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英王室: 回顧英女王一生:近1個世紀的歷史書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女王還積極支持數字通信平台,甚至她個人擁有官方社交媒體賬號的時間比她的孫輩還要早。


2014年女王發布了她的第一條推文。2019年,女王在訪問倫敦大英科學博物館期間發布了她的第一則Instagram帖子。為了“吸粉”,她還聘請了社交媒體運營官。

據悉,英國政府每年向王室撥款約8600萬英鎊,用於支付王室履行公務和打理王宮的開支。為了應對有關王室浪費納稅人血汗錢的批評,自1993年開始,女王就主動納稅。她還通過擺脫皇家游艇等奢侈品,將王室每年的支出降低數百萬英鎊。


2013年英國議會頒布了《王位繼承法》,該法案規定,繼承權將與王位繼承人的性別分離,女王確保該法案獲得了通過。這意味著女王的曾孫女夏洛特公主(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女兒)將比她的弟弟路易王子更接近英國王位。女王通過此舉倡導了性別平等和機會平等。

“女王把王室變得象英國的天氣一樣,讓人們習以為常,偶爾地抱怨嘟囔一下。”英國憲政史權威戴維·斯塔基曾這樣形容道。

推動了英帝國向英聯邦的和平過渡

從16世紀開始,英國就開始了對全世界的殖民歷史,一直到二戰前夕,英國依舊是日不落帝國。女王出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尾聲,並經歷了整個二戰時期。當她登基時,面對的是一個分崩離析的落日帝國,英國的軍事與經濟強權逐漸衰弱。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世界格局,加速了大英帝國的衰落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勢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紛紛要求獨立,興起民族解放運動,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白人自治領要求英國政府給予更多的自治權,英國殖民體系漸趨瓦解。為挽救頹勢,1926年,英國被迫承認自治領在內政外交方面獲得獨立。1931年,這些國家以平等獨立國家的身份,組成了“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即英聯邦。

二戰後,各個殖民地民族意識覺醒,獨立運動風起雲湧,英國殖民體系徹底坍塌。經濟遭受戰爭創傷的英國已無力維持其龐大的殖民帝國,只能順應歷史潮流,讓殖民地獨立, 盡可能地維持和這些國家的友好關系,以推動英帝國平穩地向英聯邦過渡。

1949年,為了減少非殖民化對自身的沖擊,英國與其主要的前殖民地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斯裡蘭卡、印度新西蘭巴基斯坦、南非一同改組了英聯邦。改組後的英聯邦不再以效忠英國君主為基礎,且名稱為體現非殖民化,也去掉了和英國有關的描述,改為了“Commonwealth of Nations”。


在英帝國向英聯邦的轉型過渡過程中,女王發揮了關鍵的、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她登基後積極投身於鞏固和壯大英聯邦。在其領導下,英聯邦從8個成員國發展到今天的54個成員國。

參加過二戰並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二戰的持續,伊麗莎白二世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她本想1944年一成年就入伍,但王室不願讓未來的王位繼承人處於危險之中。然而他並未停止為此而努力,並於1945年被允許加入女子輔助服務團(ATS)。在那裡,她學會了如何駕駛軍用卡車和修理機器故障。

《時代周刊》曾指出,盡管這不是一個戰斗角色,但並不意味著它沒有任何風險——至少有335名ATS成員在戰爭中喪生。這位年輕的公主對國家的奉獻和及服務意願和其他人一樣,這讓她非常受歡迎。


當還是公主的時候,伊麗莎白二世在二戰中為保持國家樂觀和強大發揮了重要作用,她定期進行無線電廣播,為人民帶去歡樂和勇氣。

熱衷於慈善事業

女王熱衷於慈善事業,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慈善家之一。她的努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世界的貧困狀況。

她是600多個慈善組織的贊助人,這些組織包括英國紅十字會、英國癌症研究中心和英國盲人退伍軍人協會。作為王室贊助人,女王通過參加這些機構舉辦的活動將公眾注意力引導到慈善這一重要事業上,從而幫助這些機構更容易地籌集資金。

不僅在各種慈善活動中露面,女王還自掏腰包支持慈善事業。2004年,女王為印度洋海嘯的受害者捐款。2014年西非爆發埃博拉疫情後,女王對該地區進行了經濟援助。2015年,她在聽到地震摧毀尼泊爾的消息後,以個人名義向該國捐款。

女王的挑戰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75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