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失踪50多年的英雄 在罗布泊找到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16年,失踪50多年的英雄遗骸,在罗布泊被找到,究竟经历了什么


“千年古戍卧荒丘,戈壁黄沙一望收。”说起罗泊湖,你会想到什么?是荒无人烟,寸草不生,抑或是”死亡之海“,“东方百慕大”?事实上,被誉为“地球之耳”的罗泊湖,在多年以前其实热闹非凡。先秦时的地理名着《山海经》称之为"幼泽",也有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汉朝时期这里曾经有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的古代楼兰王国,同时这里也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但自从罗布泊的湖水干涸之后,这里便渐渐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曾多次上演过神秘失踪的案件。在2016年10月,有一支探险队到达了罗布泊,在他们中途休息时,偶然间发现了一具遗骸。在历经多方核查后,此人竟是失踪多年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李中华。那么,当年李中华为何会罹难罗布泊?他究竟经历了哪些? 被誉为“东方百慕大”的无人禁区罗布泊,到底有着怎样惊人的秘密?

罗布泊湖泊位于若羌县境东北地区,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共780米,此地气候异常干燥,年平均气温在11.6摄氏度左右。其真正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是在汉朝时期。据史料记载,这座充满了恐怖色彩的地带,曾经也是一片人口众多,充满着繁华热闹之地,也因此孕育了一座同样充满着色彩的楼兰王国。在楼兰的影响之下,罗布泊也就成了名声赫赫的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所以罗布泊当年的风光甚至达到了遍地黄金的美称,但是由于气候原因和人类活动的急剧增加,罗布泊的水域却慢慢干涸起来,楼兰王国也跟着随即消失了沙海之中。


虽然楼兰王国消失在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但人们对于它们的关注度却从未消减过。为了寻找这些遗迹,从古至今,多少探险家,专家前赴后继地来到这里,甚至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美国戈丁顿都吸引至此并留下了精彩的描写,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不过罗布泊除了它辉煌的过去,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便是彭加木事件了。



彭加木是我国着名生物化学家,专业探险家,曾多次进入罗布泊。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家提出“支援大西北”“支援新疆”的口号后,许多科学家因此前仆后继地远赴新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1964,彭加木带领团队第一次走进罗布泊。当时的罗布泊还有大量的湖水可做考察,因此意外发现了钾盐和重水,而在当时我国军事力量比较薄弱,大部分钾盐都依赖于进口,重水更是制造核武器必不可缺的物质,这个重大的发现是我国还未开发的宝贵财务,更是为之后的核试验提供珍贵的原料。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湖水渐渐干涸,“死亡之海”由此得名。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彭加木意外得知关于罗布泊的记载。他还发现国外资料远比国内记载更为详细,便立志要这片荒漠正名,也就有了这样的豪言壮志:就算死,也要用身体为实验增加原料。

在1964年至1979年,彭加木先后两次对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发现大量稀有资源。1980年5月,身患癌症的彭加木再次带领小组成员踏上了这片荒漠,到了六月份,他们成功地完成了纵向穿越罗布泊的壮举,并且采集了很多化学样本。

此时按照原定计划应该原路返回,但想要了解更多罗布泊的彭加木提议,横穿罗布泊,采集更多的样本,并开辟出新的道路。 纵向一个月的荒漠穿越,已经是危险重重,在各方面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况下,横向穿越,开辟新的道路,对于面前的危险,队员是再清楚不过得,只是彭加木此时已经身患重疾,他清楚返回之后再进入罗布泊的机会基本没有了,因此不想留下毕生遗憾。但不想,再一次外出寻找水源的路途中,他再也没能回来了。

当时经过商议,小组成员意见终于达成了一致,如果走到一半,物资消耗一半,就立刻原路返回,不过那时候的条件远不是现在的条件能比的,他们所有的水都是铁通装的,时间长了,铁锈会慢慢渗入水里,因此条件非常的刻苦。天不遂人愿,没过多久,他们物资已经消耗了一大半,却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参考,可是此时,他们距离目标还有将近500公里。荒漠的环境,无时不刻不考验着他们的身体和信心,加上身体的负荷,已经不得不考虑返程的事宜了,到了库木库都克境内的时候,所携带的食物已经消耗不剩什么了,于是大家决定分头去找水源,在找了很久一无所获之时,不得已决定向驻军求救。



