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香港: 香港要全球"抢人"哪些人才上榜单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香港出招主动“抢人”


有何新意?

凤凰网香港号陈笺 :邓议员您好!特首公布任内第一份施政报告,推出多项“抢人才”政策,可见香港求贤若渴。您认为这次港府大手笔“抢人才”,释放了什么信号?


邓飞 :重点在他使用的动词——“抢”这个字。其实早在施政报告公布之前,特首已经说过,香港不是要“引入人才”,而是需要“抢人才”。那“引入”跟“抢”的区别在哪里?“引入”,就是制定一些优惠政策,用一些一般性的宣传;而“抢”,可能已经有了一些目标人才的名单,或者至少有行业类别的一些名单。然后委托特区政府驻外的经贸办,像猎头公司一样直接去跟他们谈:香港特区政府现在开出这样的优惠条件,希望你能来香港工作,开创你的事业,这就叫“抢”。

所以,港府的焦点不仅仅放在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上,更关键的是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由以往的制定政策然后等人来投,转向从特定行业吸引人才,比如说高科技行业、高增值行业,甚至是定位到某个具体的人。

当然特区政府没有直说,但从字里行间,明显如此。因为全球范围内的高端人才,尤其是在一些高增值行业内,无论是“科创”还是“文创”,这两大类人才可能都是屈指可数的。所以我们感受得到,特首和特区政府在“抢人才”这方面,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以往我们对香港政府那种不干预的印象。




▎ 香港特首李家超10月19日公布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

凤凰网香港号陈笺 :最初是因应雇主的需求,香港从海外聘请缺乏的人才,之后也有了专才和优才计划。与以往的人才计划相比,这次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邓飞 :不同点其实很多。很多媒体现在关注的是两点:首先是报告里提到的一些行业,罗列得很清楚。其中的高端行业,大多跟科创文创相关。香港是一个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城市,所以除了科创人才之外,对文创方面的人才也有需求;其次是薪水的限定,年薪200多万的人群。

但我觉得这些还不是最突出,因为在内地或者其它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做法。虽然这在香港人才引进的历史上有所创新,但是从全球甚至从全国范围来看,都没什么新意。

我觉得比较有新意的地方,是特区政府要求驻内地和海外的经贸办,设立“招商引才专组”,与特区政府“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俗称“抢人才办公室”)对接,变成垂直管理模式。以前的香港驻内地和海外经贸办,它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现在,必须要对口成立一个下级部门,专门负责“抢人才”:必须主动去接洽驻地的这些人才,把自己变成半个猎头公司。这一点比较有新意。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