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溫哥華新聞: 華人:移民到溫哥華才知消費降級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疫情期間,國內流行一個概念叫“消費降級”:降低消費體驗、個性要求和品味層次,轉而更考慮低價、高性價比的商品,以應對日益增加的經濟和就業壓力。


在壓力下,不少人選擇了移民 —— 其實不管是疫情前還是疫情後,很多選擇移民的人無非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

甚至有樂天派是這麼認為的:歐美國家人均收入水平是國內的好幾倍,而歐美國房價可能還沒有國內貴,買車也更便宜。至於日常支出嘛,算上匯率肯定高些,但不會高的離譜。


還有人打起了如意算盤:我在國內當白領,一年拿個20萬人民幣,就算我在溫哥華找不到白領工作,當個小職員、甚至做做體力活,一年也能拿個四五萬加幣,折合人民幣還更高。

什麼,移民溫哥華,體會的卻是消費降級?

這些樂天派肯定覺得:“那一定是你太沒本事了,在海外沒有立足之地。”況且,能移民的人,普遍經濟條件還不錯,怎麼可能去了“夢寐以求”的加拿大,反倒變得摳摳搜搜?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大溫華人論壇上有一篇熱帖,名為“中產階級的我,移民溫哥華,才明白了什麼是消費降級!”

首先,收入真沒比國內高多少

國內中產階級的家庭年收入標准大約為30萬,差不多等於5.66萬加幣;能移民溫哥華的家庭,最起碼也是中產水平,因此拿國內中產指標比溫哥華平均值很合理。



溫哥華家庭中位數平均年收入是8.5萬加幣左右,其實也就比國內中產家庭收入高出不到50%,壓根不是人均GDP體現的4倍、5倍差距。

問題來了:在國內夫妻兩都工作是常態,可到了加拿大,要忙於照顧孩子、適應生活、處理房子、處理各種事,又有多少新移民中產家庭能做到夫妻全工作?一般都是只有一人工作。

這麼看的話,國內的中產階級家庭在移民溫哥華後,實際的收入可能還不如在國內的多。如果溫哥華真的方方面面都比國內便宜,那生活質量倒也能保證,然而……

房價直逼北上廣,超過國內二線城市

每個人生活中最需要的“大件”當然是房和車。眾所周知國內房價已從巔峰期滑落,而溫哥華房價卻一直堅挺。

在五年前、十年前,溫哥華房價折合人民幣每平米,差不多是介於國內二線城市和一線城市之間,而現在卻明顯超出了絕大部分的二線城市,直逼一線城市。



比如溫哥華市中心新公寓樓的尺價在1600左右,800平方英尺的公寓128萬加幣,相當於74平米的房子要價678萬人民幣,平均每平米9~10萬人民幣,妥妥的一線城市價格。



什麼,不能比市中心?哪怕20、30公裡外的本拿比Metrotown高貴林中心、素裡中心的新公寓,尺價1000+的公寓也是比比皆是,平均每平米也要在6萬人民幣以上。

試問,拿著差不多的工資,而如果你又是來自國內二三線城市,並且把房屋也算是“消費”范疇的話,怎麼可能不降級?

車價曾經有優勢,現在沒了

溫哥華,包括在整個北美買車,曾經的優勢讓國內人艷羨。比如在2014年,購買“BBA”的高端SUV,在溫哥華只需要花8萬多加幣,當時匯率又很低,折合人民幣還不到40萬。



而在國內購買這些高端越野車,算上各種稅收,到手價格差不多要100萬。工資差不多的話,在溫哥華買車、尤其是買豪車,便宜了多了去了。可是,隨後的車價經歷了此消彼長。比如同樣的“BBA”高端越野車,現在在溫哥華需要10萬加幣,折合人民幣53萬,而國內經歷了國產,只要60萬人民幣,差價非常小。

更“要命”的是,目前主打的是新能源汽車,而中國新能源車的性價比更是“完爆”北美。以特斯拉為例,Model Y在溫哥華到手折合人民幣要40萬,在國內則是30萬出頭,反而更貴。車價曾經有優勢,現在沒了,部分熱銷車型反而是溫哥華更貴。拿著差不多的工資,絕對是消費降級啊!

