候要控制一下自己的那種狂熱情緒。”

在井上篤夫寫的《信仰·孫正義傳》的結尾,孫正義說:“位居三流,含恨而死,我討厭這樣的結果。我要成為第一,而且遙遙領先。”

在孫正義的“孫孫兵法”哲學中,有一條叫做“一流攻守群” :只有成為壓倒性的第一名,你才能感受這一地位存在的本質意義。

這樣強勢的攻擊性伴隨了孫正義過去三十多年的投資生涯。當他樂觀地確信某一件事時,他便會不惜一切代價,賭上一切。

只是,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作為孫正義的最後一張底牌ARM能否在2023年如期上市,充滿了不確定性。即便是上市,ARM上市後定價是否能達到孫正義的目標更要打一個問號。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