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美食指南: 爺爺那口餅鍋 撐起了綿長的家鄉味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本文為「三聯美食」原創內容




『一鍋,一餅,就是爺爺的人生。』


作者 / 張麗

爺爺這輩子最驕傲的事情,是他有一口貼大餅子的鐵鍋。

爺爺說,不知道鐵鍋大餅子的人,絕對不是地道的東北人。的確,一鍋,一餅,就是爺爺的人生。

爺爺是務農的一把好手,也是做飯的行家。想當年,他做的大餅子人稱一絕。燒火做飯前,他先發面揉面,他說,面不能活得太稀,太稀了做不成型,直接出溜到鍋底泡湯了;太硬,味同嚼蠟,失去了玉米的醇香。

鍋燒到一定熱度後,爺爺捋起兌了鹼的面糊不停地揉團,然後掄起左手,只聽“啪”的一聲脆響,一個橢圓的大餅子就牢牢貼在鍋壁上,那動作輕快又有幾分瀟灑。

更絕的是,爺爺貼的大餅子,無論是大小、厚度、形狀,幾乎一模一樣,整整齊齊繞著鍋壁貼一圈。蓋上鍋蓋,就等著黃澄澄、喧騰騰的大餅子出鍋了。

人們於是善意地稱爺爺為“張聖手”。爺爺眼睛眯成一條縫,自豪地說:“你咋不說我這鍋好呢,給啥我都不換!”


爺爺的鐵鍋是曾祖父闖關東時帶過來的。當年,他們憑著一輛手推車,一副扁擔,踏上未知的漫漫征程。一路風塵,他們扔掉許多家什,唯獨沒有丟下這口大鐵鍋。

鐵鍋足足有十二印,純手工鍛造,據說要經過多道工序,千錘百煉才打成。經年累月鐵鍋不但不陳舊,而且在烏黑的鍋底表面生成一層油光,燉菜從來不糊鍋。

在那個糧食匱乏的年代,爺爺就用一口大鍋撐起了一家九口的生活。那時候家家糧食不夠吃,靠野菜充饑才得以渡過難關。




圖 / 視覺中國

爺爺自有他的辦法,他把野菜洗淨摘好,然後用自制的木棍當攪拌器,大半鍋水滾沸的時候,菜莖菜葉像一尾尾小魚在水裡翻騰。

這時,爺爺一邊往湯裡撒玉米面粉,一邊用木棍輪回攪拌,不一會兒,面粉就均勻地附著在菜葉上,雖然只有薄薄的一層,但那金黃的色澤不禁讓人感到,這麼一大鍋面湯,再也不會挨餓了呢。

爺爺說,這掛糊菜湯關鍵在掄棍,力道輕了,面就直接化在湯裡了;重了,面和菜會分離,清湯巴水沒味道了。

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鄉親們最快樂的時刻,因為這是挽救生命的季節。幾場暴雨過後,土豆黃瓜豆角茄子南瓜紛紛成熟了,這也是大鐵鍋最能派上用場的時候。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