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日常保健: "自愿服毒"后 我在急诊的 24 小时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后来,医生看我心率已比较稳定,血液化验各项指标也无大碍,权衡后决定还是等待自然排出较好,终于给我开具了出院许可。


等我终于踏出急诊大门,已经接近第二天深夜。

医院外,自由的空气,冷飕飕的。




后记

或许由于就医及时,或许由于我习惯性吐籽,所以没有摄入毒素集中的部分,此次中毒没有带来更严重的后果,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出院后,我经历了几天黑便和胃部不适后,已经完全康复。

我短暂的神农尝百草生涯也就此终结,从此看到奇异植物,我总怀疑它们要害朕,并自愿成为了“不要乱吃形象宣传大使”。

写下这个经历,是想以自身的惨痛教训劝诫身边的好奇宝宝们:有些东西,超市不卖是有道理的!

要对大自然保有敬畏,没有十足的知识兜底,千万不要贸然伸出魔爪!


医生点评

李鹏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消化肝病科主任医师

文章中主人公的遭遇相信读到的人都会替她捏把汗,幸运的是最终没有大碍。

大家生活中或多或少也都听说过,或亲身体验过与主人公类似的遭遇。


俗话说:好奇害死猫。普通人因为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于不熟悉的“美味”,会有情不自禁想体验一把的冲动。但这在现实中会面临很大风险。因为很多看起来的“美味”,可能是披着华丽外衣的“恶魔”。

因为毒素的不同,不同的有毒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引不同脏器的损害,比如呼吸抑制、心律失常、肝功能受损、肾脏衰竭,但都“殊途同归”,可能危及生命。

文中的主人公出现的就是心率失常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病人,在国内我们一般会采取非常积极的处理和快速响应,比如洗胃、灌肠、催吐、输液等等手段齐上阵,确保病人的情况不会持续发展。

但文中的主人公是幸运的,即便没有采取这些措施,也还恢复得不错。所以我也在这里奉劝大家,对于不熟悉的物质,哪怕看上去再美味,也要慎重对待,三思而后尝。

一旦吃了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就医,并告知医生具体吃了什么可疑物质最好是能附上可疑物的图片(这一点文章主人公做得很好!),便于医生及时诊断,做出正确处理。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4567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3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识.月.有.共] 2022-02-19 10:52
    好文采,要去写小说。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58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