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央行降准釋放1.2萬億美聯儲卻懵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總理講話僅過了3天,降准就來了,相當迅速!


  繼上次降准後,時隔半年,央行再次宣布降准。

  信號意義極強,徹底打消疑慮,貨幣邊(shi)際(zhi)“轉向”確認無疑!


  當然,政策口徑仍然沒有改變,對外宣稱仍然是:穩健的貨幣政策。

  12月6日,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強調,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我們看政策,不能看口徑,得看具體行動,以及口徑統一之下,具體文件的變化。比如,刪除“不搞大水漫灌”字眼,“管好貨幣的總閘門”等等。

  我就把話放這裡了,只要房地產泡沫沒有破裂,只要不爆發類似08年那樣的全球性經濟危機,我們的貨幣政策口徑就不會變。

  所以,你懂的,口徑對投資沒有具體的指導意義,得看具體行動。

  這次降准確認,貨幣正式“轉向”!

  中國貨幣政策是清晰了,美國貨幣政策卻陷入了預期混亂。

  01

  徹底打消疑慮 正式轉向!

  12月6日,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央行決定於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准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准備金率為8.4%。

  央行有關負責人稱,此次降准為全面降准,除已執行5%存款准備金率的部分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外,對其他金融機構普遍下調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考慮到參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大多數金融機構都達到了支農支小(含個體工商戶)等考核標准,政策目標已實現,有關金融機構統一執行最優惠檔存款准備金率,這樣此次降准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提取關鍵詞:降准0.5個百分點,全面降准,釋放資金1.2萬億。

  解答一個問題,為何12月6日宣布,12月15日才實施呢?

  首先,宣布降准迫不及待,先把預期穩住再說。

  根據歷史上看,李總理6次喊降准,降准了5次,時間間隔分別為2天、3天、9天、2天、9天。

  這次只用了3天,考慮到周末因素,可以說,這次降准可以說相當迅速。

  這也間接反應了,降准的迫切性!

  其次,因為12月15日是窗口期。

  當天MLF到期規模比較大,大概有9500億MLF到期,此時執行降准,可以置換部分到期的MLF。

  當然,另一個窗口期是年初,2022年1月作為年初農歷新年前期,流動性需求也較大。

  此時降准,2022年1月份再降准的概率就小了。

  現在,中國的貨幣周期相當清晰了,就是邊際寬松。

  我們在6月25日的文章《中美再次大背離,全球金融市場即將大轉向?》中就預測過我們貨幣政策轉向。

  這應該是最早預測我國貨幣政策轉向的文章了!(如果有更早的預測,歡迎打臉)

  當時,我們的邏輯是:

  美聯儲政策進入收緊周期,全球金融市場環境收緊,中國需要放松貨幣來應對美聯儲的沖擊。



  中國經濟體量已經很大了,不可能完全依附於美國政策,否則只會跟著美國吃癟。

  美國收緊,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資本流出我國,回流美國,這是規律。

  這會產生什麼影響呢?導致貿易受損,我國外匯占款下降。

  在資產負債表上,是左邊外匯占款下降,右邊基礎貨幣下降,所以這會被動導致我國收緊政策。

  怎麼對應?當然是寬松,釋放流動性,對沖這個影響。

  當然,邏輯跟事實也相符合。上一輪美國緊縮周期,中國的做法就是,放松貨幣對沖。

  上一輪的經驗,美國自2014年10月停止QE,這意味著什麼?美國政策最寬松的時候過去了。

  我們的應對措施是什麼?2015年,央行共普降存款准備金率4次,其中一次降准1個百分點,降息5次。

  2015年12月,美聯儲正式開啟加息。中國央行怎麼做的呢?降准!

  實際上,整個2016年,中國央行一直在用心呵護流動性。

  只要市場上流動性一緊張,央行立馬就會出手,呵護流動性,目的只有一個:對沖美國政策收緊,對沖我國基礎貨幣下降影響。

  再看一下這一輪我國央行的實踐。

  我們6月25日發布的文章,央行7月9日就意外降准,真是相當給面子。

  接下來,央行也是同樣的各種呵護流動性,比如萬億續作MLF等等。

  當然,最重磅的是今天12月6日,時隔半年,央行再次宣布降准。

  信號意義是,徹底打消市場疑慮,貨幣轉向確認無疑!

