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留學是為他人做嫁衣 中國人已不需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導讀:近期,多名中國留學生在洛杉磯國際機場,遭美國邊檢執法人員反復盤問,有的還遭到威脅、恐嚇,甚至被限制自由長達數十小時,最終被遣返回國。中國洛杉磯總領事館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敦促美方糾正錯誤。 自美國急劇惡化中美關系以來,中國留學生已經多次遭到不公正對待。同時,國內許多人也產生了“不需要留學”的想法,也有人認為留學是“為他人做嫁衣”。究竟應該如何看待留學呢?


  2007年7月,我第一次孤身一人飛越一萬多公裡,到美國留學

  那個時候,國內大學教授們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解決具體的工程問題而不是學術問題。而那些工程問題,大多是現在一般公司裡的研發工程師就能解決的。我還記得,那時候我所在的學術領域裡,很多年輕教師發的論文,都是翻來覆去用各種花樣百出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早已解決過的問題。而且解決的結果,也不見得比傳統方法好。而那些方法,也不是什麼位於學術前沿的新方法,而是寫在國外研究生教材裡面的業已成熟的方法。十幾年前,國內能夠進行前沿學術研究的教授可謂鳳毛麟角。


  相應地,那時的碩士和博士教育都很薄弱。課程內容陳舊、簡單,除了少數幾門通用課程之外,我當時在國內上的課,從內容到講解形式都不能讓人滿意,幾乎無法對我的研究工作產生什麼作用。而我在美國接受到的課程教育,除了一兩門我覺得內容和實踐完全脫節之外,基本都對我後來的研究和其他技術工作產生了非常顯著的影響。

  所以,那時候的普遍看法是,如果想要從事大學裡的研究工作,最好出國攻讀博士學位。在美國歐洲,學生可以接受到第一流的學術訓練,充分理解最前沿的科學研究,為未來獨立從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綠蔭草坪席地而坐,是那個年代對留學生活最美好的想象(資料圖)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那時候中國政府開展了新一輪的公費留學。與更早期的公費留學不同,新一輪的公費留學,大多並不是資助學生出國攻讀博士學位,而是挑選一些國內的碩士、博士學生,送到國外去從事一兩年的學習,他們最終還是要回到國內獲得學位。我有很多大學同學都走了這條路徑,而且受益匪淺。


  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有14年過去了,我國的學術界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很多當年我在美國看到的令人艷羨的學習條件,在國內也開始普及,比如本科生的機器人競賽,比如更加復雜、完整的研究生階段的課程。有越來越多的教師能夠跟上學術研究的前沿發展,很多人甚至自己就是某個領域的標杆。

  也是在這個背景下,出國留學這個原先趨之若鶩的選擇,在今天突然變成了一個極具討論性的話題。既然中國發展這麼好,和國外學科差距已經不大,再加上國際環境對留學生並不友好,有些留學生出了國門就忘了祖國,那麼我們今天還需要出國留學嗎?我國還需要留學生嗎?


  我們還需要出國留學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妨先看看我們的競爭對手——美國

  美國多年來保持有超過30萬學生在海外學習。雖然數量不到我國的一半(我國大概是70多萬),但從人口比例上說,大概是我國的兩倍。美國國務院甚至有一個專門鼓勵美國學生到其他國家留學的項目。

  作為科技領先、高等教育發達的美國,為什麼還是會有這麼多人到海外學習呢?

  這是因為美國已經深深地嵌入在國際市場之中,它需要大量懂外語、理解外國文化的勞動者來增強其政治、文化和經濟力量。總部設在美國的跨國公司,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員來管理其設在其他國家的分支機構。美國政府需要大量深刻理解其他國家的外交人才、行政管理人才,來強化它的對外影響力。而美國的非政府組織、服務機構、文化協會,甚至是宗教組織,都對國際化的人才具有強烈的需求。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6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57 秒