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美食新闻: 他为老毛做22年的饭 从未加过酱油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他为毛主席做了22年的饭,从未加过一滴酱油,饭后还要销毁菜单




文 | 文史档案局


编辑 | 文史档案局



他是毛主席的“专职掌灶人”,为主席做饭22年,但是他给毛主席做的饭菜里从未放过一滴酱油,而且饭后总会把菜单销毁,这是为什么呢?又为何从来不给毛主席放酱油呢?01

抓住毛主席胃的男人

1954年,28岁的程汝明去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工作,就连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同年毛主席在一辆列车上出巡,和工作人员们讨论工作,说着说着就忘了时间,直到被人喊叫吃饭才停下工作,主席很热情地叫他们留下一起吃饭。这就让后厨的工作人员有些慌乱了,因为当时在这辆列车上只有一个厨师,就向铁路的领导反映,希望可以派一个人手过来,领导知道后就将程汝明派了过来帮忙。



当程汝明收到消息是为毛主席做饭的时候,开心地立刻赶到了列车上,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会成为毛主席最喜欢的厨师。

程汝明,1926年出生于山东一个普通农民家,家里穷得叮当响,兄弟姐妹也很多,为了维持生活,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但是光凭父母两个人的劳动力,也很难维持家中的生计,九岁的他就开始跟着父母下田干活,可即便如此,家里还是揭不开锅,他年幼的妹妹就被活活的饿死了,也让他明白了饮食对人的重要性。

于是刚满13岁的程汝明就离开了山东老家,跟随着老乡去到了天津,在一家饭店中当学徒,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到西餐,为了研究菜肴火候与配方,他时常熬夜,10年后他已经掌握了英法俄西方的的烹饪技术,22岁的他在天津就有了些小名气,成为了聚合城饭庄的主厨。





到了1952年,程汝明来到了北京,在北京的铁路专务运输处工作。

在那一年的10月份,在北京世界和平委员会举行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会议,主办方在当时想到程汝明对西餐有很深的研究,就把他安排到了外宾乘坐的车厢做主厨,负责西餐。在会议期间,程汝明展示出了他高超的厨艺水平,做的西餐很受外国人的欢迎,甚至有外国人问:“你们这有外国厨师吗?”就这样程汝明在外宾专列做了两年的西餐

在1954年5月,程汝明被突然叫到了保密室,也就是重要首长的专列,刚一进去里面的人就笑着对程汝明说:“程师傅,你有个好消息呀,不得好好庆祝一下!”程汝明听到后很疑惑:“什么好消息?”一番谈话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牌子竟出现在了毛主席乘坐的专列上,他开心的同时又很不解为什么主席会选中他?



原来在那段时间,毛主席会经常外出巡视,三五个月又不在北京,不管在办公还是休息都在这列列车上,毛主席有一个习惯他很少住旅馆,一般跟宾客们谈工作也都是在列车上,但是人有千百种,口味也有千百种,所以需要厨师会做各中各样的菜。

那么只有一位厨师就忙不过来了,就把程汝明给调过来帮忙,第一次与主席见面的程汝明十分的紧张,一直到毛主席笑着过来与他说话时,他的紧张才慢慢的消失,可以抬头望向面前的这位伟人,和他想象中的一样,眼前的这个人身材高大,两眼有亮光,精神抖擞,说话十分的亲切,一点儿架子也没有。

刚开始为主席做饭的时候,并不知道主席爱吃什么,担心自己做的饭不合主席的口味,反反复复地问李锡吾主席的喜好。



02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在1956年的6月,列车上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情,毛主席在武汉渡长江时做了一首诗“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可能我们会觉得诗中的武昌鱼是从武汉打捞上来的,其实并不是,从程汝明的口中得知,主席提到的武昌鱼是从长沙带过来的并不是武汉现打捞的,因为当时的列车是在长沙停留了,就在两人准备开始做饭的时候,他们接到通知列车要开往武汉,就把准备好的食材收了起来,被收起来的食材当中就有一条武昌鱼,当时列车中没有冰箱,就把食材都放到了自制的放有冰块的冷藏柜中。到了武汉以后,程汝明才开始为毛主席烧制武昌鱼,毛主席吃完觉得很美味就随手写下了“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



程汝明每每提到这件事总会很自豪地向他人说“毛主席那次所吃的武昌鱼,是我做的”。03

正式成为毛主席家的厨师


会议结束之后,主席就乘着列车回到北京,下列车的时候,主席就让李锡吾与程汝明一起随行,程汝明也正式成为了主席家中的厨师。



主席住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这里的风景很美,保密工作也极好,程汝明来到之后激动万分,他居然能与主席同住一个屋檐下,负责主席的饭菜,心中满怀着对党的感恩,每顿饭都做的很认真。

在1961年的时候,主席身边的人进行了一次大更换,警卫员、秘书、厨师都换了一遍,与程汝明同行的李锡吾就被调走了,只留下程汝明一人继续为主席掌勺。程汝明更加珍惜这个机会,决定记录主席的所有饮食喜好,每次等主席吃完饭之后,他总会问一句:“今天的饭菜如何?”时间久了,就了解了主席的所有饮食习惯,不断地加以改进。

