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風頭追逐者 觀察人士看中國自幹五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康寧漢表示,這種情況在一些特定消息出現時尤其明顯,比如美國對台軍售、國際社會批評新疆、香港局勢等新聞一出,這些人就非常氣憤,他們一點都不假裝。


  中國社交媒體分析師棵小曼(Manya Koetse)也贊同這種觀點。她在與BBC的采訪中說, “因此,你會看到一種反外和親華情緒交織在一起,呈爆炸式發酵,同時(他們)強調中國文化和身份的重要。”

  康寧漢曾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直到幾個月前才回到美國,他親眼目睹了這些情緒。


  他說:“他們(自幹五)不認為自己是鸚鵡學舌的宣傳,而是為中國挺身而出,反對他們認為是一心想詆毀和壓制國家聲譽的敵對外國勢力。結果實際上與我們在世界各地(包括在美國)看到的許多對政治和社會問題有誤導但極其熱情的社媒言論並沒有太大不同。大多數人沒有報酬或被要求發表這些觀點;他們是自願這樣做的。”

  康寧漢表示,這些自幹五的觀點因為回聲室效應而更加被強化,回聲室效應指的是信息或想法在封閉的小圈子裡得到加強。康寧漢說,在中國,回聲室效應是巨大的,因為互聯網上沒有太多當局可以容忍的不同觀點

  另外,康寧漢認為,中國的外交政策在過去幾年的轉變也助長了民族主義情緒,推動了“自幹五”的出現。10年前,曾有人給外交部寄鈣片,意思是,外交部在某些問題上表態太“軟”,需要“補補鈣”,強硬起來。

  康寧漢說:“ 我們看到了所謂的“戰狼”式外交,中國官員和外交官在與國際社會打交道時更加直接。一些官員和外交官的挑釁性言論在國外不受歡迎,但在中國往往反響巨大,進一步激化了普遍的民族主義情緒。人們看到政府在面對他們所謂的外國敵對勢力時為自己的國家挺身而出,這就產生了一種“團結在國旗周圍”的效果。”

  康寧漢舉例說,今年早些時候楊潔篪在阿拉斯加對美方的強硬言論在中國大受歡迎,除了社交媒體沸騰,還有人大賣楊潔篪語錄T恤。

  除了擁有愛國情緒外,“自幹五”中也不乏一些想出風頭,想利用中國活躍的社媒網絡文化,搭熱門話題順風車出名的人,以獲取經濟利益。


  康寧漢說:“特別是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博主和視頻博主試圖利用政治環境——社會某些方面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來建立自己的形象,希望成為互聯網名人。這有很多經濟利益,雖然大多數互聯網名人遠離政治,但仍有許多政治評論員試圖通過制作既能表達公眾情緒,又能避免國內政治和社會問題帶來的法律風險的內容來為自己贏得名聲。”

  當馬屁拍到了馬腿 “自幹五”也會瞬間消失

  但是當“自幹五”也不是萬無一失的。在中國政府控制話語權的大環境下,當一些人說了過激的言論,還是會受到政府的控制甚至消音。


  康寧漢說,因為“自幹五”畢竟是自發發帖,“他們沒有遵循的劇本,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沒有受過正式訓練”,所以,“他們有時最終太極端,政府不得不介入並審查他們的一些帖子。”

  BBC的文章中提到自媒體作家李光滿撰寫的一篇呼吁進行更激進的共產主義革命的文章雖然被官媒轉載,但在引發反彈後卻消失一段時間。

  棵小曼對BBC說:“有時候,關於你能說什麼或不能說什麼的規則非常模糊,只因一條微博,這些網紅就可能被消失。”

  狄雨霏認為,中共對這種事情總是“騎虎難下”,因為它在推動人們變得情緒化和血脈噴張,但如果人們為一些突發事件感到不安,這種情緒會迅速惡化並轉向另一個方向。例如去年李文亮死於新冠肺炎的事件。一般來說,每次看到一條消息或帖子廣為流傳時,很明顯是中共選擇不對其進行審查,因為它會檢查轉發量,如果它不贊同其內容,就會在超過一定數量的情況下進行審查。

  “如果中共追求特定的外交政策目標,可能會介入並審查“自幹五”,例如如果自幹五對非洲人有種族歧視,而這樣的情況很經常發生,中共就可能會進行幹預,以免惹惱非洲國家。但可能不會太早幹預。它將試圖讓自幹五覺得他們可以發聲並產生影響。”狄雨霏說。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