在得到当地驻军回复后,带上物资立即赶去救援,让他们通报了坐标以后,在原地等待救援。此时大家内心充满着希望,相互鼓励,可是在上午十一点时,有人发现彭加木不见了,找寻过后看到了留在桌子上的纸条:我往东边去找水源,等我回来,彭。此时队友只能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此去寻找,晌午的沙漠温度最高可达50度,单独行动的危险不言而喻。在大家开车寻找彭加木向东的足迹的时候,发现了吃过食物之后的包装,在绵延了十多公里后,却没有找到任何踪影,彭加木就这样消失在了茫茫荒漠中。

之后队员和驻军通报了彭加木的失踪,随即展开了全面的搜索救援。在驻军和政府持续一周的地毯式搜索后,还是没有任何线索。此时的彭加木生还的几率几乎不可能,当地政府和军队再一次进行可了更大范围的搜索,可依然没有彭加木的身影。几个月后,中科院联合军区再次行动,拉网式的排查,所经过地方都标注记号,这次搜索行程长达一个月,可以就没有任何遗体和遗物。就这样,生物学家彭加木离奇消失在了罗布泊的沙漠中,找不到任何的踪迹。



直到2016年,一直探险队伍在罗布泊的茫茫戈壁中迷失了方向,为了能够走出这片荒漠,探险队员一直在向沙漠的外围走去,可是天气突变,风沙扑面而来,不得已探险队员只能就近筑起沙墙防风,没过多久,风沙远去,狼狈的探险队员只能稍作整装。

可就在这时,一名探险队员好像踩到了什么,于是叫来队员扒开其余沙子,被眼前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是一具早已风化的森森白骨,包裹的衣物被黄沙也侵蚀的差不多了,此时的队员都为眼前的景象感到难过,这时突然有人提起,这时罗布泊,虽然无法定位,但这人会不会就是之前消失的生物学家彭加木呢?但是由于还未脱险,只能在此留下记号,继续寻找走出沙漠的道路,在成功脱险以后,这支探险队向当地警方报案,一段往日尘封的迷案也就此揭开,他到底是不是彭加木呢?为何为葬在这片险象环生之地呢?事情的背后又有怎么样的谜团?

在当地警方接到报案的时候,政府,军方都是高度关注,他们按照探险队的描述,前往了罗布泊找到那个标记,对其展开详细调查。

在警方来到现场以后,这具尸体由此结束多年曝尸荒野的境地。警方断定了罹难者是一名男性,由于条件艰苦,只能对逝者包括散落的遗物进行收集带回去研究。此前散落在罗布泊的遗物有,棉衣、手电、防风镜、水壶、背包、以及一些破败不堪的牛皮纸包着的纸张,除了纸张以外,其他都是探险员常见的物品,研究价值不大,但这些纸张就不一样了,上面记录了很多文字。

干旱无雨的沙漠虽然没有完全风化掉这些纸张,但是也变得脆弱不堪,警方只能小心将这些纸张拿镊子尝试拼好,着实在费了几天功夫后,眼前一些字迹也被解读出来:父亲.......四川巴中等,警方根据这些字样推断出此具干尸应该不是彭加木,失望之余又疑惑可是这又是谁呢?独身一人去往荒无人烟的罗布泊是做什么呢?






虽然经过努力,看似有一些线索,但是经过仔细研究以后,发现信息是在过于零碎,没办法,为了进一步调查,警方只能来到四川省的人口办事处,希望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可由于时间太过久远,虽然工作人员也是极尽全力地寻找,但在很长时间的排查后,只是找到一个名叫“李中华”的人,各方面条件与警方提供的相较吻合。警方在得知此信息后,当即来到了人口办事处,经过更为详细的对比之后,警方认为罗布泊发现的干尸,很有可能就是此人。因为在查找的过程中,警方发现李中华也是多次前往新疆。那么,李中华去新疆做什么呢?为什么又会死在荒漠中呢?