程汝明在工作期间非常的努力,也接触了之前从没接触过的状况。成为了主席的掌勺之后,他做的菜单都必须保密,准备好菜之后,菜单必须立即消除,刚开始程汝明还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到了后来他才得知,原来如果菜单被泄露,就很有可能让敌人了解到主席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避免有不轨之心之人做手脚。

程汝明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之后,每顿饭做完之后他会立即撕毁菜单,他的身份也需要对外保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他是主席的主厨,一直到后来他的家人也只是知道他在中南海工作,至于做什么并不是很清楚。



在吃午夜饭的那一天,程汝明准备了红烧肉、豆豉腊肉、鱼头豆腐、盐水鸡、三鲜饺子等等,程汝明在那天做完饭之后,特别想与主席接近说话,于是就走到了他的身边,主席见到程汝明站到了自己的身旁,冲着程汝明笑了,程汝明也乐了,他什么也没说,见到主席乐了他也跟着乐了,在程汝明印象最深的就是主席每到过年就一直在笑。04

主席少年时期的心中阴影


主席爱吃红烧肉,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样菜,但是主席爱吃的只有程汝明做的红烧肉,刚成为主席的主厨时,程汝明拿出了自己最拿手的红烧肉,但是主席却只吃了一小块,程汝明开始自责怀疑是自己的厨艺不行,主席看到了沮丧的陈汝明,笑着跟他解释道:“小程啊,不是你做的不好吃,是因为我不喜欢吃酱油”。程汝明听到后更纳闷了,为何主席不喜欢吃酱油呢?

经过四方的打听之后,程汝明终于了解到了主席不喜欢吃酱油的原因,原来在主席小的时候,家里曾经制造过酱油卖,这些酱油都是亲手制造出的,但是当时的年代条件有限,酿造酱油都是通过自然发酵的,很多东西都不是人为能控制得了的,小时候的毛主席在玩耍的时候,无意中发现酱油缸中有许多的小白点,走进之后才发现那些小白点都是虫,这让年幼的主席心中留下了阴影。





自那以后主席就再也不愿吃酱油,程汝明就开始对红烧肉的配方开始研究,因为主席酷爱红烧肉,酱油又是红烧肉的灵魂,但是办法也总比困难多,经过一番研究之后,终于做出了不加酱油的红烧肉,程汝明选择用糖和盐进行调色,就算是不放酱油也等做出美味的红绕肉来,主席品尝之后也是赞不绝口,每次上这道红烧肉的时候主席都吃的一块肉也不剩。

除了红烧肉以外,主席最爱吃的就是辣椒与苦瓜了,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吃辣椒与苦瓜的人,怎么干的成革命呢?但是这两道菜也是需要配上酱油才美味,不过好在主席不讨厌豆豉,最终就决定用豆豉来代替酱油。



05

困难时期命令不准做肉菜

1960年,祖国建立初期遭受到了很多的困难,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许多的人民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肉了,于是主席选择与人民共患难,告诉程汝明饭桌上不准有肉菜,什么时候全国人民都能吃上肉,我的饭桌上才能上肉菜,在这一年的春节主席也是一切从简,除了一两道青菜,其余的菜都是中午的剩菜热了热,为了主席的健康着想,程汝明还是采用了一些策略,知道主席喜欢吃葱油饼,所以特意将猪肉熬成油,将一些肉切碎与葱花一起搅和在一起,刚开始主席并没有发现异常,还直夸程汝明的手艺是越来越厉害了,不过毕竟纸是包不住火的,没坚持几天就被主席发现了,对程汝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且让他以后都不能做葱花饼了。既然不能再做葱油饼了,那就再换一条路走。

程汝明知道主席不想吃肉是为了省钱,于是程汝明开始用最少的花销,做出既美味又营养的饭菜,主席喜欢吃辣椒,那就向辣椒下手,终于又研发了烤辣椒的这道菜,看到主席一根接着一根吃了起来,虽然主席在吃的一方面有一些讲究,但是在特殊的一些情况下,主席也是很宽容的。





都知道主席一旦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的时候,就会不分昼夜的工作,让他固定的去吃饭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厨师都是先将食材提前准备好,毛主席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随时开饭。

有一次到了深夜主席发现还没来得及吃饭,就让厨师做了一份饭,当时是于存在任职,他同样在主席的身边任职了很多年,对于主席的口味也是很熟悉,于是决定给主席做一份宫保鸡丁。

由于当时已经是凌晨,再加上于师傅刚刚起床有些迷糊,在做饭的时候不小心将苦瓜倒了进去,一直到做完饭才发现自己炒错了菜,但是时间已经很晚了,再重新做的话会耽误主席吃饭的时间,于是只好将饭菜端了出去,已经做好接受处罚的准备,不过主席并没有责怪他,反而笑着说,苦一些刚好提提神,说完就吃了起来,吃完后继续工作。这件事之后,于师傅也被组织严厉地批评了一番,主席觉得完全没有必要,都是因为自己吃饭时间太晚,也打扰了于师傅休息。

从那以后主席就很少要求在深夜吃饭。由此可见我们的主席不仅没有丝毫的架子,还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他人。

有人曾经问过程汝明:“您觉得您这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程汝明回答说:“令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我为首长做一辈子的饭都是干净安全的”在2002年,获得北京烹饪协会授予的“国宝级烹饪大师”的称号。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799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