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半顆獼猴桃揭露最不正常的家庭模式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吃飽喝足,更是被當成人來尊重、需要、理解、深愛。

當孩子意識到:父母雖然能力有限,給不了自己特別多,但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自己,時時刻刻都愛著自己,他們的心,便會與父母緊密相連。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級婚姻家庭咨詢師,公眾號:“芒來小姐”(ID:ydsakyml)。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最近看到一位“獼猴桃母親”,特別唏噓。

10元一顆的獼猴桃,她舍不得吃,但因為女兒愛吃,就經常買,果肉全給女兒吃,自己啃啃果皮解饞。



“不知不覺,我也成了父母輩那樣的人。”

我原以為,評論區會有很多人感歎“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想到都是這樣的聲音:

“你有沒有想過,孩子願不願意你這樣無私的付出?”

“為什麼你要啃果皮?為什麼不跟孩子一起分享?”

“你有沒有想過,孩子願不願意你這樣無私的付出?”

“為什麼你要啃果皮?為什麼不跟孩子一起分享?”

這些評論者,小時候寫過“我吃蘋果,媽媽啃蘋果皮”的作文,長大成人後,父母的付出讓他們倍感壓力。

說不感動,那是假的。但父母過度強調付出,讓孩子感動中參雜了太多矛盾心理,不知該如何面對,甚至寧可父母不要對自己這麼好。

知乎問題“父母總愛強調自己為你付出了全部,怎麼辦”?最高贊回答寫道:父母老這樣說,孩子會產生罪惡感。

而一個內心負有罪惡感的人,生活中很容易自暴自棄、消極悲觀地過一生。

一、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個熱詞:“贊助商式父母”。

大意是:父母拼命托舉孩子,好吃好喝供著,穿啥用啥都滿足,絕不虧欠。但父母的目的是回報,等孩子有出息之後,連本帶利拿回來。

所以,“贊助商式父母”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反復提醒孩子:我為你付出了全部。

曾有一位中國單親爸爸,給兒子造了一個博物館,收藏著孩子的第一雙鞋、第一套衣服、第一件玩具、第一本書……

他辭掉高管職務,天天給孩子做飯,10年裡沒有一道菜重復;還常給孩子拍照,10年裡拍壞5部手機,照片多達20萬張。





為了孩子開心,他親手打造“love”字母樣式的花壇;為了教孩子英語,他親自雕刻26個英文字母……

但凡為人父母能為孩子做的一切,他都做到了極致。

然而,他的兒子並不開心,甚至告訴他:“爸爸,我希望你有時能對我說‘不’。”

這位爸爸堅決地說:“我不能答應你,我會永遠對你說‘好’。”

結果呢?

孩子厭煩父親總是拍他的私密照、不給他隱私;討厭父親帶他去小山村生活,在臭蟲堆裡心驚肉跳;不滿父親在他3歲之後,強迫他用英語和自己溝通……

他壓力很大、不堪重負,但無法表達出來。因為父親對他太好太無私,從不說“不”,所以他連反駁父親,都會感到內疚和罪惡。

後來的結局是,這位兒子考上美國名校,然後在校園裡自殺身亡。



相信有朋友已經猜到了,這是轟動一時的“一得爸爸”和兒子張一得的故事。

張一得自殺身亡之前,一得爸爸是育兒圈名人,父母們為他崇高無私的教育態度感動不已,認為這才是為人父母的典范;

然而時過境遷,張一得離開人世後,一得爸爸從楷模變成負面教材,無數媒體抨擊他“教育失敗”。

其實,爹媽為孩子付出是天性。打從人類誕生之初,神奇的造物主為了讓稚嫩的嬰兒活下去,賦予了父母無條件愛孩子的功能。

一得爸爸身上,同樣有這種天性。

只是天性之外,他經歷離婚、事業雙重打擊,親朋好友紛紛離他而去,唯一陪在身邊的只有孩子。





張一得爸爸和嬰兒時期的張一得

孩子是他唯一的支柱,也是最後的籌碼。全力培養孩子的動機除了愛,也為了向輕視他的人證明自己。

所以,他才無法安安靜靜地育兒,孩子稍有成就,就將教育理念高調地公布到網上,享受眾人的贊譽。

在父母眼裡,他或許是一個好爸爸;但在孩子看來,他更像一個贊助商,拼命投入不只出於愛,也摻雜了功利和企圖。

二、

其實,孩子並不討厭“贊助式父母”。也沒有父母想看到,孩子被養成一個只懂索取、不懂付出的人。

讓孩子知道一切來之不易,是必要的。可孩子排斥這種育兒理念:養孩子就像馴獸。

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全部強加給孩子。主人不必顧慮寵物的感受,父母也不必看到孩子的真實願望。



只要投入看得到回報,就值。

曾有一位來訪者,聲淚俱下地向我哭訴:

“逢年過節,我都會給我媽打錢,有時幾百,有時上千。她從來不嫌少,但也從來不會對我說:‘你掙錢也很幸苦,以後不要給我打了’。”


“逢年過節,我都會給我媽打錢,有時幾百,有時上千。她從來不嫌少,但也從來不會對我說:‘你掙錢也很幸苦,以後不要給我打了’。”

