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美食指南: 这里的咸鲜风味 是来自大海的味道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珺如第一次见到这种鱼酱油的第一反应是“好奇”。几年前,她妈妈的朋友拿过来一罐墨褐色的东西,聊天中追忆过往,这两位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待这罐东西的样子“像珍宝一样”。珺如完全没听谁说起过它,它的汁液颜色深沉,闻起来腥咸有加,不好想象什么食材能跟它产生出何种碰撞。


珺如说虽然她是家里面头一个开餐厅的人,但她家是很喜欢在烹调上追根究底的家庭。家庭成员会共同琢磨一道菜,在餐桌上讨论、修改。

她给我举了个“酒糟腌蛋”的例子。也是她妈妈在同事家吃到的,当时珺如也在场,有一天又想起来,就去把方法问了过来,自己腌出来后,外面倒也是红的,可里面是白的,酒糟仿佛进不去,于是又加酒,味道仍然不对。


母女二人试验几回,都没复原出好吃的味道。直到过了十几天,再去吃它,发现味道又对了。

珺如意识到,一些非常珍贵的山野菜,其实很粗糙,有时好吃,有时根本不对,但不对的时候,山人也不会浪费它,味道平平淡淡也是食物,怎可糟蹋。提炼技法,或者对此思考与品鉴这样的能力,他们未必会有,这次的酒糟腌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腌制中关于时长这一点,她妈妈那位同事压根没提到。所以那回碰到鱼酱油这样的东西,对珺如来说无异于发现新大陆。

珺如前后花了一年多去寻找鱼酱油。四处打听,乡下的调味品铺子或去吃乡宴、碰到乡宴师傅,都要问一下。大概听说了一些素材。

比如,她妈妈就记得自己小时候,有时会应家长要求,去屋顶收鱼露罐子;她还听说,早前时候,渔船回港,打到的鱼已经打点得当给鱼贩收走,船底还留着鱼杂腥水,不舍得浪费,就收起来装到罐子里。


剩下的交给太阳,暴晒,微弱结晶,继续暴晒,水分挥发到一定程度后,那罐东西经过发酵愈渐黏稠,成了一个可以提供咸味的调汁。但盐曾经金贵无比,政府课以重税,而寻常人家菜里的咸味,部分就来源于此。

通过一些年长的厨师,珺如最终在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找到一个姓郑的配制世家,生产“坦诚鱼露”。它用鲜贝汁调节鱼露腥味和浊味,比起另外几个制造厂所制产品里的杂质与陈腐味,它算是符合现代餐饮标准的古早鱼酱油,有种新鲜活跃的香。蚂蚁庭院的厨房里从此多出一瓶“坦诚鱼露”。

不过这样的寻找大概只是美食文化推广者的私人兴趣,未必具有现实经济价值。我看郑珺如也是图个“好玩”,图个特别。找到接近满意的鱼酱油后,她去朋友家聚餐,原来都会自带两味调料,自打找到了鱼酱油,也每每带去聚餐,像是有些妈妈展示小孩的才艺,别人没有,她就很得意。


对她在美食上的探索劲头,我感受最深切的还是她做的梅酒冰淇淋,极美,不吃甜食的我那天吃了两份尤嫌不足。酒是高粱酒,恰巧有个同学开酒厂,每位同学分到一些原浆,她先自制高粱酒,在这个酒里浸酿梅子,加入的调味也是随兴,抓起来一味觉得不错,就扔进去。一小份冰淇淋,有酒香,有奶香,有梅子的盐甜,真正好味道,以后倘若没机会再去蚂蚁庭院,恐怕不能再吃到。

事实证明,蚂蚁庭院餐厅最终不过将鱼酱油运用到了一道菜里,就是海风高丽菜。而且起初珺如还遭到厨房团队的抵触,他们的理由是,这毕竟是一个早年渔民使用的粗鄙之物,现在能代替它的调料酱汁与海鲜干货多而有之,何必执着。



▲海风高丽菜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9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