2016年11月28日,茫崖行委公安局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遗骸的“特殊寻亲信息”,期盼能尽快找到李中华的家人。网络传播的速度是极快的,很快有家属联系上了警方。在与其家人的一番沟通后,警方才知道,原来,李中华已失踪了几十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家人也一直竭力寻找其下落,只是一直没有任何消息。

根据家属反映:李中华在60年的时候就已经离开家中,最开始还会寄一些信件,但是几次之后,也是音讯全无,仿佛消失在这个世界,为了寻找李中华,家人甚至在多个地方散发寻人启事,可是依旧杳无音讯。如果李中华此时尚在人间的话,应该已经是88岁高龄了。

即使如此,警方也不能就此认定此人就是李中华,在警方向家属说明罗布泊情况以后,希望家属能够配合进行DNA检测对比,来最终确认是不是就是李中华,在征得家属同意后,警方提取了其弟弟DNA,与之死者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证明,罗布泊的干尸就是消失了几十年的李中华。


只是李中华为什么会死于茫茫戈壁呢,他背后又隐藏了什么样的原因?

据其家人回忆,李中华其实很早就离开了家乡,只是长辈总是会时常念叨,李中华曾是一名抗美援朝的战士,而且还在战斗中立过军功,是正儿八经的战斗英雄,只是后来身负重伤,不得已才返乡治疗的,之后就一直在家了。

为此家长还特意为李中华安排了一份印刷厂的工作,确保抗战英雄能够正常生活,就这样一直到了五十年代末,应国家号召,为云南修建铁路,虽然四处跑,但是总是会给家里写信保平安。

知道60年以后对家里人提及,要去更远的地方工作,在这之后便再没回来。

可是警方还是非常疑惑,李中华作为四川人,即便是外出很远工作,怎么又会跑到茫茫戈壁滩呢?

其实不仅仅是警方怀疑,家人也是难以理解,为了再次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只能再次在遗物中寻找线索。

就在再次对遗物清点时,发现了一张快要辨认不清的《洛阳日报》,可是《洛阳日报》作为地方性报纸,怎么又会出现在李中华身上呢?洛阳距离罗布泊千里之外,报纸对李中华有怎么样的作用呢?只是在研究了此版日报依旧没有任何值得参考的价值,线索也只能就此中断。

就在愁眉不展之时,一个防风眼镜倒是引起了警方的关注,在那个年代,能拥有此款防风眼镜是不多见的,一般是军队或者从事特殊行业才会配备,而且根据其他探险工具,李中华应该是做了周全准备才会来到此地。

或许,李中华当时外出打工应该只是托词有着不得已说的原因。作为一个抗美援朝的有功战士,为什么撒谎去罗布泊呢?经过研究之后,得出最为合理的解释就是李中华失踪的时间,正好是我国核武器的秘密研发阶段,也许是因为来自于老部队的召回命令,才赶往罗布泊,不能泄密,只能欺瞒家人独自前往戈壁滩。

在经过后来的调查显示,当年确有一支队伍从洛阳出发,支援研究建设,为此根据线索又找到了当时的试验员,根据试验员的回忆,当年远赴新疆一代并没有四川籍的队员,不过是往青海方向是有不少四川籍的。

只是试验毕竟事关国家机密,即使前往也不能说明具体情况,我们也只能根据线索来推断当时的情况,时间流逝太久,没办法亲眼见证当时的场面,也很难有确切证据来证明事情的真情,也只能就此成为一个谜题。好在是李中华在几十年后依然能够魂归故里。

不管是依然消失无踪的彭加木,或者魂归故里的李中华,罗布泊的始终流传着各种诡异事件,不过宇宙之大,还需要我们用时间来慢慢探索......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