我就是想聽她這樣說,不然感覺自己在父母面前像個取款機,像個工具,不像個人,血液裡沒有感情在流動。”



當父母無條件為孩子付出時,孩子會體會到兩種情感:滿足和羞愧。

紀錄片《成為你》,揭示了孩子出生時的秘密:

新生兒感受不到恐懼與不安,有的只是大腦物質和荷爾蒙激增,與饑餓、疲憊或寒冷等感覺引發的“不舒服”。

他們會用哭聲吸引父母來到身邊,這樣,不舒服的感覺就會消失。

隨著大腦日漸發育,孩子有了各式各樣的情緒感受,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情感是“羞愧”。

當孩子意識到自己搶走了別人的玩具,會感到羞愧;意識到自己剝奪了父母的資源,也會產生同樣感受。

家長總是向孩子灌輸“媽媽自己都舍不得吃”“媽媽為你付出了一切”,孩子會產生強烈的羞愧感,這也是人類不同於動物的地方。



動物渴望吃飽喝足,而人類渴望被尊重。



心理發展進入俄狄浦斯期後,孩子會非常希望與父母平起平坐,如果他感到自己能為這個家創造價值,會建立比較健康的自我感;

要是因為單方面接受父母的付出,失去表達自己的權利,孩子會長期沉浸在羞愧感中,不敢對父母表達情緒。

“媽媽對我這麼好,我怎麼能對她生氣呢?”

“爸爸為了這個家奔波,我怎麼能對他不滿呢?”

“媽媽對我這麼好,我怎麼能對她生氣呢?”


“爸爸為了這個家奔波,我怎麼能對他不滿呢?”

這些情緒得不到看見,人就會感到自己像動物一樣,不被尊重,不被理解。雖然父母給了孩子很多愛,但孩子內心始終對此抱有懷疑。

“說他們不愛我吧,從小到大為我付出這麼多;說他們愛我吧,為什麼連我的真實需求都看不見呢?”

三、

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在漸漸長大,跟父母越來越像朋友,他們不再需要幼年時那麼多的保護和叮囑,但需要自己的空間。

如果父母硬要付出,孩子的感受會非常復雜:

一方面,覺得自己在父母面前永遠像個長不大的小孩,感到挫敗不自信;另一方面,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總覺得自己在父母面前抬不起頭來。

孩子12歲之後,這點會體現得特別明顯。

步入青春期後,有的孩子會控訴,要求家長別再把他當小孩;也有的孩子會沉默,因為害怕看到父母失望的表情,面對父母不知道該說什麼。



一些青少年來訪者的父母,都跟我表達過同一個困惑:為什麼孩子跟心理咨詢師什麼都說,跟父母啥都不說?明明我們才是最了解他的人。

在父母看來,孩子自我封閉,面對爹媽只知道說“好”和“哦”,完全搞不懂他們在想什麼。

在孩子看來,父母何嘗不是如此呢?

小時候,父母硬要把最後一塊肉留給孩子,孩子說:“你吃”,父母卻說:“你在長身體”;

長大後,父母非要給孩子燉雞湯、吃進口牛肉,孩子說:“太奢侈了”,父母卻說:“只要你開心就好”。



父母仿佛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完全聽不進去孩子的話。孩子對此會感動,但也很無奈。

比起獨享獼猴桃,一人一半不是更好嗎?為什麼我沒有分享、拒絕、提要求的權利?為什麼我只能被迫接受?

於是,相當多的孩子因為壓抑了太多情緒,羞於對父母表達,患上心理疾病。



“三聯生活周刊”曾采訪過一位母親,她的女兒突然對她大吼大叫,只因為路邊的蠶,讓她想起小時候媽媽扔掉她養的蠶。

這位女兒患有抑郁症,心理專家張進認為,抑郁症和壓力有關。患者往往都是好孩子,但心裡揣著很多無法對父母言說的壓力。

為什麼無法言說?

因為這些壓力大多都是父母給的。

就像那位養蠶的女兒,她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父母給的,拿走她兩條蠶,她有什麼權利發怒呢?

怒火長期積壓在心底,就成了抑郁症的前兆。

哪怕父母並不想給孩子太多壓力,對孩子來說,一面被迫接受父母的付出,一面聽著“以後好好孝順我”的要求,就足夠苦惱的了。

因為這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是不純粹的,不是我想要的那種無私的愛。

什麼是無私的愛?李玫瑾教授認為:父母對孩子進行情感撫育,關注他們的感受,比單純滿足物質需求要重要得多。

孩子餓了,別急著喂飽,先問問他想不想吃;孩子生氣了,別急著斥責,先問問他難不難受。



人的內心需要“愛”來澆灌,才能充盈到足以抗衡罪惡感和羞恥感。孩子需要父母幫助自己意識到:哪怕自己並沒有那麼好,也總會有人無條件地關注自己。

這樣,他們才能心安理得、自信快樂地接受父母的給予。

為此,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吃飽喝足,更是被當成人來尊重、需要、理解、深愛。

當孩子意識到:父母雖然能力有限,給不了自己特別多,但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自己,時時刻刻都愛著自己。

孩子的心,便會與父母緊密相連。童年得到的一切滿足,都會成為照亮他內心的燈塔,引導他自信滿滿地開拓未來。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