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三孩家庭二女兒 我是多余的孩子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張琴甚至覺得自己算是幸運的。盡管她沒有被親生父母撫養,但養父母從小待她視如己出,盡管弟弟比她小半歲,“家裡吃喝玩,都先緊著我的”。如果在原生家庭長大,她不敢保證自己是否會作為“不被期待的孩子”受到奶奶的“壓榨”。


  傑克妮回到家後,與姐姐住一個房間,姐弟三人很快就熟悉起來,但她始終覺得彼此不夠親近。不過最讓她感覺有落差的,是父母的態度。

  傑克妮的日記詳細地記錄下她當年的經歷。11歲時,她寫著,“快過年了,今天媽媽不給我買新年穿的衣服,她只給姐、弟買,還要我全都要穿姐的衣服……她根本就不舍得把錢花在我身上”。


  她還記得,一次台風天,她冒雨回家,進門時只有父親問候她,母親若無其事,過了一會兒弟弟回來了,母親趕忙“跑過去問弟弟有沒有淋濕,還興奮地把弟弟一把抱起來,把弟弟當心肝寶貝”。

  

  ■ 傑克妮的日記。

  

  ■ 傑克妮的日記。


  “我和我的爸媽,表面上看來沒什麼,可在我們的親情深處,始終留著一段斷裂的距離。”13歲的她試圖尋找解決之道,她反思是因為自己沒有說過一句“爸媽,我愛你們”,盡管這句話姐姐和弟弟也沒有說過。她覺得這需要充足的勇氣和“膽量”。

  這些心結憋在她心中十幾年,但在母親的記憶裡並不清晰,也得不到姐姐和弟弟的認同。


  現在的傑克妮會認為,自己是否過於敏感。在教育上父母始終公平對待,供她去上海上學費更高昂的大學。她試圖為自己安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母親懷她時為躲避計劃生育政策,東躲西藏,這種環境下對腹中胎兒產生了影響,才讓她變得敏感、不安全感強烈。

  “老二”身份的尷尬似乎更容易引起有相似經歷者的共鳴。在社交網絡上,有人在“三個孩子中的老二是什麼感覺”問題下留言,認為老二總是被比較,活在老大陰影下,卻又無法像最小的一樣獲得關注和疼愛,“特別羨慕那些能夠理直氣壯對別人提要求的人”。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20世紀初曾作研究,發現出生順序是影響一個人性格的重要因素。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弗萊克·沙洛維也曾從進化心理學角度解釋了這一現象:“兄弟姐妹之間為取得父母情感上的關注所進行的競爭和采取的對策是成年後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但也有人反駁,兒童的人格發展非常復雜,受許多變量的影響。

  李岩一直覺得,她比同齡人更獨立、自主,自我保護意識強,不會依賴別人,是因為在家庭中作為“老二”,“從小沒有享受過父母一直的關愛”。

  這種“缺乏關愛”並非來源於物質層面的差別對待,她是村裡少數讀至研究生的女孩,父母給了她旁人沒有的支持。但小時候長期在親戚家的經歷讓她覺得,自己與從小就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姐姐和弟弟是不同的。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8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6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