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尬!台灣地區"副總統"出訪在美被關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另一層算計,則關乎洪都拉斯。

  卡斯特羅在參選時曾公開表示,當選後將立即與中國建立外交和商務關系。後來,她的副手改口說,優先考慮與美國的關系。顯然,華盛頓在背後做了不少工作,但“洪台關系”仍然猶如隨時會爆的炸彈。


  民進黨當局已如驚弓之鳥。

  他們可能想起了2018年蔡英文剛結束對中美洲“友邦”的“竄訪”,8月20日深夜返回台灣,結果21日上午就被中美洲“友邦”薩爾瓦多“斷交”。

  02

  就在賴清德竄訪途中,25日,立陶宛方向傳出的一個消息讓民進黨當局心頭一顫。

  路透社爆料說,立陶宛官員正在討論給“台灣代表處”改名。

  報道援引兩名消息人士的話說,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上周向總統瑙塞達提議,將代表處的中文名稱從“台灣”改成“台灣人民”,作為緩解與中國緊張關系的一個途徑。

  


  說了半天,實際就是改下翻譯,把代表處英文名中的“Taiwanese”譯成“台灣人民”。這種投機取巧顯然毫無意義,即便如此,報道說,立外交部還在猶豫,“還需得到台灣的同意”。

  改名這事,已經不是第一次傳出風聲。

  英國金融時報20日透露,美國曾向立陶宛提出“台灣代表處”更名的想法。

  報道分析,因為這場外交爭端已經讓華盛頓頭疼。美國一方面想擴大民進黨當局的所謂“國際空間”,但同時又不希望給中方留下指責美國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機會。


  但當時消息一出來,美國務院和立陶宛外交部都第一時間否認。民進黨當局多名官員也宣稱對更名提議“不知情”。

  這次反應也有點類似。路透社爆料當天,立陶宛總統瑙塞達的首席外交顧問就接受國內媒體采訪,說官方不主張改變代表處名稱。她說,改名確實是降低對華關系緊張的選項之一,但“立陶宛需審慎評估在如此短時間內改變決定的後果”。

  倒是島內輿論和民進黨再次高度緊張起來。

  25日,台中央社第一時間聯系上所謂“3名立陶宛知情人士”,證實路透社當天“報道不實”。

  緊接著,26日,台“外交部”發言人出來否認。“外交部長”吳釗燮當天也被國民黨立委質問此事,聲稱“立陶宛沒有告知針對代表處改名”“改名是不實的訊息”。

  不到一周,英國兩大媒體先後爆料“台灣代表處”改名,雖然一時無法證實,但這番折騰也已暴露出在涉台問題上做出挑釁舉動後,立陶宛和民進黨當局都在經受現實和心理上的“折磨”。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2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6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