  02

  預期混亂 美聯儲很蒙圈!

  跟中國政策預期相反,美國貨幣政策預期開始混亂。

  當下,美聯儲處於一個蒙圈狀態!

  先從大的方面看一下美聯儲,美聯儲變了麼?變了!

  從疫情爆發後,美聯儲肆無忌憚的放水,美國財政部“光明正大”的購買國債k開始,美聯儲就已經在實踐MMT理論。

  我們知道,MMT理論唯一的約束條件就是:通脹。

  原因也很簡單,惡性通脹通常都有共同的問題:社會動蕩與政治動蕩、內戰、生產能力崩潰、弱勢政府、以外幣或黃金計價的外債等。

  典型的例子比如,德國魏瑪政府、民國的金圓券、津巴布韋、匈牙利等。

  所以,MMT理論實踐必須控制通脹!

  因此,只有通脹才會導致美聯儲收緊流動性,只有通脹才會刺破資產泡沫!

  美聯儲傳統貨幣政策框架,以及MMT理論實踐下,都有一個共同焦點:通脹。

  2020年8月份,美聯儲修訂了貨幣政策框架,其中一個點就是,修正了對通脹指標的容忍程度。這可能也是MMT理論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框架雛形。

  核心變化就一個:原來美聯儲政策的長期目標是2%,現在變為長期平均通脹率是2%。

  美聯儲允許通脹在一段時間內略高於2%。

  問題是,這一段時間是多久,不知道;如何計算2%的平均通脹,不論是框架聲明還是美聯儲官員的講話也都是語焉不詳。

  一直到現在,美聯儲都沒有給出具體的政策指引。

  我們在2月18日的文章《泡沫,終將被刺破》中猜測:

  如果美國的預期通脹連續差不多一年都在3%以上,甚至4%以上,同時經濟增長數據又相當不錯,那麼美聯儲政策可能就會趨勢性轉向了。

  現實社會中,美聯儲通脹數據什麼樣呢?

  從5月份以來,美國的通脹就超過了3%和4%,目前已經持續了7個月了!

  什麼概念,美國高通脹確實持續相當長時間了,但是,注意,但是,持續時間還在可忍耐范圍之內。


  



  從11月份開始,美聯儲開始taper。根據政策途徑,美聯儲taper速度會加快。

  但是,鮑威爾的連任,以及最近對通脹的表態,讓市場覺得,美聯儲未來會很鷹派。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分析師也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美聯儲仍然會鷹下去。

  這種觀點,的確符合當下的政策趨勢,也比較“安全”,不會輕易被打臉。

  但是,我認為,美聯儲不會那麼快加息,甚至政策存在“轉向”的可能。

  我參考的一個數據是,

  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口數據,只有21萬人,相當震驚,只有市場預期的55萬一般不到。

  11月份,美國勞動參與率微升至61.8%,較2020年2月水平低1.5個百分點。

  看到這個數據,相信美聯儲官員的內心是崩潰的!

  按照正常的推演,前提是,我釋放大量流動性了,

  如果沒有效果,經濟表現就應該是,通脹沒起來,就業很差,那麼我可以放心的j繼續放水。

  如果有效果,那麼表現應該是,通脹應該回升,就業應該提升,到一定程度我可以加息,回收流動性。

  但是現在他們看到的指標是,通脹起來了,就業卻很差。兩大指標,一個極好,一個極差,你讓美聯儲咋辦?

  美聯儲官員的內心也很崩潰!

  03

  警惕美聯儲政策轉向!

  我們從美聯儲決策程序上再看一下。我們在5月13日的文章《流動性泛濫的慘痛代價?關鍵看這兩個指標!》中有過介紹:

  對於美聯儲的官員們來說,按照以往既定的決策機制做出政策決策,是最優的選擇,因為如果冒險采取完全新的機制,出了事情是要負責任的。

  但是,他們又不會完全照搬以往的決策機制,因為他們也需要“政績”,而不是給前任“打工”,在前任的功勞簿上記上一筆。

  所以,他們會對決策機制進行調整。

  在百年發展歷程中,美聯儲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經過 反復變動,最終確立了穩定物價和保證充分就業的雙重目標。


