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習近平動態: 神話歷史刑罰言論 習近平不自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欲蓋彌彰的骨牌效應


美國新澤西州的獨立政治評論人士橫河博士說,中共的歷史基本上都是假的,中共之所以極力維護其塑造和神化的英雄人物,是因為這些所謂的英雄大部分也是假的,都經不起推敲,一旦某個英雄人物“倒下”,可能會“倒一串”,其產生的影響就像骨牌效應一樣,所以中共才會徹底封殺任何挑戰或質疑的聲音,不允許任何人挑戰其神化的歷史的任何一部分。

他說:“所以這些事情都不能推敲。一推敲,不僅中共的英雄會受到挑戰,中共的整個歷史都要受到挑戰。”


橫河博士說,1949年以前中共黨史中的所謂的英雄,牽涉到中共奪取政權的合法性問題。他說,如果所謂抗戰中的英雄和內戰中的英雄被挑戰的話,那麼中共編出來的所謂抗戰的神話和內戰的理由,都不攻自破了。而中共建政以後出現的所謂英雄人物如果受到挑戰,就會涉及中共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法性問題。因此,中共為了統治的需要,為了維護其合法性的必要性,一定要封殺質疑和挑戰的聲音。

他說:“當中共其他的合法性基礎越來越少的時候,前幾十年為什麼相對寬松呢?是因為中共有一個經濟發展的合法性的替代品。但是當這個替代品不能夠替代其合法性基礎的時候,必須要回到原教旨主義的革命當中去的時候,那麼對於革命當中的所謂英雄人物,就要更加嚴格地去保護,就更不能讓別人說了。”

灌輸和封殺兩手抓

這位政治分析人士說,中共的宣傳是兩方面的,一個是所謂正面灌輸其神化的英雄人物,另一方面必須“封口”,才能完成正面灌輸。他說,如果中共允許不同聲音出現的話,人們就很容易識破中共的宣傳是假的。

中國政治的觀察人士指出,習近平一方面大力神化、維護中共英烈,為其合法性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對侮辱、誹謗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的人施以刑法,恰恰說明了面臨國內經濟下滑,金融和房地產市場可能引發的危機,以及國際上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跟中國的關系緊張之際,習近平政權的統治嚴重缺乏自信,盡管中共要求黨員、幹部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目前,習近平主導的中共第三個“歷史決議”正式公布於眾。這個被認為將進一步鞏固習近平在中共地位和權威的歷史決議,將把習近平在中共的歷史地位提升到與毛澤東鄧小平比肩的高度。


然而,分析人士表示,習近平在中共黨內的威望和地位,尚無法比肩當年的毛澤東毛澤東的自信和胸懷也遠非習近平所及。

習近平的自信VS.毛澤東的自信

68年前,時任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在1953年6月30日接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時,曾自信滿滿、豁達大度地說,“軍隊裡面有人編歌謠罵人,我們不禁也不查,軍隊還是沒有垮”。他說,“有“小廣播”,是因為‘大廣播’不發達。只要民主生活充分,當面揭了瘡疤,讓人家‘小廣播’,他還會說沒時間,要休息了。”


政治分析人士吳祚來說,在中共奪取中國政權初期,毛澤東在一段時間內非常自信,這種自信主要建立在從延安開始的造神運動,以及中共集團內很多人發自內心的對毛澤東的崇拜。因此,毛澤東才會說出,“軍隊裡面有人編歌謠罵人,我們不禁也不查,軍隊還是沒有垮”這種自信的話。

不過,吳祚來強調,毛澤東的自信,在1957年民主黨派、知識分子對中共提意見,批評中共根子上的一些問題,對毛澤東的權力形成制約,突破他的底線時,毛澤東就開始不再容忍批評的聲音,對知識分子進行打擊,由此開啟了57年反右運動。

吳祚來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雖然在黨內被定於一尊,但中共集團內部也非常不穩定,各種勢力,暗流洶湧。他說,面對各種國內國際問題,習近平把他的“防線”設置到很邊緣的話題當中去,鉗制很多的敏感點,所及空間非常大,幾乎達到全民噤聲的程度。

他說:“所以他現在這種狀態,就是面對重大危機時的一種狀態,也是把威權上升到極權的過渡當中。”

政論人士橫河則認為,上個世紀50年代初的毛澤東也並不那麼自信,如果毛澤東當時那麼自信的話,就不會搞反右斗爭,用“引蛇出洞”的策略,打壓批評他的聲音,從而達到威懾表達不同意見的人。 橫河指出,習近平政權現在很難再走毛澤東反右斗爭的老路,因此他才表現出統治的不自信。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1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