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72歲吳姥姥做UP主火 坐擁百萬粉絲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她有意在實驗器材的選擇和布置上貼近生活,和同濟大學同事們一起建設物理探索實驗室,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從中拾回科學探索的純粹樂趣。


  2007年,她在同濟大學的支持下,在上海市科委、教委指導和資助下創辦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人才培養基地同濟大學物理實踐工作站,開始了她面向基礎教育階段的“降維”科普。

  盡管擁有先進的實驗設備、寬敞的實踐教室,吳於人和伙伴們做好了十二分准備,滿懷熱情地准備迎接青少年學生的到來時,卻遭遇了一盆當頭冷水


  成立四個月,工作站僅接待了600多名中學生,打電話來咨詢的家長一聽“跟考試關系不大”,就紛紛打了退堂鼓。最慘淡的時候,偌大的實驗空間,只等來了3位小朋友。

  這讓還有兩年就要退休的吳於人,深感失落與擔憂,她開始思考教學方法。

  2009年,針對青少年學習特征,吳於人和同事們開展專門課程開發。高大上的物理知識,變成了孩子們感興趣、學得懂的東西。

  帶著這些課程,2010年吳於人退休後,投入進“智勇科創實踐基地”的創建中。12年來,他們的公益科普活動走進上海的中小學校、街道社區和展覽館,平均每年都有一百余場活動,至今總量過千,累計惠及的青少年人數已超百萬。

  吳於人總能用一種天然的想象力,帶著孩子們去理解科學究竟是什麼。

  “這是一個望遠鏡,一個口徑為500米的‘天眼’,像一口大鍋,能下多少餃子啊?”南仁東的球面射電望遠鏡,在“吳姥姥”口中變成了小朋友們能夠理解的模樣。

  


  學做“網紅”

  讓孩子們“不刷題”也能學好物理

  可能吳於人自己也沒想到,教了大半輩子物理,年過七旬,還要重新學習年輕人的玩意兒,學寫腳本、學當網紅。

  2018年,由吳於人和她的學生關大勇牽頭,聯合十位博士教授成立了“不刷題俱樂部”。師徒的目光走出上海、面向全國,他們為公益科普探索找到了新的傳播形式——進駐視頻平台。


  最初,團隊拍一拍實踐基地的科普日常,後來發現凡是吳於人出鏡解說的視頻,點擊熱度都特別高,出了接連好幾個“爆款”。於是,由她“擔綱”主角,賬號逐漸做出了自己的風格定位。

  接連出了幾個“爆款”視頻後,吳教授也遇到了一些難題:“做短視頻科普與給學生上課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在短時間內將一個知識點講透徹?”

  為此,吳教授在實驗器材選擇上更貼近生活。

  例如用鐵鍋演示天眼、用掃帚模擬太空中的宇宙射線...在吳於人手裡,雞蛋、花生、硬幣等都能成為實驗用品,將復雜的物理知識演示得一目了然。

  這些“腦洞大開”的道具,總是會在吳於人的馬甲裡出現,而這樣滿是口袋的馬甲她還有很多件,伴隨著她的教學實驗生涯,已經穿了幾十年了。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