超市、餐廳價格?別比了,太傷人了


房價和車價,再算上實際收入,已經會讓來自國內的中產家庭移民皺皺眉頭,而最痛苦的對比,當然是超市價格和餐廳價格。如果拿溫哥華的價格兌換人民幣,直接能讓人“吐血”,尤其是對新移民家庭來說:普通小館子,國內點3個菜最多100人民幣,在溫哥華呢?70加幣跑不了,再加上小費,妥妥的差價有4倍!再強調一下 —— 中產階級移民後,在溫哥華的收入折合人民幣並沒比國內高多少。

超市買一堆菜,國內花100人民幣,同樣的菜在溫哥華超市差不多就是100加幣,依然是5倍的差價。原本在國內超市買菜可以不眨眼的中產家庭,來溫哥華後卻被迫去找冷凍菜、打折菜……沒辦法,貴了太多太多了。



什麼,溫哥華的生猛海鮮便宜?也許是便宜一些,但誰家天天吃生猛海鮮?更多的還是家常菜,那溫哥華的價格就太離譜了。還有外賣:國內點50人民幣的餐,送到家實際花費可能是51,這邊點20加幣的餐,算上外送費、稅費、小費,可能一下變成35,誰讓這裡的人工費如此昂貴?在日常吃喝方面,消費降級是實實在在的、讓人“觸目驚心”的。

什麼,免費醫療可以彌補降級?請問是日常花銷更多,還是醫療費更多?況且,加拿大的“龜速免費醫療”,已經讓無數人寧願選擇去自費的美國看病。

購物便宜?Temu、Shein“微微一笑”



曾幾何時,時尚達人會說在美國、加拿大買衣服比在國內便宜太多。的確,某些品牌確實便宜,比如加拿大鵝、始祖鳥,但這也屬於高端范疇。當我們討論的是日常生活,發現在加拿大購物,也得體驗消費降級。

因為加拿大各類商品、服裝的“下限”比較高。除非你願意去沃爾瑪、Costco買毫無款式、毫無質量的低價服裝,否則哪怕去耐克買條運動褲,如今也是動輒120加幣,比國內還貴。


溫哥華的商場,哪怕是沒見過的品牌,一件短袖T恤也隨隨便便就要開價50加幣,而在國內淘寶、拼多多,同款可能50人民幣都不需要。

為什麼Temu、Shein這類廉價生活用品店能在加拿大、美國如魚得水,引來無數擁躉?當然是因為美國、加拿大的同類產品太貴,跟Temu們相比,顯得毫無性價比。

中產階級,被迫“撿瓶子”

有位網友苦笑道:“在國內,一些瓶瓶罐罐我直接扔在樓下垃圾桶等人來撿,我可不會為了些小錢去回收東西,浪費時間。但在溫哥華,我卻養成了撿瓶子去回收賺點小錢的習慣。”



同理,汽車遇到一些小剮蹭,在國內肯定直接去店裡修,反正不貴;在這兒就得想辦法自己買漆去補,因為便宜太多;車臓了,在國內清洗一下可能只要20人民幣,在這裡隨隨便便就是30、50加幣,折合人民幣又貴了N倍。

還有換馬桶,在國內買馬桶,包運費包安裝,1000人民幣的馬桶實際就是1000;但在溫哥華呢?馬桶價格200加幣、運費100加幣、安裝費100加幣、舊馬桶回收費100加幣,實際花銷500加幣……在移民前,很多人唱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 來到加拿大後,發現這裡真的處處有詩和遠方、有美麗的田野。可是,生活卻變得更加苟且……

去別的城市?你願意去嗎?

看到這裡,可能有對加拿大不熟悉的潛在移民者會說:那幹嘛要去房價物價最高的溫哥華多倫多,去加拿大別的城市不行嗎?

行,當然是行的,比如埃德蒙頓房價還不到溫哥華的一半;如果是薩斯卡通、溫尼伯,連一半都不到。可是……並非對這些城市不敬,因為它們存在的問題(比如嚴寒)會讓人抓狂,況且適合華人就業的機會不算多。

總之,如果你非溫哥華不去,並且你並不屬於富裕人士,還需要靠自己的雙手為生活打拼的話。那麼在移民溫哥華後,你需要做好承受消費降級的准備。同樣的收入,在溫哥華能獲得的東西顯然更少。



這也不是全盤否定溫哥華,更不是否定移民加拿大,而是“需要對溫哥華、對加拿大有全面的、理性的認識。”畢竟這裡的很多方面還是能帶給你實實在在的升級,比如自然人文環境、比如恰到好處的生活節奏。



另外,在足夠多元的溫哥華,只要你足夠努力,就算不可能實現大富大貴,最起碼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平台,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無論哪個族裔,都有在溫哥華發光發熱的機會。



可還是那句話:實實在在的升級,更多的升級的是“詩與遠方”,是給你的生活錦上添花。但當你的錢不夠花、當你還在被消費降級困擾,還在“苟且”的時候,這些詩與遠方,又能有什麼用呢?
1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55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