  最經典的就是,1993年提出來的泰勒公式。

  

  理論那麼多,為何泰勒公式會受到重視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泰勒通過這個模型,對過去歷史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結果一看:原來過去美聯儲這麼多年的實踐,跟我這個模型非常吻合。

  



  而過去這麼多年,也沒有出現多大的亂子,即便出了亂子也在可控范圍之內。於是就認為,這個模型可以用於當下和未來。

  再說了,即便美聯儲的官員用這個模型把事情搞砸了,也有借口說,看過去大家都這樣做決策,我們也這樣做決策,也不能全怪我們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直接把利率降到了零,導致資產泡沫嚴重。

  於是,很多人都在批評伯南克,你這樣亂搞不行啊,以後出了大事兒你負責啊?

  當然伯南克也需要對這些進行反駁,說你們這些沒實操經驗的學者啊,太天真了。真實世界遠比你們的假設要復雜,我制定政策當然也是有理論支撐的。

  於是,伯南克修正了泰勒規則,把經濟增長的權重從0.5調整為1。

  

  然後,做過歸回分析,跟大家說,看見沒,我這個模型,完美的模擬了過去很多年的利率,同時也解釋了2008年和2009年大家對我的疑問。

  2008年和2009年理論利率是負數。我把利率降到0,是因為沒法再降了。

  

  這個模型極大的堅定了伯南克的政策決心,因為以後如果出來問題,伯南克是可以甩鍋的。如果經濟真的好起來的,那麼功勞就是我個人的,跟泰勒沒太大關系。

  耶倫的時候也一樣,只不過她更強調了美國勞動參與率。

  所以,在美國經濟復蘇的時候,美國勞動力市場並沒有起來,因此美聯儲在推出QE之後,並沒有立即加息。

  何帆根據耶倫的觀點,也總結出了“耶倫規則”:

  

  66.5%是勞動參與率,因為過去很多年,美國的平均勞動參與率就是66.5%。

  具體到鮑威爾,如何做出加息決策呢?

  1、有一個關鍵變量,平均通脹水平。



  以前是通脹,現在是平均通脹,具體多少年的通脹水平呢?這個得看鮑威爾如何做模型了。

  不公布具體多少年的平均值有個好處就是,方便美聯儲調整模型。根據最後的決策,找到合適的N年平均值。

  2、另一個關鍵變量是,勞動參與率。

  核心經濟究竟恢復的啥樣,GDP增速數據,PMI數據,甚至大宗商品數據等等,都相當“表面”。

  美國這次准備大搞特搞,不把經濟徹底搞好,是不會收手的。所以,美聯儲需要關注最大的短板,勞動參與率。

  而且這也是當下美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所在。

  咋一看,美國宏觀經濟數據挺好的,但是就業數據還是一塌糊塗,因為疫情政府補貼的多了,大家都不工作了。

  現在的情況就是,美國人拿著政府補貼的錢,自己不就業,不去搞生產,就坐在家裡從中國買(進口)商品。

  對美國來說,這種模式肯定不行嘛,這很脆弱啊。美國經濟要想真正好轉,不僅要讓美國人消費,還得讓美國人去工作,去生產啊。

  所以,美國勞動參與率上去了,美國經濟才算真正好起來。

  現在的情況是什麼?

  1、通脹雖然7個月高於4%,但是仍然可控范圍之內。

  況且,MMT理論對通脹的底線是,不爆發騷亂,所以美國通脹可控。

  2、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突然暴跌,只有21萬,說明美國勞動力市場仍然有大問題。

  3、美國勞動參與率仍然遠低於平均數,所以經濟並沒有實質性好轉,因此沒有加息的必要。

  4、疫情反反復復,疫苗效果也不靠譜,全球經濟前景仍然沒有明朗。這是最大的因素。

  我的觀點是,美聯儲不會那麼快加息,甚至政策存在“轉向”的可能。

  所以,當下中美貨幣政策有一個分歧:

  中國貨幣轉向再次確認。

  美國taper,邊際上收緊,實際上是寬松程度小了,仍然屬於寬松。想加息,想真正收緊沒那麼容易。

  中美金融周期錯位,將繼續持續下去,也必將影響資本市場表現。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1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